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导致家教失败的68个漏洞/家庭教育经典系列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聪明的父母不是不犯错,而是绝对不犯同样的错误。真正的教育不是没有漏洞,而是善于发现漏洞、杜绝漏洞。本书就是针对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却没有被重视的68个教育漏洞而写的,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内容推荐

你不懂心理学?不懂教育学?都没关系。

那么就让这本书给你—个简捷的引领,帮助你正确认识你的孩子以及你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漏洞。只要对孩子、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对自己教育孩子就会有新的思考:我们可以避免那些错误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改变我们的行为。

目录

第一章 导致孩子人格缺陷的9个漏洞

1.不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分享的能力/2

2.不及早纠正孩子说脏话的坏习惯/5

3.不矫正孩子的“残忍”举动/9

4.不让孩子参加公益劳动/12

5.不给孩子创造吃苦的机会/16

6.不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和老师/19

7.不制止孩子的“造假”行为/23

8.不愿让孩子承担任何责任/27

9.不纠正孩子说话不算数的毛病/30

第二章 导致孩子学习退步的11个漏洞

1.不引导孩子确立远大志向/34

2.不纠正孩子不良的学习方法/37

3.不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1

4.不提早纠正孩子的偏科倾向/45

5.不重视孩子书写技巧的训练/49

6.不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51

7.不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55

8.不教给孩子高效的阅读技巧/58

9.不化解孩子的厌学情绪/62

10.不及时赞美孩子微小的进步/66

11.不给孩子讲名人刻苦求知的故事/70

第三章 导致孩子身体病弱的9个漏洞

1.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养生之道”的教育/76

2.不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81

3.不加选择地对孩子“乱补”、“猛补”/85

4.不重视孩子小病的检查和治疗/88

5.不能保证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92

6.不重视孩子的手淫行为/97

7.不纠正孩子不良的坐姿/100

8.不关心孩子脸上的“青春痘”/102

9.不减轻孩子书包的重量/107

第四章 导致孩子心理变异的8个漏洞

1.不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112

2.不正确引导孩子的“追星”/116

3.不愿领孩子去看心理医生/120

4.不耐心化解孩子的“逆反”/124

5.不及时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127

6.不引导孩子释放负面情绪/131

7.不矫正孩子的“网络沉迷”/135

8.不化解孩子的嫉妒心理/140

第五章 导致孩子缺乏创造的8个漏洞

1.不给孩子提供自由玩耍的空间/146

2.不给孩子购买有益的玩具/149

3、不敢让孩子去挑战专家权威/153

4.不让孩子阅读课外“闲书”/156

5.不认真回答孩子的“怪问题”/160

6.不呵护真正属于孩子的兴趣特长/163

7.不赞美孩子的“异想天开”/166

8.不能容忍孩子的“破坏性”行为/169

第六章 导致孩子意外伤害的7个漏洞

1.不清楚孩子放学后哪里去了/174

2.不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178

3.不训练孩子基本的自救技能/181

4.不敢放松对孩子的“过度保护”/185

5.不提醒孩子遵守交通规则/189

6.不了解孩子的交往情况/192

7.不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196

第七章 导致孩子滑向堕落的8个漏洞

1.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200

2.不控制孩子大手大脚花钱/203

3.不改变对孩子的溺爱和娇惯/207

4.不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泥潭/210

5.不制止孩子浏览黄色网站和书籍/214

6.不引导孩子远离“损友”/217

7.不及时矫正孩子的暴力倾向/221

8.不对孩子进行法律常识教育/225

第八章 导致亲子关系不和的8个漏洞

1.不能放下架子,只知讲大道理/230

2.不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233

3.不耐心倾听孩子在说什么/236

4.不改掉打骂孩子的粗暴行为/239

5.不让孩子有争辩的机会/243

6.不克制窥视孩子隐私的冲动/247

7.不知道给孩子留“面子”/250

8.不维护和睦的夫妻关系/253

试读章节

对于撒谎的孩子,家长要进行正确的教育。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说谎,然后针对他说谎的动机给予耐心引导。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孩子说谎的机会,既不要引逗孩子说谎,也不要让孩子出于自卫撒谎,更不要教孩子说谎。要让孩子明白不该说谎、造假,应言行诚实。

假如孩子说了谎,也没必要教训他一顿,而应当面对现实,想法让孩子明白撒谎是没有必要的,撒谎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任何人都不喜欢撒谎的人。

(1)真实的谎言?

2岁11个月的小美跑进屋子来要拿奶瓶喝水。爷爷说:“你都快3岁了,还是用杯子喝水吧!”可小美就是喜欢用奶瓶喝水。当她看到奶奶进屋后,就告状说:“奶奶,爷爷不让我喝水。”其实,小美并不是故意在撒谎,而是把事情混为了一谈。当孩子把想像与现实分不开的时候,家长没有必要把事情升级到道德或者品德的高度,这时只需要用正确的语言给孩子表达一遍,让孩子知道在一些情况下应该如何用语言正确表达就可以了。

孩子混淆想像和现实是孩子在成长阶段不能避免的,这时期的孩子常会将自己所想像的事情当做真实发生了的,这其实并不是在故意说假话。对于孩子这种充满幻想的“小谎言”,家长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只需要注意引导孩子从幻想的世界中走出来,学习适应、关心现实生活。

不能随便就给孩子扣上品德恶劣的帽子。只要孩子不是习惯性撒谎,家长也不必太放在心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2)善意的谎言?

人人都喜欢诚实的人,讨厌那些虚伪的人。然而现在的一些孩子也会表现出两面行为,说的是一个样,做的是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是另一个样。孩子的两面行为不是天生的,是由后天的某种需要引起的。当孩子为了获得某种心理需要,或是希望自己的能力、行为得到认可,当他没有从外界获得满足时,就学会了撒谎。

还有些时候是家长不让孩子讲真话,例如,姥姥问3岁的王小雨:“你喜欢姥姥,还是喜欢妈妈?”小雨说:“我喜欢妈妈。”姥姥就板起脸孔,严厉地说她:“好没良心的东西,从小我就带着你,给你买吃的,买穿的,你却喜欢妈妈!”小雨觉得为难,马上改口说:“我更喜欢姥姥,姥姥最好!”于是,姥姥笑着搂过小雨又是抱又是亲。从这以后,王小雨学会了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当着妈妈说妈妈好,当着姥姥说姥姥好!

不能不说,这是孩子的善意谎言。可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也正说明了家庭教育里存在的一个重大失误,我们在需要孩子表达爱和友善的时候,是不是蛮横地剥夺了孩子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权力呢?

孩子在上学以后,更容易出现不诚实的两面行为,通常都是为了满足受表扬、受奖励,不被训斥打骂、不受惩罚的需要。具体表现多反映在学习、花钱、玩耍上。不难看出,凡是对家长隐瞒的一面,都是孩子自我感觉可能会受批评、训斥甚至惩罚的行为。

由此可见,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撒谎、造假。这种不由自主的两面行为的形成其实是一些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孩子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必然自己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

(3)逃避的谎言?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做法只是让孩子害怕,而不是心服口服,有时孩子被逼无奈只得用谎言来隐瞒一些事实,获得暂时的安全感。因此,作为家长的确应该反思,调整自己的施教言行。

例如,一位父亲发现自己钱包里的钱少了,问到孩子,孩子承认是他拿了,这位父亲不由分说,一顿拳脚,还大声训斥道:“这么小,你就敢偷钱!今天,非得好好教训你!”孩子对这种粗暴的教育往往记忆深刻,每当遇到犯错误或未能达到父母要求的时候,说话就学会动脑筋了,为了避免受到可怕的惩罚,谎言势必成为了天真孩子的保护伞。

因此,孩子做了错事,家长首先要鼓励孩子说出实情。当孩子真的说实话后,一定要就事论事,表扬他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他的错误。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说出了所犯的错误而不顾后果狠狠地惩罚他,致使他以后为了逃避惩罚而不再报告实情。

(4)言传身教才有效

孩子因为年幼和缺乏生活经验,会对事物的好坏分辨能力差,对父母所做的事更是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母作为孩子眼中的模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却没有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那么就会成为孩子说谎的榜样。

4岁的小静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花盆。妈妈立刻告诉小静:“要是有人问,你不要说话。要不然,邻居会打你的,妈妈还得赔花盆。”小静听话地按照妈妈的话做了,结果真的什么也没有发生。妈妈高兴地夸奖道:“小静真聪明!真乖!”从这件事以后,小静内心里模糊了诚实的概念,她认为只要妈妈喜欢,撒点谎也没关系。

正是社会上这种“诚实吃亏”、“老实是傻”的错误论调影响了孩子对于诚实的理解和认可,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坚信,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人是社会的蛀虫,必将受到惩罚。

(5)用谎言换回爱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却关注得很少,以至于孩子跟父母间的情感变得生疏,这时当他们发现自己说实话只会遭到指责和埋怨时,撒谎也就成了“明智”的选择。如果时间长了,就会积羽成舟。

此外,如果大人对孩子平时管教过于严厉,期望值太高,孩子的压力就会超负荷,有时为了讨父母的欢心,在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孩子也会撒谎,以此来维持自己在父母心中“好孩子”的形象。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人要适当地给孩子“松绑”,降低标准,适当减压,多给予信任和关怀,多交流沟通。告诉孩子,父母都是非常爱他的,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只要能把事情的缘由说清楚,父母是不会责怪孩子的,很多时候还可以帮助孩子。

当孩子不惧怕父母,跟父母关系非常融洽,相互信任时,他才肯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没有必要再撒谎、造假了。

P24-26

序言

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方法科学得当,教育行为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孩子的成长是有客观规律的,家庭教育必须遵循孩子成长的这些规律,对孩子实施理性、科学的教育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所有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来自正确、优质、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生存和发展,创造幸福人生的能力。所以,家庭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做人,让孩子顺利地进入自己未来的人生。

不可否认,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那种爱与关怀是相当伟大和令人感动的。大多数家庭在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下都在给孩子更多、更丰富的教育。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说: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事实却是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频频出现。

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教育目的下,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们整天被锁在学习的书山题海中,根本没有机会去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的兴趣、特长。而在由家长们一手包办了的生活中,孩子缺乏独立性,也常常会感到孤独和压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无人问津,他们的苦恼和面对成长时不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通常得不到重视。他们渴望自我,渴望自由,渴望被尊重,渴望沟通和被理解,但是那些一味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的家长们却没有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之道引导孩子,甚至还出现了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许许多多漏洞。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就曾说过:“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善,犹为不教也。”本书就是针对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却没有被重视的68个教育漏洞而写的,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全面,也是最深入的,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所以父母必须懂得使用恰当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自我、完善人格、提升道德情操。人的幸福绝不是建立任何外在的行为之上,只有内心世界的满足才能令人受用终身。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与鼓励,也得到了全国各地家长们的赞许,正是这些想要给孩子更多科学教育思路的家长们以及那些常年在教育工作上孜孜不倦培养下一代的师长们的肯定,让本书都能够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教育中的客观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导致家教失败的68个漏洞/家庭教育经典系列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蓉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740649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3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6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