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军编著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几个重要“表现”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旨在彰显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与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审美趣味。以严羽为代表的诗论家“以禅喻诗”,突破了宗教与文艺的界限,彰显了中国文艺审美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同时,“以禅喻涛”充分肯定审美主体的“自性”对于我们深入探索文艺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意义重大。
图书 |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邓国军编著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几个重要“表现”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旨在彰显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与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审美趣味。以严羽为代表的诗论家“以禅喻诗”,突破了宗教与文艺的界限,彰显了中国文艺审美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同时,“以禅喻涛”充分肯定审美主体的“自性”对于我们深入探索文艺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意义重大。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由邓国军编著。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几个重要“表现”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旨在彰显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与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审美趣味。主要观点如下:一、“诗中有画”是苏轼从文人画与山水诗相融通的角度对王维山水诗意境的准确概括,是对重“表现”的中国文艺精神的明晰观照,是中国“意境”理论语境下的贴切术语,具有高品位的美学旨趣。 二、以严羽为代表的诗论家“以禅喻诗”,突破了宗教与文艺的界限,彰显了中国文艺审美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同时,“以禅喻涛”充分肯定审美主体的“自性”对于我们深入探索文艺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意义重大。 三、中国文人画家之“游”与“逸”对我们认识中国文艺区别于西方文艺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价值。从发生学角度看,中国文人画家绘画机制深受中国儒、佛、道哲学之影响,其笔墨情趣中既饱含儒家注重人品修养、“道”贯“六艺”的人文气息,又不乏空灵蕴藉、超然物外的天趣佛光。 四、中国诗歌之“志”具有复杂性,“诗言志”与“诗缘情?的“表现”特征也呈现出复杂性。“诗言志”与“诗缘情”在“表现”特征上又呈现出同一性。“诗言志”、“诗缘情”达成“表现”的思维向度上有共同点——不惟审美向度相似,在具体的表现“志”或“情”的手法上亦有相似之处。 五、《易传》之“象”不是自然物象,而是对自然物象的模拟、形容和象征。它是中国文艺“表现”特质的哲学渊源。这种哲学渊源恰恰是中国文艺的“意象”不同于西方意象派诗歌“意象”的因素。这种“象”思维对我国文艺审美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抛弃具体物象、采用象征性语言营造意象从而形成意境的审美方式。“意象”是“意中之象”。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意象’’在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矛盾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具有民族特色,即中华民族的“象”思维体系下的“意象”审美方式;“境界”应该是意境达到的圆融无碍的一种审美状态及人们对这一状态的评价。从审美层级上看,“境界”是高于“意境”的范畴,是“意境”升华到一定程度的审美状态。 六、陈师曾的“中国画进步论"有道理,是对中国绘画的“表现”精神进行深入思索的结论。 七、“气韵”与“妙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重要范畴。“气韵生动”在“六法”中具有形而上的统领作用。“气韵"是个具有浓厚“表现”色彩的范畴,“气韵”从人物画到山水画的演变过程正是中国文艺美学“表觋”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要认识“气韵”的价值,必须从“表现”的角度深入探索。从“悟入”到“自悟”再到“妙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悟诗”思维向度的转换,这一转换表明“妙悟”理论在南宋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的“表现”发展路径。 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章 “诗中有画”:文人画家的“表现”追求 一、“诗申_有画”不等于诗歌能还原成图画 二、中国画亦能表现“动”态 三、“诗中有画”具有高品位的美学趣味 第二章 “以禅喻诗”:中国诗人的“攻玉”策略 一、“以禅喻诗”的接受史、批评史及评析 二、“以禅喻诗”的“表现”机制探索 第三章 “游”与“逸”:文人画的“表现”特征 一、儒、佛、道之“游” 二、“逸笔草草”与“逸气” 三、对中国文艺的启示 第四章 “诗言志”与“诗缘情”:中国文艺美学的“表现”路径 一、“志”的内涵 二、“诗言志”与“诗缘情”的“表现”,特征 第五章 中国画进步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精神的认同 一、退步与进步:对中国画的两种判断 二、再现与表现:中国画进步与否的视角 第六章 “意象”与“意境”:中国文艺美学的“表现”思维模式 一、“观物取象”与“意”中之“象” 二、“意”与“境”浑:意境的“表现”功能 三、“意境”与“境界”:文艺审美的“表现”层次 第七章 “气韵”与“妙悟”:中国文艺美学的“表现”旨归 一、“气”与“韵” 二、“气韵”与“生动” 三、妙悟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国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230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09-02-01 |
首版时间 | 2009-02-01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1 |
丛书名 | |
印张 | 6.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2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