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男子作闺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
内容
目录

男子作闺音——研究起点与文化诗学视野

 一、男子作闺音界说

 二、文化诗学的阐释——症候阅读与审美视野

第一章 男子作闺音的内涵及特征

 第一节 男子作闺音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男子作闺音的六种类型

 第三节 男子作闺音的三副面孔

第二章 男子作闺音现象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先秦:诗经与楚骚

 第二节 汉魏六朝:代作·拟作·宫体

 第三节 唐代:闺怨·宫怨·香奁

 第四节 宋代:俗艳·闲雅·骚雅

 第五节 元明清:百年香艳未断绝

第三章 “双声”话语与政治修辞

 第一节 寄托之作的历史演绎

 第二节 男女君臣之喻的文化谱系

 第三节 说诗·用诗·采诗

 第四节 “何余心之烦错,宁翰墨之能传”:曹植的“政治失恋”

第四章 文本“编织物”与审美修辞

 第一节 拟作体式的源流正变

 第二节 审美修辞的组织类型

 第三节 典型文本的“超级链接”

 第四节 “善言儿女”与“义多规镜”:傅玄的代作与拟作

第五章 特定文体的证例:宋词的切片观察

 第一节 北宋政治场:右文·劝乐·崇理

 第二节 士大夫习性:双重角色·双重话语·双重价值

 第三节 北宋文学场:区隔·趣味·规则

 第四节 士大夫心理场:双性情感·双重态度

 第五节 柳永:“未为尧舜用,且向裙钗托”

余论 文化的“双性同体”:男扮女装与女越男界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男子作闺音”是一个普遍却又特异的诗学命题。在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文本冲,“女性”之特定身份与地位,经由诸种性别的置换与移情,成为文人士大夫展现情感、志意、怀抱的符号或媒介。幽人怀抱、别有寄托、借口代言之诸般表达手法,所造就的远非单纯的审美效应,更是跨越了修辞、政治、性别、身份的复杂文化呈现。此种抒情策略不仅揭示了文人士大夫之现实身份的层叠与复杂,还昭示着中国诗学传统深挚婉转的话语指向。

编辑推荐

“男子作闺音”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很有普遍性、很重要的现象,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和《楚辞》,其余绪则延绵至于现代。然而对于这样一种文学现象学界却缺乏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张晓梅选这样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很有见识的,再加上她本人自幼酷爱古典诗词,许多篇什均可诵之于口,也很适合作这样一个题目。毫无疑问她的研究是成功的。本书从文化语境、历史语境、社会心理、文人士大夫人格结构等不同角度对“男子作闺音”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所隐含的文化意蕴与人格冲突进行了揭示,其引证之丰富、辨析之精审、视野之开阔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多年来所探讨的“文化诗学”研究方法的又一次较为成功的实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男子作闺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69494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