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专题的形式,着重深入社会实际,探讨了中国历史治乱兴亡的深层次机理。中国古代史学,虽说有“鉴以资治”的好传统,但此类著作在探讨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机理时,多着眼于政治,过分强调帝王将相的作用,而对社会思潮的演化动向则注意得不够,这就难免有局限性。本书则对国家兴亡、经济运作、社会构造,乃至文化思想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深入地求索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存亡的内在原因。
本书为社会卷。
图书 | 资政要鉴(社会卷上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着重深入社会实际,探讨了中国历史治乱兴亡的深层次机理。中国古代史学,虽说有“鉴以资治”的好传统,但此类著作在探讨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机理时,多着眼于政治,过分强调帝王将相的作用,而对社会思潮的演化动向则注意得不够,这就难免有局限性。本书则对国家兴亡、经济运作、社会构造,乃至文化思想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深入地求索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存亡的内在原因。 本书为社会卷。 内容推荐 社会卷是将中国社会史以及相关问题作为史鉴对象的首次常识。中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阶级与阶层、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乃至各种社会问题,都是“社会卷”所着力探讨的课题。 目录 上册 周代的朝觐礼 走出宗法制的帷幕 秦汉大一统与交通的发展 秦汉御边对策之得失 秦汉之际社会层面变动的新格局 秦汉之际游侠的活跃与消沉 秦汉的徙民与流民 郡国制与西汉同姓诸侯王的兴衰 汉代灾害问题及对策 “士庶天隔”的魏晋南北朝门阀与等级社会 坞堡壁垒中的魏晋南北朝社区 魏晋南北朝的家庭、婚姻和宗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崇奢与尚俭 隋唐五代的生态环境 隋唐五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隋唐五代的官场与社会 隋唐五代的女性 隋唐五代的社会阶层 宋代的宗族自救 下册 道君皇帝与宋代的道教崇奉 积弱与奢靡并存的南宋畸形社会 辽夏金乱世与宗教迷信的盛行 元代伦理道德与社会禁约 明代的流民与社会动荡 明代的流民与城镇 商品与明代社会 明代的商人与商帮 明代的通海者 畸形的明代宫廷社会 晚明社会的纵欲思潮 妓女与晚明士大夫 明清的蠹吏 人口大国与清代人口问题 清代的皇商与官商 清代婚姻关系透视 清代八旗子弟 清代的吸毒与禁毒 流人与清代的流人社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资政要鉴(社会卷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禄祥//赖长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档案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6698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00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3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 |
丛书名 | |
印张 | 5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3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