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山大地震
内容
编辑推荐

二十四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它们在十年前带走了完整的活力、情感,使得唐山至今在外貌和精神上仍有残缺感。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又都遗留下来了。仿佛是不再痛苦的痛苦,仿佛是不再悲哀的悲哀。

希望唐山大地震的“惨史”永远不被淹没和淡忘。

更希望有一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通过一项议案,在每年“七·二八”的清晨,中国各地同时敲响钟声,对在唐山大地震和一切自然灾害中死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对华夏大地和整个地球的平安表示祈盼……

本书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

内容推荐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重要最悲惨的一页,造成了24万人的死亡,16万人的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作者当年曾经赶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活动,亲身经历了地震发生时唐山地区犹如经受了战争一般的深重劫难。事后,作者以十年的时间不懈地追踪访谈,经过缜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挚的感情和洗练的笔法,全景式地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种种表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终极问题。

目录

21世纪新版序

凝神于北纬40度线的思考——1986年版代序

引言 我和我的唐山

第一章 蒙难日“七·二八”

 3时42分53.8秒……

 大自然警告过

 目击者言

 濒死的拂晓

第二章 唐山——广岛

 红色救护车

 陡河!陡河!

 开滦!开滦!

 目标——唐山

 剧痛中的城

 天上地下

 抢夺生命

第三章 渴生者

 3天:一对新婚夫妻和一把菜刀

 8天:“小女孩”王子兰

 13天:大大超越生命极限的人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第四章 在另一世界里

 宾馆

 看守所

 精神病院

 盲人居住区

 40次列车

第五章 非常的8月

 罪恶能的释放

 推开瘟疫

 “方舟”轶事

 政治的1976

第六章 孤儿们

 3000:不幸的幸存者

 我和我的小拖拉机手

 张家五姐弟

第七章 大震前后的国家地震局

 “饿死他们!”“疼死他们!”“枪毙他们!”

 “七·二八”在国家地震局

 备忘录(一)

 备忘录(二)

 历史记着他们

我的结束语

附录

 纪念我的蒋叔叔

 1996年修订版序

 1996,我的唐山——1996年修订版后记

 《20世纪中国重灾百录》序

 从唐山大地震到“SARS”疫潮——2003年9月21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的演讲

 20世纪中外著名大地震简介

试读章节

引言 我和我的唐山

无疑,唐山是属于我的。

如果说,十年前那个脚蹬翻毛皮鞋、肩背手压式喷雾器、身穿防疫队的白色大褂,整日奔波在那片震惊世界的废墟上的23岁年轻人还没有意识到,生活已经把一片可歌可泣的土地交给了他,那么,今天当我再次奔赴唐山,并又一次挥别它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和我的唐山已经无法分开了。

不久前,我和朋友们在新华书店看见了一本《世界历史上的今天》。出于什么呢?我立刻把它取下书架,几乎是下意识地,随手翻到了那一页。

是的,那是一个注定要用黑色笔填写的日子——

7月28日

1794年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和圣·朱斯特被处死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此开始

1937年日本占领中国北平

1973年法国在穆鲁罗瓦珊瑚礁进行第二次原子弹爆炸

1976年中国唐山市发生大地震

我又看到了我的唐山。我的灾难深重的唐山。我的伤痕累累的唐山。我的在大毁灭中九死一生的唐山。唐山大地震,它理所当然地要和世界历史、人类发展史上一切重大事件一同被人类所铭记。

唐山人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忌日。这些年,每当7月28日凌晨到来的时候,唐山街头就有一些人影在晃动着。悄寂无声中,亮起的是一小簇一小簇暗红的火苗。火光里映出的是一双双怆然的眼睛——老年人的,中年人的;也映出了他们手中一张张点燃着的纸钱:

我儿×××收

爱女×××收

父母大人收

晨曦中,淡黄色的纸钱化作的烟,由絮絮缕缕渐渐融合成一片,如白色的雾,浮动在新建的高层建筑之间。纸灰在雾中飘浮着,它们是孩子眼中一只只神奇的黑色蝴蝶,飞得很高,又缓缓飘落,落在路旁草丛中,落在伫立街头的老太太的银色鬓角上。她们没有拍去它,她们的眼睛在痴痴地望着大地,不,是在望着地底下的那个世界;老人的嘴唇颤动着,在喃喃地诉说什么。

我曾不止一次走过那些飘飞过纸灰的街心。我理解,在唐山,“七·二八”地震的死难者们是没有坟场的;那些高楼下的十字路口,那些窄小的老巷,那些在地震后重新堆起的小山,甚至刚刚圈定的厂房新址,都是他们无碑的墓地。十年前,他们就是在这些地方,被房梁砸倒、被楼板压碎、被瓦砾和落土活活窒息的。十年后,废墟已不复存在,然而我认得出一切。我走着,从路边栽着拳头粗的小树的新修的干道,走向老树夹径的狭窄的老街。是一个无月的夜晚,我独自漫步在一条十年前曾去过的小路上,忽然发现,路灯下那一棵棵高大的老白杨,通体银白,闪着奇异的光。这些在大地震中,曾像浪中船桅一样剧烈摇荡过的老树,这些曾目睹过当年一幕幕惨状的老树,它们至今还在默默地、忠实地守护着什么呢?那一根根形状弯曲的枝条,使人想到它细密的根须。十年来,老树的根须一点一点地伸向死难者长眠着的大地深处,是在为地上和地下、生者与死者传递着什么音讯吗?

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向全人类公布了这一惨绝人寰的事实:

死亡:242769人

重伤:164851人

每当我看到这些数字的时候,我的心便会一阵阵发紧。

19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8.2级大地震的情景是极为可怖的,强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大火几乎焚毁了半个东京,死亡计十万人。

1960年5月22日智利8.5级大地震,引起了横扫太平洋的海啸,巨浪直驱日本,将大渔船掀上陆地的房顶;这次地震的死亡者,总数近七千人。

还有1964年3月28日美国阿拉斯加8.4级大地震,冰崩、山崩、海啸、泥喷,总共使178人丧生。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它们意味着: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是举世震惊的东京大地震的2.4倍,智利大地震的35倍,阿拉斯加大地震的1300多倍!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数字背后人的悲惨命运。人们尽可以用数十亿美元、数百亿美元来计算物质财产损失,可是又能用什么来计算人的损失呢?活生生的人是无价的。

太难了,要想忘掉那一切是太难了。

不久前我访问过一位唐山妇女。在她家,她给我端出水果和糖,出于礼貌,我请她也吃。她却连连摇手:“不,不!”她说,“大地震后,我就没吃过一点甜的东西……”她告诉我,她是在废墟中压了两天两夜之后被救出来的,出来后吃的第一样东西,是满满一瓶葡萄糖水。从此,一切甜的东西都会使她产生强烈的条件反射。苹果、橘子、元宵、年糕,甚至孩子的朱古力……这一切都会唤起她十年前在废墟里渴得几乎要发疯的感觉。“我不能沾甜的东西,我受不了!”十年了,苦涩的滋味一直没有离开过她,一直没有……

“经过地震的人,都像害过了一场病。”另一位妇女对我说,“我一到阴天,一到天黑,人就说不出的难受。胸口堵得慌,透不过气来,只想喘,只想往外跑……”她不止一次这样跑到屋外,哪怕屋外飘着雪花,刮着寒风,任丈夫怎样劝也劝不回来。她害怕!她是压在废墟中三天后才得救的,她至今还牢牢地记着那囚禁了她三天的漆黑的地狱是什么样子。平时只要天气变暗,当时那恐怖绝望的感觉又会回来,令她窒息。十年了,是什么无形的东西还在残忍地折磨着这赢弱的女人呢?

你,一位中年教师,语调十分平静,平静之中又透着说不尽的酸楚:“那些伤心的事多少年不去想它了,忘了,都忘了。”真的忘了吗?当年,为了救出你的爱妻,你曾在废墟上扒了整整一天,是一场大火最终将你的希望断送。你告诉我,妻子是活活烧死在那片废墟中的,你当场晕了过去。怎能够忘记啊!那是一场可怕的火。采访中,曾有人捋起衣袖,指着臂膀上的疤痕对我说,大火烧化了亲人的尸体,这是滚烫的人油烫的痕迹……P1-3

序言

本书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

我们就是这样走出20世纪,走入21世纪。20世纪是人类欲望和人类力量急剧膨胀的世纪;然而在世纪之交,忽然巨灾迭至。面对21世纪,恐惧和无望在蔓延。

仅仅数百年,人类像幼草突然拔地参天。我们曾经放大了自己的历史——地球生命史的最后数秒钟,而傲慢地忽略了地球数十亿岁的存在。可是刹那间,我们又把自己当作狂风里的一粒微尘,悲叹人的脆弱,命运无常。

尽管人类拥有了把自己灭绝数次的可怕力量,但永远不可能扭转乾坤。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它在呼吸,在行走。时而一声叹息,火山爆发,海啸降临。地球向人类裸露出许许多多的秘密,但秘而不宣,甚或成为死谜的则更多。

反躬自问,人类本身何尝不是如此?人类看似已经成为自己的主人,掌握(许多时候是操纵、摆布、践踏)自身的命运,但人类同样远远未能看清“我是谁”,同样无法真正左右自己。不明原因的疫症,有时骤然爆发;人类的精神,更不止一次发生强烈“地震”。

我们不是地球的主宰,也不是地球的奴婢。我们是天地所出,是地球的一部分,宇宙的一部分;包括我们的血肉,也包括我们的灵魂。一个完整的生命,有着不可侵扰的脉动,有着无可阻遏的气血流通。但侵扰和阻遏却每日都在发生。这也是生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地球和人类都在沧海桑田的变动中演进。

走过历经巨变也历经劫难的数百年,21世纪,人类的心灵将发生深刻的演变。高歌“让世界充满爱”或者“我们共有一个家”,并不困难。只有直面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存冲突和数百年冲突留下的深长断裂,“爱”,才可能真实而有分量。

我们必须面对,面对人世间、地球上和宇宙中的一切:你愿意看到的和不愿看到的;你能够承受的和无法承受的。这实际上是“四目对视”:我们在面对自己。

我没有看清前面的一切。对无数的悖论,我没有答案。但我相信,答案埋藏在20世纪最惨烈灾害的废墟里面,埋藏在我曾经目睹、曾经记录的历史里面。

钱钢

2005年1月9日·香港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山大地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3859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