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从江苏乡下少年出家之后,辗转经过上海,再落脚台湾,前半生的旅程,因为时局战乱,脚步仓皇纷乱。从台湾,再到加拿大、美国、欧洲,后半生的旅程,因为心念愿力,足迹错落但坚定。

这是圣严法师的自传,也是法师第一本在西方社会出版的自传。故事从圣严法师出生于中国大陆农村讲起,历经少年出家,在时局纷乱时到上海寺院生活,直到加入军队撤退来台。

经过十年的军旅生活后,重新剃度,之后辗转到日本留学、美国弘法,于世界各地往返,实现弘扬佛法的宏愿。

本书为你提供一个更宏观、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法师自己的人生。让读者用新的眼光看待圣严法师。

内容推荐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2009年舍报圆寂,少年时代于狼山出家后,历经经忏、军旅生涯,而后再度出家。随后曾闭关苦修,也曾到日本留学、美国弘法,于59岁创立法鼓山。生命对法师而言,就是一场实践佛法的历程。法师虽然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却仍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回顾自己的一生,即使颠沛流离,但法师仍禀承临济及曹洞两系法脉,未曾停歇于世界各地指导禅修、弘扬佛法,接引无数东西方人士。

法师“文化僧、学问僧”的形象深植人心,被文化界喻为稳定人心的力量。除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大学以培养高等研究人才外,也与不同教派、不同宗教进行合作与对谈。而透过演讲、参与国际性会议、举办各项国际禅修等方式,法师汉传佛教代表人的国际级地位,也早已深获东西方社会的肯定。

本书是第一本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圣严法师自传,向你提供一个更宏观、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法师自己的人生。也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点,让读者用新的眼光看待圣严法师。法师打破疆土,他不仅是台湾人的法师,也是世界人的法师,为国际知名的宗教领袖。

目录

第一章 芒鞋

第二章 敞开的门

第三章 狼山

第四章 上了天堂

第五章 超荐亡魂

第六章 一个和尚的教育

第七章 忠诚的军人

第八章 桶底脱落

第九章 自由了

第十章 棒下出孝子

第十一章 野生地瓜叶

第十二章 批评与害怕

第十三章 在日出之国

第十四章 前进西方

第十五章 吃苦

第十六章 流浪

第十七章 第一张佛桌

第十八章 山中禅

第十九章 鼓震东方

第二十章 圆满

圣严法师智慧语录

试读章节

我在一九三○年,马年,农历的十二月四日出生,是家中六个孩子中的老幺,那年我的母亲四十二岁,父亲四十一岁。据我母亲说,我出生时,非常瘦小,没比小猫儿大多少,很多人还说我看起来像只田鼠。于是我的父母亲给我起了个名字——保康,永葆健康。

我出生的地方靠近小娘港,位于扬子江入东海的海口西边,我对这地方没什么印象,因为就在我出生几个月后,一场大水把所有的东西都冲走了,我们的家,我们的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消失在河里了!

大水过后,我们先到南通附近的亲戚家暂住,接着搬到了上游,离海约一百五十公里,正对着南通港,一处名叫长阴沙的地区,父亲在租来的一亩农地上搭起了一间三间房的茅草屋,我们一家人就住了下来。

夏季时,白天很热,夜间则有河边吹起的凉风,穿透芦苇编织的墙壁送进了凉意!冬季时,天暗得早,大雪把我们覆盖住了,用泥土把茅草的缝隙补起来御寒。如果有钱买灯油,就拿旧布条做灯芯点燃小石灯,我的母亲、姐姐们会在灯下做针线活、编织;我的父亲和哥哥们则在编麻绳和做芒草鞋。

我们全家住在同一个房间里,和衣而睡,床实际上是四支木桩支撑着的木板组合成,上面铺着干草,再盖上棉布被子。早饭是玉米或燕麦粥,有时是没有味道的,因为没钱买盐!

老幺的工作就是到田里捡拾动物在夜间留下的粪便。我把狗、马和驴子的排泄物铲到草篮里,再把铲柄穿过草篮提把,举起草篮扛在肩上,然后继续寻找下一堆粪便,铲柄上有个钩子固定着草篮的提把。这夜间的粪便,和我们的粪便(收集在户外粪坑中的大陶土罐中)就成了田中的肥料。

我的父亲和哥哥们是技巧熟练的渔夫,无论是撒网捕鱼,或是涉水走入扬子江的渠道中赤手抓鱼,都是高手。我们家在两个渠道中的一块土堆高地上,扬子江横跨整个地区,显得巨大、深邃及寒冷。在广大的天空下,这块地是那么的平坦。江边筑着堤堰,马路开在高土上,除了河堤上,看不到绿树,所有可耕地都种着谷物。

我们汲取河水灌溉农田,一个人骑踏在水车上,稳定地踩着踏板,通过大轮子的转动,将盛在轮片间的河水输送到田里,水牛帮我们犁田,像是朋友般,所以,我们从不认为它们是食物。我们不曾拥有水牛,唯一的一头还是借来的!

除了捡拾粪便外,我还要拾草喂猪与羊,喂猪的草要先煮过,羊可以吃生的;除了草之外,我们别无余物可喂,我们饲养、变卖牲畜,换取盐、糖、油、布,我们很难得吃到肉。

我的父亲和哥哥们也常到外地为其他地主工作,他们带着午餐以及在田间炊食用的锅盆,一早离家上路,带着的工具有形似板球短槌的短柄铲子、镰刀,用来挖掘黄豆根茎的铁钩子及装土的竹篮子。耕种的作物有黑麦、棉花、黄豆、稻米、小麦、蔬菜、红萝卜、瓜类、花生,及做药用油的百合花苞。

在家里,我们燃烧棉花及黄豆的枝梗,生火炊食,厨房的台面是用黏土覆盖砖头砌成的,使用的餐具是筷子及用来盛着一天三顿粥的粗糙陶碗,陶碗粗重到即使掉在地上都不会破裂。午餐和晚餐,我们会在浓粥中加入地瓜和腌渍菜。发酵过的咸味萝卜干加在平淡的粥中增添了美味,是难得的佳肴。

我们物资贫乏,工作辛苦,但在记忆中,一家人过得很快乐。我的父母亲是完美的结合,从来没有看过他们争执、吵架,主要是因为我的母亲,她是一个非常聪明、有能力的人。我的父亲只要去田里工作,提供家人食物与金钱;而我的母亲则支撑着整个家,主导着我们的生命。我的父亲非常感恩我母亲,他接纳了母亲的坚强与力量,而我的母亲则以敬爱回报他。  他们之间真诚付出的相处之道,深深地影Ⅱ向了我,每当我与人互动时,我会学习着与他们和谐融洽地相处,就像我父亲对待我母亲一般,他的行为、想法和心意,皆受到她的智慧与意志引导。

七年后,我们再次搬回长阴沙,我目睹了洪水带来的灾害,虽然我们住在几里外的村落,未受到直接的伤害。我记得有一回,天空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台风接连地来,风不停地起、不断地飚,雨则是绵密地厮打着。经过几天的狂风暴雨,天空暂时放晴,接着又不停地继续下起雨来,如浪潮般的雨,浸湿了一切!一星期后,长江水位开始上涨,河水蔓延到边上的土地,水位上涨的速度愈来愈快,土壤与绿树全被吞噬,江边堤防也被冲断了。我们不再需要那踏水车的人来引水灌溉,田里处处充满了鱼!P14-17

序言

我今年七十九岁,我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缩影。西方读者或许知道这本书中所描述的历史变迁,但不是那么熟悉。出版这本自传的动机是想与西方读者接触连结。这本书的内容与我前两本中文自传及另一本中文传记均不同。只有一小部分内容是中文自传曾刊载的,大部分是新的。

这本书可说是我一生的回忆,由印象和记忆所及,所以不是完整的纪录,因为有李世娟及Kenneth Wapner(编辑者)的采访,我才能追溯过去的经历。对我来说,个人生命中的细节是不足为道的,但对读者而言,或许会觉得有趣。这也是两位采访者不断地再回来找我访谈的原因,所以,我要感谢他们,我也要感谢Doubleday出版社出版这本书。

感恩、祝福我所有的读者。

书评(媒体评论)

圣严法师是一位伟大的人生导师,我对他的学养与智慧充满信心,也钦佩他在东西方推广佛教的贡献。能够身为他的友人,我感到非常荣幸。

——一行禅师

出身贫困的孩子,发大愿,度众生。圣严师父的执著与从容,给我启发,给我力量。

——林怀民

回忆师父如此慈悲的智者,我如何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心中的感悟?唯有推荐这本《雪中足迹》给大家,请一起用心感受“人间净土”的境界。

——李连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圣严法师
译者 释常悟//李青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6198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09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