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知识通/青少年知识通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音乐、美术、雕塑、舞蹈、书法、曲艺、戏曲、影视、摄影等几个部分,既全方位地展示了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的精华,又多角度地介绍了世界艺术的发展脉络,是了解世界艺术知识的最佳入门书。

本书不仅内容全面充实,叙述清晰简明、通俗易懂,而且图文并茂、体例新颖、版式生动,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该书既是一本引领青年学子轻松愉快地走进艺术大门的普及读本,又是一本让每个家庭了解世界艺术,营造艺术氛围的首选图书,同时还是一本具有多重便捷实用功能的艺术百科全书。

内容推荐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艺术已成为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构成,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素养已成为人类精神境界的重要内涵。

艺术陶冶情操,愉悦人生。艺术从实际生活出发,塑造典理形象,反映一定的生活本质,具有认识社会和鼓舞、教育人民及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并可多方面地满足人民审美的需要。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图片精美绝伦,既全方位地展示了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的精华,又多角度地介绍了世界艺术的发展脉络,是一部难得的艺术百科全书。

目录

A 音乐

◎音乐基础

 音乐的要素/2

 记谱法/3

 音乐体裁/5

 演奏形式/10

 乐团与指挥/12

 世界流行音乐流派/12

 世界十大交响乐团/12

◎中国乐器

 笛子/14

 唢呐/15

 笙/16

 二胡/16

 马头琴/17

 古琴/19

 筝/20

 编钟/21

 琵琶/21

 鼓/22

 锣/23

 巴乌/24

◎外国乐器

 小提琴/25

 大提琴/26

 长笛/27

 单簧管/27

 双簧管/28

 小号/28

 圆号/30

 长号/31

 木琴/32

 钢琴/32

 竖琴/33

 电子琴/34

 吉他/35

◎音乐家

 巴赫/36

 莫扎特/36

 贝多芬/37

 舒伯特/39

 李斯特/40

 肖邦/41

 柴可夫斯基/43

 甲壳虫乐队/44

◎音乐作品

 《马赛曲》/45

 《命运交响曲》/45

 《蓝色多瑙河》/47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47

 《牧童短笛》/48

 《义勇军进行曲》/48

 《彼得与狼》/49

 《黄河大合唱》/50

 《梁山伯与祝英台》/51

 《黄河》/52

 《运动员进行曲》/53

B 美术

◎美术基础

 祭坛画/56

 湿壁画/56

 油画/57

 焦点透视/58

 拜占庭艺术/58

 哥特式艺术/59

 巴洛克艺术/60

 洛可可艺术/61

 印象派艺术/61

 波普艺术/61

 浮世绘/62

 中国画/63

 人物画/64

 山水画/65

 花鸟画/65

 界画/66

 泼墨/66

 写意/67

 工笔/67

 没骨/68

 青绿/68

 金碧/68

 四君子/69

 三远法/69

 吴带曹衣/70

◎中国绘画作品

 黑陶猪纹钵/71

 《鹳鱼石斧图》/71

 彩陶人面鱼纹盆/72

 《龙凤人物图》/72

 飞天/72

 《游春图》/73

 《簪花仕女图》/73

 《步辇图》/74

 《捣练图》/75

 《五牛图》/76

 《写生珍禽图》/76

 《潇湘图》/77

 《关山行旅图》/77

 《秋山问道图》/78

 《韩熙载夜宴图》/78

 《明妃出塞图》/78

 《清明上河图》/79

 《丽人行》/80

 《溪山行旅图》/80

 《春山瑞松图》/80

 《听琴图》/81

 《芙蓉锦鸡图》/82

 《柳鸦芦雁图》/82

 《踏歌图》/82

 《秋野牧牛图》/83

 《浴马图》/83

 《西湖柳艇图》/83

 《乾隆皇帝大阅图》/84

 《仕女图·仿王鹿公团扇》/84

 《双松平远图》/85

 《水竹居图》/85

 《牡丹图》/86

 《鼠石图》/86

 《青绿山水图》/86

 《渔乐图》/86

 《秋江待渡图》/87

 《苍翠凌天图》/87

 《黄海松石图》/88

 《黄山古松图》/88

 《墨竹图》/88

◎外国绘画作品

 阿尔塔米拉壁画/89

 《三个女乐师》/90

 《哀悼基督》/91

 《维纳斯的诞生》/91

 《蒙娜丽莎》/92

 《神圣家族》/93

 《西斯廷圣母》/94

 《农民的舞蹈》/95

 《圣母子与四使徒》/96

 《圣马太被召》196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97

 《布列达的投降》/98

 《瓦平松的浴女》198

 《夜巡》/99

 《上十字架》199

 《台阶上的圣家族》11001

 《日出·印象》/100

 《拾穗》/101

 《星光灿烂》//102

 《黄色基督》/103

 《格尔尼卡》/104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05

 《记忆的永恒》1106

C 书法

◎书法基础

 书法/108

 书法名词术语/108

 书法书写材料/112

 书法文体/113

◎著名书法家

 钟繇/119

 陆机/119

 王羲之/119

 王献之/120

 欧阳询/120

 褚遂良/121

 颜真卿/121

 张旭/121

 怀素/122

 柳公权/122

 米芾/123

 苏轼/124

 黄庭坚/124

 蔡襄/125

 赵孟頫/125

 董其昌/126

 朱耷/126

 郑燮/126

 翁同酥/127

 弘一法师/127

◎著名书法碑帖

 石鼓文/128

 泰山刻石/128

 《乐毅论》/128

 《兰亭序》/129

 《孝女曹娥碑》/129

 龙门二十品/130

 《孔子庙堂碑》/130

 《九成宫醴泉铭》/131

 《麻姑仙坛记》/131

 《玄秘塔碑》/132

 《三希堂法帖》/132

D 雕塑

◎雕塑基础

 雕塑艺术/134

 雕塑的分类/134

 石雕/134

 木雕/135

 骨雕/135

 贝雕/136

 玉雕/136

 砖雕/137

 漆雕/137

 泥塑/138

 圆雕/138

 浮雕/138

 纪念性雕塑/139

 主题性雕塑/139

 装饰性雕塑/139

 功能性雕塑/140

 陈列性雕塑/140

 雕塑工具/140

◎雕塑艺术作品

 《拉奥孔与儿子们》/142

 尼奥贝/143

 哀悼基督/143

 阿波罗与达佛涅/144

 舞王湿婆/145

 思想者/146

 自由女神像/148

 斜倚像/149

 说唱俑/149

 竹林七贤画像砖/150

 昭陵六骏/150

 卢舍那大佛/151

 晋祠圣母殿彩塑/152

 桐荫仕女图玉饰/153

E 舞蹈

◎舞蹈基础

 舞蹈艺术/156

 舞蹈类型/157

◎中国舞蹈

 长鼓舞/159

 扇子舞/159

 麦西莱甫/159

 藏族踢踏舞/160

 阿西跳月/160

 竹竿舞/160

 孔雀舞/161

 芦笙舞/161

◎外国舞蹈

 踢踏舞/162

 斗牛舞/163

 桑巴舞/163

 牛仔舞/163

 肚皮舞/164

F 曲艺

◎曲艺基础

 中国曲艺/166

 中国古代曲艺艺术形式/166

 曲艺表演形式/167

 曲艺名词/168

◎评话类知识

 评书/170

 评书结构名称/170

 评书艺术技巧/171

◎相声类知识

 相声/172

 相声术语/172

 独角戏/174

 答嘴鼓/174

 双簧/175

◎快板类知识

 快板/176

 快板表演形式/176

◎鼓曲类知识

 鼓曲/179

 鼓曲曲种/179

 梅花大鼓/180

 京韵大鼓/180

 西河大鼓/181

 苏州评弹/182

 天津时调/182

 单弦/182

 山东琴书/183

 凤阳花鼓/183

 粤曲/184

 江西莲花落/184

G 戏曲

◎戏曲基础

 戏曲的四功五法十耍/186

 戏曲剧种/186

 中国古代戏曲经典剧目/187

 “生、旦、净、丑”由来/187

 龙套/188

 行头/189

 三小戏/190

 包公戏/190

 梨园三怪/191

◎京剧知识

 京剧/192

 京剧“四大名旦”/193

 京剧“四大须生”/193

 京剧脸谱/194

◎地方戏曲知识

 评剧/195

 越剧/195

 黄梅戏/196

 秦腔/197

 昆剧/198

H 影视

◎电影基础

 电影/200

 电影技术/20HD

 电影流派与思潮/202

 电影作品的类型/203

◎电影创作艺术/205

 电影评奖/207

 宽银幕/207

 好莱坞/208

 百老汇/208

◎电影大师

 卓别林/209

 希区柯克/209

 黑泽明/209

 安东尼奥尼/210

 英格玛·伯格曼/210

 费里尼/211

 斯坦利·库布里克/211

 罗曼·波兰斯基/211

 斯皮尔伯格/212

 阿尔莫多瓦/212

◎电影明星

 克拉克·盖博/213

 葛丽泰·嘉宝/213

 凯瑟琳·赫本/214

 玛丽莲·梦露/214

 秀兰·邓波儿/215

 奥黛丽·赫本/215

 肖恩·康纳利/215

 伊丽莎白·泰勒/216

 安东尼·霍普金斯/216

 阿诺德·施瓦辛格/217

 马龙·白兰度/217

 汤姆·汉克斯/218

◎经典电影

 《乱世佳人》/219

 《魂断蓝桥》/219

 《公民凯恩》/221

 《乡村女教师》/221

 《广岛之恋》/221

 《虎口脱险》/222

 《教父》/222

 《沉默的羔羊》/222

 《狮子王》/223

 《阿甘正传》/223

 《真实的谎言》/224

◎电视艺术知识

 电视艺术/225

 电视剧/225

 电视污染/225

 收视率/225

 电视台/226

 图文电视/226

 节目编辑/226

 肥皂剧与连续剧/226

◎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227

 戛纳国际电影节/227

 柏林国际电影节/227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228

 旧金山国际电影节/228

 桑丹斯电影节/228

 爱丁堡国际电影节/229

 东京国际电影节/229

 香港国际电影节/230

 亚洲电影节/230

 上海国际电影节/230

◎奥斯卡常识

 奥斯卡奖杯的样子/231

 奥斯卡名称的由来/232

 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232

I 摄影

◎摄影基础

 标准镜头/234

 广角镜头/234

 远摄镜头/235

 增距镜/235

 变焦镜头/235

 超焦距/236

 自动对焦/236

 自动曝光/237

 构图/237

 正面光/238

 前侧光/238

 侧光/238

 逆光/239

 顶光/239

 白平衡/239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240

 专题摄影/240

 新闻图片/241

 新闻摄影艺术术语/241

◎人物摄影

 人物摄影/243

 人物摄影艺术题材/243

 人物摄影艺术术语/245

◎风景摄影

 风景摄影/247

 全景照片/248

 留白/248

 景深/248

J 其他艺术

◎收藏知识

 邮票升值的标准/250

 书籍的收藏/251

 观赏石的收藏/251

 古家具收藏五注意/252

 鉴别金银币三招/252

 玉器的收藏//253

 紫砂壶的收藏/254

 字画的收藏/255

◎杂技知识

 中国杂技/257

 杂技门类/258

 马戏/259

试读章节

拉奥孔与儿子们

《拉奥孔与儿子们》又名拉奥孔群雕,大理石雕像,高约184厘米,创作于约公元前1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该雕像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所称是由三位来自于罗得岛的雕刻家:Agesander,Athenodoros及Polydorus所创造的,表现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他的儿子Antiphantes和Thymbraeus被海蛇缠绕而死的情景。

雕像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那是三个由于苦痛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雕刻家在作品的构图上有着精心的安排,作品呈金字塔形,稳定而富于变化,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扭曲和美的协调,显示了当时的艺术家们非凡的构图想象力。作品中人物刻画非常逼真,表现了雕塑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塑技巧。这是一组忠实地再现自然并善于进行美的加工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是古希腊最著名、最经典的雕塑杰作之一。

尼奥贝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悲惨的故事:古代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的妻子尼奥贝,以善于生育而著名,她一共生了七儿七女,很以此为傲,于是嘲笑阿波罗的母亲丽达,讥讽她只生了一子一女,并且禁止底比斯人向丽达的神庙献祭。这种做法大大地触怒了丽达女神,她决意报复,命令她的儿子阿波罗和女儿阿耳忒弥斯为她出气。接到母亲命令的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不敢怠慢,他们分别用弓箭和猎箭射死了尼奥贝的4个孩子。

这尊雕像《尼奥贝》是以尼奥贝和她最后仅存的小女儿为中心的,展示了这个悲剧最后一个场景,小女儿看到哥哥姐姐们相继死去,吓得浑身颤抖。她扑进母亲怀中寻求庇护,脸紧紧贴着母亲的衣裙,不敢向外看。而尼奥贝,她在神的愤怒和复仇中显得那么绝望无力。她掀起自己的衣裙,右手搂着恐惧得发抖的幼女,尽力地保护她。这是她仅存的孩子,她仰脸向着天,腮边流着泪,以一种恳求的姿态站立着,似乎在哭喊:“求求你们,留下我这最小的孩子吧!”

整尊雕塑仍是以传统的写实手法制成。但有些地方和古典时代盛期那平静和谐的风格不太一样。它充满了悲剧性和某种戏剧性的紧张感。人物形象显然是处于很激烈的情绪中,她们的绝望和恐惧被刻画得非常传神,非常有感染力。

这尊雕像大约作于公元前440年。人们现在看到的是罗马人的仿制品,有149厘米高。

《尼奥贝》现存罗马国立美术馆。

哀悼基督

《哀悼基督》是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

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身体如体操运动员一般细长,腰部弯曲,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圣母年轻而秀丽,形象温文尔雅,身着宽大的斗篷和长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略向后伸开,表示出无奈的痛苦;头向下俯视着儿子的身体,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细密的衣褶遮住了她厚实的双肩,面罩却衬托出姣美的面容。圣母的表情是静默而复杂的,不仅倾泻了无声的哀痛,也不只是圣母充满哀思的祈祷,它已经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包含的内容,这是一种洋溢着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的感情。

作品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构图,圣母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四肢的形状,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体的实际比例,解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比例的矛盾问题。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统一而富有变化。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并对雕像进行了细致人微的打磨,甚至还使用了天鹅绒进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为止。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米开朗琪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作品一经展出,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从此便与作者米开朗琪罗的名字一起成为艺术史册中光辉的一页。

阿波罗和达佛涅

《阿波罗和达佛涅》,17世纪意大利的雕塑家罗伦佐·贝尼尼为波尔盖兹庄园所作,后被认为是其代表作。题材取自希腊神话,在这件作品中,它歌颂了人类的理想与爱情。故事描写的是小爱神厄洛斯为了复仇,将一支点燃爱情之火的金箭射向太阳和文艺之神阿波罗,同时将一支拒绝爱情之箭射向了河神的美丽女儿达佛涅。这件雕像描写的是陷入情网的阿波罗正在发狂似地追赶达佛涅,但美丽的少女却冷若冰霜,竭力在躲避他。达佛涅听到后边阿波罗的脚步声时,她着急地向父亲呼救,当阿波罗的一只手触及少女的身体时,她变成了一株月桂树。

贝尼尼在这组雕像的创作中,充分发挥了他善于表现这种戏剧性的题材的特长,他通过瞬息万变的运动来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

两个人体表现得非常轻盈,好像沿着一条斜线向上升,似乎要离开大地。这件杰出的作品可以说既有古典主义的典雅,又有巴洛克艺术的运动和热情。这一作品的出现曾引起全罗马城的轰动,贝尼尼顿时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人们信服他巧妙的构思,他使大理石有了生命,特别是对达佛涅的表现,她的身体有着一种湿润和柔嫩的感觉,她的眼里闪现出一种诱人的目光。17世纪的教会已不反对此类题材,而且一些高级神职人员出于享乐的目的,经常收藏一些描写爱情故事的艺术品,这异常美丽的达佛涅的雕像出现后引起一些神职人员的赏叹,一位红衣主教写诗赞叹道:“迷恋的人,追赶着欢乐,这昙花一现的美色啊,他得到的只是:一个苦果,几片落叶。”这首诗后来被刻在雕像的台座上。

《阿波罗与达佛涅》的构图处理中,充满了急速的运动感,而且表现了运动的过程,即追逐、逃跑和变形。它不是简单的动感造型,而是揭示了一种内部的矛盾运动。阿波罗已追上达佛涅,他的手已触及姑娘的身体,可是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努力变成徒劳无功,他的急速追赶变成枉费心机,她的逃跑也是无望的,她已开始变成月桂树了。

在这紧凑、简洁和并不复杂的双人构图中,实际上已叙述了关于阿波罗和达佛涅的全部神话,从活生生的身体魔术般地变成植物的全部过程。两个人物迅速奔跑的运动因另一种运动——美丽的变形而复杂起来。观众的注意力开始被优美的追逐形象所吸引,当这个印象基本结束后,另一个景象:那姑娘的手和足已变成茂盛的树枝、树根和树干——这些在视觉中已起作用了。而正在变成不动的姑娘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她发出哀求和绝望的呼声,因为这种变化是她本身并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我们从这组雕像中可以看出作者征服大理石极为少见的高超技巧,和对青年男女优美人体的成功刻画。这一切构成了贝尼尼这一成功杰作的重要组成因素。

此雕像现藏罗马波尔葛塞美术馆。

舞王湿婆  《舞王湿婆》,青铜,高约98厘米、宽83厘米,创作于约公元11世纪,现收藏于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

7世纪到16世纪,印度教艺术进入了异常繁盛的时期。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他们和化身大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印度雕像作品中,并以湿婆的形象最为常见。湿婆形象有许多种典型而固定的姿势,成为古代印度宗教和艺术传统相结合的典范。在印度教的佛经中,湿婆头戴火焰冠,是主宰破坏和生殖两种权能的神,生有3只眼和4只手臂。他终年在喜马拉雅山苦修,学会跳舞,成为刚柔两种舞蹈的创造者,后被尊为“舞王”。当他翩翩起舞时,3只眼睛睁开,分别洞察过去、现在和将来;4只手臂轻轻舒展,前两臂作印度教典型的姿势,后两只手分别持小鼓和火焰。

收藏于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内的《舞王湿婆》就是湿婆雕像中“舞王相”姿势的典型作品,它被认为是印度湿婆雕像艺术中最富有神秘主义哲学意味的艺术品之一。在这尊雕塑中,湿婆的舞姿被刻画得十分优美,他轻抬左脚,右腿独立于火焰的光环之中,脚踏一个小人,表现出“时间征服者”的意味,那火焰的光环则象征着生成、保存、毁灭的轮回循环过程。整尊雕像十分富于节奏的美感,舞蹈的湿婆被塑造得精美绝伦,显得神采飞扬。同时,雕像还体现了永恒的运动和泰然的神情的统一,辐射状张力和光环约束之间的统一。这种运动中的静止,恰恰符合印度教在变幻中永恒的思想。

P142-146

序言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进步的艺术,从实际生活出发,塑造典型形象,反映一定的生活本质,具有认识社会生活和鼓舞、教育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并多方面地满足人民审美的需要。艺术记录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成为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构成,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素养也已成为人类精神境界的重要内涵,人们对世界艺术了解和欣赏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的人民大众逐渐将艺术融入自己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陶冶情操、愉悦人生。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艺术知识的强烈要求,我们组织了多名长期从事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编写《艺术知识通》一书,使大家能通过此书,领略艺术知识的无穷魅力。

本书共分音乐、美术、雕塑、舞蹈、书法、曲艺、戏曲、影视、摄影等几个部分,既全方位地展示了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的精华,又多角度地介绍了世界艺术的发展脉络,是了解世界艺术知识的最佳入门书。

本书不仅内容全面充实,叙述清晰简明、通俗易懂,而且图文并茂、体例新颖、版式生动,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该书既是一本引领青年学子轻松愉快地走进艺术大门的普及读本,又是一本让每个家庭了解世界艺术,营造艺术氛围的首选图书,同时还是一本具有多重便捷实用功能的艺术百科全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知识通/青少年知识通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20808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7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