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处的漫游--美文二十家(散文卷)/新疆肖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新疆肖像”文库是全面系统地向世界介绍新疆文学艺术创作成果的重大文化出版项目。列入本文库首批出版计划的六卷本作品,是我们特别约请新疆具有实力和影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画家、摄影家精心选编的。我们信任他们的选择视角及尺度。所选作品属于个性化色彩和客观性兼具的新疆文学艺术精选本,有效体现了他们独特的选择视野、眼光、胸怀和智慧。

本书为文库的其中一册,是由评论家韩子勇主编的,是极富创意的选本。他的最大愿望是将本书编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疆美文地图。关于所选作家及其作品的精妙点评,似乎一下子激活了整个散文读本。

内容推荐

这是是一本向新疆致敬的书,是一本向故乡和人民致敬的书,是一本向我们自己致敬的书。为故乡、人民和我们自己而写作是幸福的,就像是写亲人和同学的作文。而你们——亲爱的读者,是一个个不曾谋面的老师,拿着蘸水笔,用心灵核对隐秘的体验。原谅我们的乡土主义和自恋情结,在不同的族群和文化中穿行,相互的眺望、欣赏和沟通是这样必要,如同一个人同时拥有无数人的人生。让我们像费孝通先生所说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目录

太阳对面的新疆(序言)/1

天山的额顶与皱褶/2

猛禽/5

二十四片犁铧/14

逃跑的火焰/18

札达六章/22

在一些地方/40

灵异山羊/58

父亲的堂兄/60

狗爱/65

漫游:从喀什噶尔到叶尔羌/70

五城记/88

大地上的门/102

大地的教育/106

最后一株棉花等在风中/108

响冰/111

和布克赛尔走笔/116

不可磨灭的馕/128

夜听狗叫/129

夜的荣光/131

化缘的比丘尼/133

肩挎望远镜的人/134

敲门的女孩/136

幼儿园里习武班/137

在新疆生活/139

人物三题/142

和生命约会四十周:孕妇周记/152

守神的圣徒/168

人之上升/177

库车/186

歌声穿过的日子/206

神木园/209

克孜利亚的深谷/213

红山/216

住在故事里的人/217

奎依巴格的记忆/222

火焰中的翡翠/234

瓜之蜜/237

在吐鲁番诗意地行走与栖居/239

卓娅随笔/244

宿星滩/254

连队/272

石河子短语/290

后记/301

试读章节

则克台进入冬季以后就成了最单调的世界,大地上失去了连绵的、起伏无尽的绿草鲜花,只剩下了茫茫雪野。从脚下一直望到远处的天尽头,除了地势略有起伏之外,再没有一点变化,全是白茫茫的。

这个位于伊犁河谷深处的大草原,茫然自在,得天独厚。它的冬季虽然多雪,天气却并不太冷,只是有一股凛冽的清新之气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它的冬天那样单调、那样沉静,暗中却又显示出某种丰厚来,总之它容易让人产生出一些难以言传的、复杂而又怅惘的伤感。

那天早晨我备好了马,连队派我去场部送一些文件。我给青马最后上紧了肚带,就牵着它从连队各班排的窗口前慢慢走过去。我看见窗玻璃上陆续升降起一些熟悉的脑袋,有的挤眉弄眼,有的故作不屑;我知道他们有点眼红我今天的差事,因为他们正在天天读,而我却有机会放风了。

直到走出连队相当一段距离,我才上了马。我把皮帽子放下来,把军大衣盖住膝部,就放马朝雪原上走去。在这种晴朗的天气里策马雪原,有一种特殊的滋味。人在马背上,顿时比平时高出去许多,视野一下变得更开阔了。茫茫大地,我不用走就在移动,甚至是更快速地移动,我变得比平时的我强大了几倍。我像君王一样,至少也像古代的大将一样,一下子融合了两个生命的力量,我觉得自己骑在马上的样子一定很威风。

我有些遗憾的是周围太空旷了,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到我在马背上的英姿。阳光开始在雪地上躲躲闪闪地勾画起我和马的影子,影子有些变形,看起来我和我的坐骑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神气,而是显得有些滑稽可笑。马的耳朵被光影拉长了,有些像驴;而我也无端地使自己想起了唐·吉诃德。

我策马驰上一处高地,马在雪地上喘息着,似乎不太乐意。过了一会儿,它自己渐渐地减慢了速度。这时,我忽然听到杂乱的犬吠声隐隐传来,在马鞍上侧转过身,我惊奇地看到远处原野上冬猎的景象。

在白皑皑的深雪里,一群狂怒的牧犬正在追逐三只亡命的狐狸,牧犬的后面,是一伙骑马的猎人。雪太深了,狐狸跃动得非常艰难,它每次跃起,身后都扬起一阵雪雾,然后落下去,身体又陷进雪里,有时只露出尖尖的红脑袋……它们身后的牧犬虽然也一样在深雪里,但是那些狗高大凶猛得多,在雪里冲撞过来,杀气腾腾势如疾风。

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地回头顾看。它们在这一望茫茫的雪原上是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白而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目,无遮无碍。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所以骑马围猎的哈萨克人并不开枪射击。

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的高地跑来,我心下一喜,纵马朝那边奔去。我手里提着一根马鞭,我抡它一马鞭,肯定得打昏过去。正这样想着,我的马忽然站住不动了,它耸起两耳,看着前方。

我正感到莫名其妙,那只狐狸从坡下突然跳上来,恰恰落在我的马前。可以看出,那狐狸一霎间惊呆了,它可能万万没有料到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惊恐之下,它也许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竞伏在马前惊惶地望着我。

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我看见狐狸的嘴边喘息出的白气,胡子凝着冰霜,我还看见狐狸一双褐色的圆圆的眼睛,它盯着我看,眼神里有哀告无援、祈求同情的声音。它不会说话,在瞬间对视中我却明白无误地看懂了它心里的意思,就像一个人面对另一个人的时刻一样。

它这样绝望,这个生灵,这团火焰。“让我活下去吧——”我感到它在这样对我恳告。

我提着马鞭的右臂垂落着,而不由自主地用左手拨转了马头,让开一条路。

它很有礼貌地看我让开,然后才低下头,迅速从我的侧边匆匆奔跑过去。

我伫马立在高地上,目送这只红狐继续奔逃。在一片闪烁着阳光的雪野上,它跃动着,窜跳着,一起一伏,特别清晰。它的那条蓬松漂亮的大尾巴飘动招摇,宛似一股被风拽动的火红烈焰,燃烧、跃动在洁白的雪上。

“快跑吧,快点,再快点!”我望着这只狐狸,突然满心都生出同情来,仿佛它已经不是一只野兽,而是一团美丽的火焰,是雪原上的精灵,太阳城的儿女。

这时,暴怒狂吠的牧犬追过去了,它们拥挤着,表情极其愤怒,情绪处在高度亢奋之中,它们争先恐后,有时不惜将别的同伙撞倒,好像对狐狸怀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它们会撕碎那只可怜的红狐狸的!它们追过去的时候,远处,那团逃跑的火焰还在一窜一窜地跳动着。

我呆呆地坐在马鞍上,满心里只装着两个字:快点,快点……

一群猎手从高地一侧奔驰过去,其中有一个扭过头来看着我,他的目光如鹰隼,冷峻的一瞥,使我完全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

许多年以后,我在拉卜楞寺外的小街上买了一张完整的、火红的狐狸皮。我不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花几百元钱买这张狐皮,但是我买了。

这张狐皮和我在则克台冬天遇到的那团逃跑的红火焰,颜色非常相近。我不知道那只狐狸最后的命运,但我相信它是死了。

一团火焰不管跑到哪里,都会有人要把它熄灭。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它最后的结局,也是变成这样一张完整的皮。

被悬挂起来,成为装饰。

P18-20

序言

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一套丛书,一帧新疆精神肖像。

2006年春节前后,我们邀请的几位主编担当了此项重任:他们在浩如烟海的文稿和图片里跋涉、体味和挑选着,新疆人写(画、摄)的,以及写(画、摄)新疆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新疆的精神高度正经受有史以来大规模、有特色及最挑剔的检阅和梳理!

大约一百五十万字的文字作品,三百二十多幅绘画、摄影作品,以“新疆肖像”的名义,以小说、诗歌、散文、跨文体、绘画、摄影六卷本的方式站在一起,来到我们手中,成为我们敬仰和依靠的语言现实,成为一座新疆的精神雕塑。

换句话说,这肯定是一个关于新疆文学艺术的惊喜与传奇。“新疆肖像”文库所承载的价值和内涵早已超越了其图文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整体性呈现的是一个能够体现重大人文价值和灵魂高度的精神的新疆。是关于辽阔新疆大地气质的一次面对面的端详、体认和抵达。

深居于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新疆,是一个广大和神奇得令人心痛的地方。其不朽魅力在于:这个看起来被时间遗忘了的地方,却隐藏着天大的时间。它美得忘记了美,华贵得忘记了贵,广大得忘记了大!

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四大文化体系唯一汇流的地方就是这里——中国的新疆。这四大文化体系是: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美文化体系。季先生进一步解释说,这四大文化体系是几千年来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是全人类的文化结晶。产生于过去,影响在未来。人类前途的荣辱兴衰仍将决定于这四大文化体系的前进与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疆已远非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甚至是明显超越了一种地域范围的文明概念和精神标尺。是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多色人群、多类思想等多番碰撞融合后的崭新疆域。甚至可以说,新疆是一个天然的文明通道,是欧亚大陆正式对接的世界的十字路口。

当横贯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以三条分支由天山南北经过的时候,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注定要承载起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使命;当法显、智猛、玄奘、鸠摩罗什等高僧把天竺(印度)的佛法经新疆传人真丹(中国)之后,整个西域大地都泛射着一种神圣的光芒;当张骞、班超、马可·波罗、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以各不相同的使命由此路过的时候,他们的脚印已无可动摇地镌刻于新疆的土地之上。这时候我们终于知道,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元代的方济各会与景教),以及西域的巫教——摩尼教、祆教、犹太教等,无一例外地由这里传人中原,而中原的养蚕术(丝绸)、造纸术、印刷术、治国良策、伦理道德、自然科学乃至茶叶、麝香等,又从这里传向了世界。罗马和长安之间已不再遥不可及!

这样的地方才是大地方,是那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诗意盎然的地方!

是的。是这样!新疆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选择一个时刻至少抵达一次的地方。是那种去了还想去、去一次记住一辈子的地方!据我们所知,无论探险者、学者、艺术家、大学生或观光客,每位到达者都能从新疆体味并寻找到自己想找的东西。凡是经受过新疆阳光照晒、风沙洗打和雪山凝视的人,都会如沐神恩,并在离开之后无可救药地想念新疆。新疆明丽而幽深的光芒会无声地照耀他们一生!

我们在新疆生活。这里饱满的阳光、空气、尘土、雪水和花香早已渗进我们的皮肤及血液。新疆的气息就是我们的气息。然而,面对广大无边的美好新疆,我们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也许,真正的尊敬和爱是永远也说不出口的!我们知道,并不是我们自己用笔写什么,而是新疆教会了我们使用笔。新疆要求我们洞察事物、看穿事物。要求我们用人道的、廉洁的、湿润的和美的眼睛说话。

在新疆,别的不说,光是沙漠就有写不完的故事。那种惊心动魄的事情就发生在你的眼皮底下。

本来,一座沙山在家门前长得好好的,可一觉醒来你却发现,沙山不见了!它被夜晚的一场大风搬运到几千公里以外去啦!

一场昏天黑地的沙尘暴过后,帕提古丽外出放羊的儿子和羊群再也没能回来。由于风沙肆虐,全村人都搬走了。但帕提古丽宁死也不肯走——她要坚守在家里等儿子回来!无奈,搬走的村民们只好每隔半个月轮流骑骆驼给帕提古丽送一次馕。二十多年过去了,帕提古丽已变成了一个老太婆。但每天早上,她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扫帚,把门前的沙土路仔细打扫一遍——她怕儿子回来时认不出家门了!

如果波德莱尔对“中国人从猫的眼睛里看时间”感到惊奇的话,那么,在新疆,米兰、楼兰、且末等绿洲城市一夜之间藏身沙海,则是一种悬疑千古的时间之谜。是让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终其一生都想靠近并探寻的时空之门。

对许多的观光客而言,吐鲁番的高昌、交河两大故城只是死城而已。即使是考古学家或地理学家,也只会煞有其事地说:当地干燥的气候条件保护了这些故城。

但真正的艺术家们不这么看问题。日本作家井上靖坚持认为,高昌故城坚守千年于此,是因为一句誓言。他相信,高昌国灭亡那天,城堡里全体居民聚集广场誓约:在他们死去数百年后,要再次在该城聚会,并举办赏月盛宴。为了等待这个夜晚,故城废墟才耐心地保持着原貌,没有崩毁!井上靖期待着这样的时刻:“在一个月明之夜,从不远处的翠菊古墓群里,所有的死者都会出来。男男女女,穿着伊朗式的服饰,骑着骆驼,奏着欢快的乐器,向废墟走来。”

这肯定是一个神性的时刻——是那种激情勃发、诗意饱满的夜晚。种族、宗教、风俗、历史、文化乃至时间空间的界线被模糊,沧桑而忧伤的记忆复活,重逢的喜悦和欢乐的愿望放大。一种在时间内部深久发酵过的、令人回味无穷的高纯度情感集体性喷发!

当然,这肯定又是一个难以预料的时刻。伟大的情感和作品的诞生并没有先兆。它们产生于冥冥之中,产生于高天厚土之间,产生在那种可以被感知和无限误读及捕捉的神秘之地。它们永远只垂青于那些高尚而深沉的心灵。

新疆的特殊魅力在于它能够不动声色地吸纳一切生活元素,并将各种生命味道幻化成自己的味道,把大地的气质转变成人群的气质,把艺术方向确定为生活方向。新疆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多种信仰、奇特观念、丰富的生命追求糅合而成的多元态混合文化。其文化贡献虽然是边缘的、无声的和缓慢的,但却是积极和丰富的,是持续渗透的。其艺术的兴味及吸引力是无穷无尽的。这个欧亚大陆的交叉路口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无边无际的自由感,一种精神上无法无天的创造与漫游的现实,一个为所有作家、艺术家们所梦寐以求的福地!

大约两年前,我们开始考虑策划出版“新疆肖像”文库事宜。当时曾拟定了新新疆、聆听新疆、触摸新疆、人文新疆及西极马等十多个名字,力图构建一套集萃各民族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精品书库,铸建一座新时期新疆文化丰碑。

最初的构想是:作为古丝绸之路重地,深居于亚洲腹地的新疆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中间站,被称为宗教、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的博物馆,不落幕的民族博览会和语言的联合国。各色族群在这里居住或游走,多元文化在此积淀。加之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和典型的绿洲荒漠大山等自然状态,新疆成为传奇之地、神性之地,是文学艺术家们心目中灵魂的边疆,值得终生触摸或守望。

新疆还是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主要叙述地域,也是《福乐智慧》和英雄史诗《江格尔》、《玛纳斯》的诞生地。

近几十年来,新疆文学艺术几度繁盛,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作家、艺术家。新边塞诗和新生代诗群异军突起,成为中国诗坛重要力量。新疆散文高地日渐隆起,小说、绘画、摄影等艺术样式也风头正健,不断给中国文学艺术界以冲击和惊喜,呈现出生机勃勃、后劲十足的发展格局。

此外,我国政府正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精神的坐标和文明的标尺,文学艺术是人类自古以来天然直接而有效的社会和谐样式。文学艺术作品对人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能力具有无可估量的渗透力及影响力。因此,系统而全面地精选并出版新疆文学艺术书库,既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文学艺术事业的一次全景式梳理、检阅和总结,又是立体构建辽阔新疆精神大厦的重要尝试,对新疆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意义非凡。

“新疆肖像”文库是全面系统地向世界介绍新疆文学艺术创作成果的重大文化出版项目,牵涉的人员多、时间长、内容广,其开创性、建设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我们的设想是,本文库选题范围不限——一切能够体现新疆精神文化高度的文学艺术样式,均可列入出版视野。如果可能,我们计划将其作为未来新疆的一个长期文化出版工程来对待。适时推出诸如长篇小说、网络文学作品、音乐、评论、校园文学、励志文学、民间文学等卷本。新疆作家(艺术家)写的和写新疆的一切优秀作品,都是我们所深切期待的。

列入本文库首批出版计划的六卷本作品,是我们特别约请新疆具有实力和影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画家、摄影家精心选编的。我们信任他们的选择视角及尺度。所选作品属于个性化色彩和客观性兼具的新疆文学艺术精选本,有效体现了他们独特的选择视野、眼光、胸怀和智慧。

《大地向西》(诗歌卷)无疑是最具包容性和经典性的选本。由于我们的选题与诗人沈苇想编辑的新疆诗选不谋而合,故主编工作进展顺利。新疆不同时期及国内外近百位诗人的代表性作品人选。

评论家韩子勇主编的《深处的漫游》(散文卷)是极富创意的选本。他的最大愿望是将本书编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疆美文地图。关于所选作家及其作品的精妙点评,似乎一下子激活了整个散文读本。作家矫健主编《葡萄的精灵》(小说卷)时,还特意邀请著名作家赵光鸣、刘亮程等担任编委。摄影家、著名记者沈桥、毛咏放弃了春节去外地拍摄的机会,青年女诗人南子及时选配精妙文字,终于使《漂泊的镜头》(摄影卷)顺利交稿。

调整幅度最大的是绘画卷。经过多番波折之后,我们决定按照出版主题选稿。依照时间逆向流动方式,通过人、大地、故事、欢乐、手艺和探索等内容,把艺术的新疆立体呈现于《沙漠玫瑰》(绘画卷)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冰峰上的沙尘暴》(跨文体卷)是我们极为看重的一个选本。我们希望它成为新疆具有真正的探索(先锋)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新疆文学写作读本,并能为新疆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谋求一个方向,一个范式,一种全新的视角及可能!青年小说家卢一萍三易其稿,终于使几十篇各类精彩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

米斯特拉尔说,一支歌(一部作品)是事物在我们身上造成的爱的创伤。也是我们给世上美的事物的答复。

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体现新疆精神气质与高度的这些精美艺术作品来到了我们面前。它们虽然不够全面系统,也可能不够完美、不尽如人意,但它们肯定是人道的、杰出的和饱蘸着思想与爱的光芒的。它们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们个人的作品,而是新疆乃至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是我们生活、历史、梦想及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个体生命而言,我们迫切需要这一切。需要一种更为高级、踏实又痛快淋漓的表述。我们渴望一位为我们阐明自身的人,那位代表着美德和爱的高尚的命名者!

我们力图从人群中寻找这样的人和作品。我们还将继续寻找下去。

2006年2月25日

后记

今年春节前后,我马不停蹄忙着两件事:写一本《木卡姆:巨灵如春风吹过》的书;编一本《深处的漫游》的散文集。

散文是新疆继诗歌之后的“绩优股”——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诗人们的加入。

在文学行当,写诗过于奢侈了。因此,这些文学领域的风流帝王们,有时也腻味了后宫珠光宝气的嫔妃,干一点微服私访、见异思迁的勾当。这本散文集中的作者,大多有写诗的经历——有些还在写,如沈苇、北野、王族、丁燕、南子等——他们有足够的才华可供挥霍。有些已经自甘“堕落”,比如凛然有威仪、慵倦现柔情的周涛兄——在“小家碧玉”中找到梦中的“王妃”,并且“一顾倾人城,二顾倾人国”,已然使“周记散文”洛阳纸贵,使诗歌领地“土王”、“豪酋”们——六宫粉黛无颜色。

编这本散文集,我是这样考虑的:用美文堆垒新疆。

一山、一河、一绿洲,一村、一人、一城郭……以点带面,走马观花或集束扫描,拼出新疆自然与人文的地图。前有周涛大哥这样的中华散文名家,引领前行、壮我行色;中有沈苇、刘亮程、丰收、北野等我之同辈,攻城拔寨、不避险恶;后有李娟这样的小师妹,屁颠屁颠,卓然不俗,已然了得。

此事可成。

人不算多,文字诚恳则行;名不算大,有“老涛”则灵。面对大大的新疆,欣欣然,如鱼得水而忘我。

入选的篇目,反映我基本的阅读范围和审美判断,当然也考虑新疆大地的人文情色,操笔者均是以此为家、与新疆有生死联系的土著作家。

青山在,人未老,美文常有,美书常出。

不朽的新疆大地和新疆文化,不朽的各族人民和时代乐章,激励和诱惑我们往深处——历史的深处、文明的深处、地理的深处、精神和心灵的深处——去漫游、叩问、朝拜、沉思,生死一处,相知相守。

韩子勇

2006年3月1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处的漫游--美文二十家(散文卷)/新疆肖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子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100347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39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