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养好宝宝的252个细节(给职业女性)/完美孕育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107.给宝宝正确吃水果

香甜美味的水果一直深受宝宝们欢迎,家长也因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鼓励小家伙们多吃。殊不知,水果固然好吃,营养丰富,但也要吃得科学,这里面还蕴藏着不少的学问呢!

具体来讲,给宝宝吃水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与体质相宜

给宝宝选用水果时,要注意与体质、身体状况相宜。舌苔厚、便秘、体质偏热的宝宝,最好吃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芒果等,它们可败火:而荔枝、柑橘吃多了却可引起上火,因此不宜给体热的宝宝多吃。

饭后要少吃水果

虽然饭后吃些水果有助于油腻食品消化,但是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宝贝却并不适宜。因为,水果中含有极易被小肠吸收的单糖,如果堵在胃中很容易形成胀气,以致引起便秘。所以,在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给宝宝食用水果。最好把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后。

不可代替宝宝不爱吃的蔬菜

蔬菜和水果一比,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远不及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果糖,所以有好吃的甜味,而且,果肉细腻又含有汁水,还容易于消化吸收。因此,有些妈咪在宝宝不爱吃蔬菜时,经常就让他多吃点水果,认为这样可以弥补不吃蔬菜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失。然而,这种水果与蔬菜互代的做法并不科学。

经常感冒的小孩可以多吃颜色深的水果

新生宝宝多吃些颜色深的水果可以起到预防伤风感冒的作用。芒果、黄杏、黄桃等深色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颜色浅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略低些,而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水果还有枣、山楂、橘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对于抗感冒、增加身体抵抗力能起到很大作用,很多人通过吃维生素c片来补充身体所需,其实不如直接吃水果效果好。

108.宝宝应该喝什么水

俗语说:人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水。大家也都知道: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三要素。水是人体内的清道夫也是守护神。水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其重要性仅次于氧气。人在没有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之下,可维持生命约1个月:而在适度气候下,没有水则只能活约5天。当人体在一日之中流失超过体重10%的水分时,就可能生病:而流失超过体重20%的水分时,则将对生命造成威胁。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讲,水似乎更加重要。所以,新妈妈一定要会为宝宝补水。

那么,怎么样才能科学为宝宝补水呢?我们认为,为宝宝补水要弄清楚以下一些问题。

宝宝应该喝什么样的水

宝宝最好是喝不带甜昧的白开水。因为经常喝带甜味的水,宝宝就不愿吃母乳了,这对宝宝生长发育不利。尤其不要给宝宝喝各种人工配制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有人工添加剂,多对宝宝胃肠道有刺激,轻则引起不适,妨碍消化,重则引起痉挛。

宝宝喝水要把握好“量”

水对于宝宝的新陈代谢作用重大,可是由于宝宝的肾功能发育还不完全,过多过快地摄取水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所以,给小宝宝喂水,要掌握好一定的“量”。

宝宝一天应该喝多少水

由于影响人体对水需要量的因素较多,如年龄、室温、湿度、活动度、体温、奶水或食物中水含量等。一般来讲,在新生宝宝期,由于喂母乳的次数多,母乳里已经含有足够的水份,可以不用额外喂水。随着年龄的增长,喂水次数和每次喂水量都要增加。但在实际中喝多少水,可随宝宝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若喂他不愿意喝的话,也就算了。这说明宝宝体内的水分已足够了。

109.可以给宝宝喂果汁吗

宝宝两个多月后就可以喂果汁了,不要担心果汁的味道,宝宝天性就喜欢果汁的酸甜昧。果汁的最大作用是补充维生素c,同时水果对新生宝宝的大便有独特的作用。如果新生宝宝有轻微腹泻,可喂一些西红柿或苹果汁,这两种水果有使大便变硬的功能:如果新生宝宝有些便秘,可喂一些柑、橘、西瓜、桃子等果汁,因这些水果有使大便变软的功能。

另外,给宝宝饮用原汁还是稀释果汁,主要是看宝宝是否便秘而灵活处理。满月后的宝宝,不便秘时可对1倍的温开水。如果不加糖宝宝也愿意喝,最好就不要加:如果宝宝不太喜欢喝果汁,就可以稍加些糖:如果宝宝便秘,喝稀释的果汁无效时,可以改喂原汁,也可以增加量:如果宝宝特别喜欢喝果汁,对大便又没有任何影响,每天也可以喂2次,量也可以逐渐增加。

妈妈们在为宝宝准备果汁原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最好选用应季的蔬菜和水果,只要新鲜就行,不必花很多钱去买那些反季节蔬菜和进口水果。

第二,蔬菜水果要洗净,对有可能打过农药的水果应削皮后食用。

第三,为避免维生素的损失,制作果水和菜水时应先将水烧开,然后再放入新切碎的水果或蔬菜:水与水果或蔬菜的比例是2:1,煮开的时间为3分钟。晾凉后过滤棹渣子,就得到适合宝宝食用的果水或菜水了。

110.不宜长期给宝宝喝豆奶

许多女性因为担心身材走样,或是考虑到其他因素,而无法亲自以母乳哺育小宝贝。于是就选择牛奶或者豆奶。也有的妈妈在断奶以后长期用豆奶来为宝宝补充营养。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尽管喝豆奶的小朋友和喝母乳长大的小朋友一样健康强壮,但是豆奶却能给我们的宝宝带来其他危害。

我们知道,豆奶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植物蛋白,而且豆奶中合铝也比较多。宝宝长期饮豆奶,可使体内铝增多,影响大脑发育。不仅如此,宝宝吃以大豆为主的配方奶,可能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研究者发现,喝大豆配方奶的宝宝所摄入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雌激素样物质,为喝母乳和牛奶宝宝的200倍。有关实验研究还发现,大豆中的雌激素样成分会损害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其结果将导致抗体显著下降,还可能对机体生殖和内分泌功能系统产生一定影响。甚至有人认为,那些用大剂量豆类补剂的成人也有可能面临与喝配方豆奶宝宝同样的危险。研究者认为,当人们为增加宝宝的营养而使用大豆配方奶时,需要慎重。

特别是4个月以下的宝宝,更不宜单独用豆奶喂养,豆奶只可作为补充食品。如因某种原因,一时无牛奶,必须以豆奶喂养时,则需注意适时添加鱼肝油、蛋黄、鲜果汁、菜水等食品,以满足婴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111.不宜长期给宝宝喝蜂蜜

蜂蜜的营养丰富,内含葡萄糖、果糖、有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是高级滋补保健品。蜂蜜还能提高脑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生理功能,强壮身体。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有清热、润肠、解毒、补中、止痛的功能。常服蜂蜜可以治疗慢性咽喉炎、溃疡病、便秘等症。

正因为蜂蜜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在很多人眼里蜂蜜是不可多得的营养品。在很多新妈妈眼里,蜂蜜也成了宝宝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于是长期给宝宝喝蜂蜜。殊不知,宝宝并不适合长期喝蜂蜜。

据研究发现,约10%~15%的蜂蜜中能检验出肉毒杆菌,这种细菌可产生毒力很强的肉毒杆菌毒素。宝宝肠道屏障功能较差,肉毒杆菌毒素能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引起宝宝中毒。患儿表现出便秘、乏力、呛水、呛奶、呼吸微弱等症状,严重者能引起死亡。所以1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吃过多的蜂蜜。

另外,长期喝蜂蜜对宝宝的饮食习惯还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养成新生宝宝喜欢喝甜水的习惯,对牙齿不好:蜂蜜中含有一定的雌激素,多少会对宝宝有影响。

112.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复杂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最主要生理功能包括:①维持视觉:②促进生长:③增强生殖力:④清除自由基等。

新妈妈一定要有意识地为宝宝补充维生素A。另外,宝宝缺维生素A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皮肤干燥角化脱屑,夜盲,结膜干燥,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尽快为宝宝补充维生素A。

已经断奶的宝宝为了补充维生素A,可以多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辅食。例如各种动物肝、鸡蛋、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还有胡萝卜、菠菜、白菜、番茄、红心白薯以及黄玉米等。当然,如果已经在补充AD合剂就不用再额外刻意补充维生素A了。

P86-90

目录

第一章 养育新生宝宝学问大

 1.新生宝宝的第一声啼哭 /1

 2.看看新宝宝是否健康 /2

 3.新生宝宝的第一次排尿 /2

 4.新生宝宝的第一次排便 /3

 5.更换纸尿裤的方法 /4

 6.新生宝宝尿频属正常 /5

 7.新妈妈要及早开奶 /5

 8.新手爸妈抱新生宝宝的方法 /6

 9.给新生宝宝喂奶的正确方法 /7

 10.新生宝宝会便秘 /7

 11.新生宝宝腹泻 /8

 12.应对新生宝宝吐奶情况 /9

 13.新生宝宝吃奶后打嗝的处理 /10

 14.母乳喂养,请按需哺乳 /11

 15.乳头平坦或内陷的妈妈请这样哺乳 /12

 16.新妈妈用药,一定要咨询医生 /13

 17.判断母乳是否充足的方法 /13

 18.新生宝宝咬乳头的处理方法 /14

 19.该给新生宝宝包“蜡烛包”吗 /15

 20.抱新生宝宝的时间有学问 /16

 21.新生宝宝不能过分摇晃 /17

 22.新生宝宝也需要和父母交流 /17

 23.为什么新生宝宝会有牙 /18

 24.新生宝宝不需要一哭就抱 /19

 25.新生宝宝黄疸 /20

 26.新生宝宝异常须注意 /21

 27.清洁新生宝宝的眼睛 /21

 28.清洁新生宝宝的口腔 /22

 29.清洁新生宝宝的鼻腔 /23

 30.新生宝宝身上的胎脂怎么处理 /24

 31.仔细护理新生宝宝的脐带 /24

 32.新生宝宝的“三浴”勿忽略 /25

 33.新生宝宝体重不升反降的原因 /26

 34.为什么新生女宝宝下体会流血 /27

 35.新生宝宝脱水热的处理 /27

 36.千万别挤新生宝宝的“大乳房” /28

 37.从啼哭看新生宝宝需求 /29

 38.新生宝宝哭声异常不可忽视 /30

 39.给新生宝宝健身 /31

 40.教新生宝宝学游泳 /32

 41.给新生宝宝抚触 /32

 42.新生宝宝的睡眠 /33

第二章 让宝宝安睡无忧

 43.别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 /35

 44.宝宝睡觉不需要开夜灯 /36

 45.宝宝的头睡偏了 /36

 46.新妈妈新宝宝最好分床睡 /37

 47.宝宝睡觉打呼噜的处理方法 /38

 48.把昼夜颠倒的宝宝纠正过来 /39

 49.宝宝睡觉也要有时间表 /40

 50.所有的宝宝都需要午睡吗 /41

 51.宝宝睡觉踢被子的应对方法 /41

 52.叫醒睡眠中的宝宝有技巧 /42

 53.新生宝宝的睡眠姿势 /43

 54.别给宝宝直接吹电风扇 /44

第三章 宝宝卫生,妈妈别忽视

 55.给宝宝奶瓶消毒 /45

 56.给新生宝宝洗澡 /46

 57.给宝宝洗头发 /46

 58.宝宝臀部护理 /47

 59.给女宝宝洗屁屁 /48

 60.给宝宝剪指甲 /48

 61.宝宝可否剃满月头 /49

 62.房间一定要通风 /50

 63.宝宝房间温度要控制好 /51

 64.为什么宝宝口水流不止 /52

 65.为什么宝宝爱吮手指 /52

 66.蚊虫偏爱小宝宝 /53

 67.龋齿要从婴儿期开始预防 /54

 68.新生宝宝衣服这样洗 /55

 69.宝宝的玩具也要消毒 /56

 70.妈妈的护肤品不能给宝宝用 /57

 71.当心宝宝铅中毒 /57

 72.宝宝不要单侧咀嚼 /58

 73.训练宝宝使用坐盆 /59

第四章 谁说职业妈妈喂不好宝宝

 74.妈妈别忘清洁乳头 /61

 75.生病的新妈妈也可哺乳 /61

 76.乳汁不足的应对方法 /62

 77.人工喂养 /64

 78.给宝宝挑选合适的配方奶粉 /65

 79.喝配方奶粉的宝宝易便秘 /65

 80.用肉汤喂宝宝其实不科学 /66

 81.别用微波炉加热配方奶和母乳 /67

 82.不要给宝宝吃半熟的鸡蛋 /67

 83.让宝宝爱上奶瓶的喂养技巧 /68

 84.上班后也要坚持母乳喂养 /69

 85.遭遇户外哺乳的尴尬 /69

 86.正确挤奶 /70

 87.挤多少次奶合适 /71

 88.母乳的保存方法 /72

 89.哺乳时乳头疼痛怎么办 /72

 90.管好哺乳妈妈的嘴就是管好了宝宝的胃 /73

 91.解决宝宝只吃一侧奶的方法 /73

 92.夜间哺乳的注意事项 /74

 93.宝宝的最佳断奶时机 /75

 94.断奶,别在乳头上抹辣椒 /75

 95.宝宝断奶后需要补充的营养 /76

 96.宝宝拉稀,事出有因 /77

 97.早产宝宝的护理 /78

 98.早产宝宝的喂养 /79

 99.早产宝宝更需要母乳 /79

 100.低体重宝宝如何护理 /80

第五章 宝宝的辅食和营养

 101.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 /81

 102.教新手妈妈做辅食 /82

 103.新妈妈不宜用咀嚼过的食物喂宝宝 /82

 104.宝宝不吃辅食怎么办 /83

 105.宝宝一周辅食食谱 /84

 106.该给宝宝吃盐吗 /85

 107.给宝宝正确吃水果 /86

 108.宝宝应该喝什么水 /87

 109.可以给宝宝喂果汁吗 /88

 110.不宜长期给宝宝喝豆奶 /89

 111.不宜长期给宝宝喝蜂蜜 /89

 112.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 /90

 113.别让宝宝缺乏维生素B /90

 114.预防宝宝缺钙 /91

 115.预防宝宝缺铁 /92

 116.预防宝宝缺锌 /93

 117.宝宝出牙期应该吃的食物 /94

 118.0~1岁宝宝的营养 /94

 119.1岁宝宝的最佳零食 /95

 120.不妨给宝宝辅食里加点鱼 /96

 121.让宝宝一步一步接受蔬菜的味道 /97

 122.宝宝吃鸡蛋有讲究 /98

第六章 宝宝出行有讲究

 123.新生宝宝要不要晒太阳 /99

 124.带宝宝看看外面的世界 /99

 125.宝宝外出,别忘防晒 /100

 126.让宝宝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101

 127.应该带宝宝去哪玩 /102

 128.外出时别用纱巾遮挡宝宝的脸 /103

 129.宝宝外出晕车怎么办 /103

 130.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104

 131.带宝宝出远门应注意什么 /105

第七章 别做粗心妈咪,谨防宝宝意外伤害

 132.谨防宝宝缠绕指 /106

 133.预防宝宝食物中毒 /107

 134.宝宝食物中毒的处理 /107

 135.当心宝宝窒息 /108

 136.宝宝摔伤的处理 /109

 137.家里的药箱要藏好 /110

 138.处理宝宝耳朵进水 /111

 139.宝宝中暑 /111

 140.别给宝宝吃果冻 /112

 141.宝宝突然晕厥的处理 /113

 142.异物入口的紧急处理 /113

 143.异物入眼的紧急处理 /114

 144.异物入耳的紧急处理 /115

 145.异物入鼻的紧急处理 /116

 146.被宠物咬伤、抓伤的紧急处理 /117

 147.宝宝掉下床的紧急处理 /118

第八章 选购宝宝用品

 148.宝宝衣服健康选 /119

 149.给宝宝选床有讲究 /120

 150.选用合格的纸尿裤 /120

 151.纸尿裤不会影响男宝宝的生育功能 /121

 152.给宝宝准备枕头 /122

 153.要不要给宝宝配睡袋 /123

 154.给宝宝选袜子 /123

 155.为宝宝选择爽身粉 /124

 156.宝宝浴液也要专用 /125

 157.宝宝专用护肤品 /126

 158.为宝宝选鞋子 /126

 159.给宝宝挑玩具 /127

 160.为宝宝选被子 /128

 161.为宝宝购买奶瓶 /129

 162.为宝宝选购奶嘴 /130

 163.婴儿房的布置 /130

第九章 宝宝的异常,妈妈别忽视

 164.宝宝的大便颜色反应健康状况 /132

 165.宝宝体温经常测 /133

 166.测量宝宝的呼吸很重要 /134

 167.学会给宝宝测脉搏 /134

 168.新生宝宝头上产伤会影响智力吗 /135

 169.新生宝宝头上的肿块 /135

 170.判断新生宝宝视力异常 /136

 171.宝宝听力异常早发现 /137

 172.识别新生宝宝的智力障碍 /138

 173.警惕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139

 174.当心宝宝肘部脱位 /139

 175.警惕宝宝红臀 /140

 176.宝宝眼屎多,当心结膜炎 /141

 177.宝宝半岁不会坐,警惕脑瘫 /141

 178.从呼吸异常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肺炎 /142

 179.观囟门,察疾病 /143

 180.宝宝发热的紧急处理 /144

 181.当心宝宝斜视 /145

 182.预防影响宝宝听力的高危因素 /146

 183.宝宝湿疹的护理方法 /147

 184.宝宝不吃奶,可能是鹅口疮在作祟 /148

 185.识别宝宝肠套叠 /149

 186.宝宝多汗的处理 /150

 187.预防宝宝脑震荡 /151

 188.宝宝隐睾不容忽视 /151

 189.宝宝扁桃体肿大 /152

 190.当心宝宝感冒并发症 /152

 191.暑热症的家庭护理 /153

 192.宝宝中耳炎的防治 /154

 193.宝宝枕秃 /155

 194.宝宝的牙长得慢,妈妈别着急 /156

 195.宝宝出牙期异常大盘点 /156

 196.预防宝宝高热惊厥 /157

 197.宝宝惊厥的处理方法 /158

 198.带宝宝看病,新手爸妈要注意 /158

 199.处理宝宝夜惊 /159

 200.处理宝宝咳嗽 /160

第十章 宝宝疫苗与保健,职场妈妈别疏忽

 201.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162

 202.接种前,新妈妈要做的准备 /163

 203.宝宝周岁内要进行的接种疫苗 /164

 204.宝宝接种后要注意的几件事 /165

 205.宝宝接种后发热是正常现象 /166

 206.宝宝不能注射疫苗的情况 /167

 207.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168

 208.喝糖水可减轻接种疼痛 /168

 209.宝宝何时接种甲肝疫苗 /169

 210.有些疫苗不能只打一次 /170

 211.新生宝宝必须接种风疹疫苗 /170

 212.自费疫苗要不要打 /171

 213.为什么要对新生宝宝普种乙肝疫苗 /171

 214.注射乙肝疫苗要注意什么 /172

 215.乙肝疫苗能让宝宝万事大吉吗 /172

 216.宝宝用药原则 /173

 217.怎样给宝宝喂药 /174

 218.给宝宝喂药的五大禁忌 /175

 219.不可盲目给宝宝吃退热药 /176

 220.中药的喂法 /176

 221.别让宝宝乱吃感冒药 /177

 222.宝宝不能吃这些药物 /178

 223.宝宝腹泻用药须谨慎 /179

 224.躺着吃药不可取 /179

 225.用奶喂药不可取 /180

 226.宝宝误服药,家长别着急 /181

第十一章 大手牵小手让宝宝越长越聪明

 227.安抚奶嘴,限制着用 /182

 228.给宝宝准备牙刷 /182

 229.让宝宝的小脚丫做运动 /183

 230.宝宝体操,妈妈帮着做 /184

 231.宝宝最早的游戏——玩手 /185

 232.宝宝的听觉游戏 /186

 233.彩色环境,养出聪慧宝宝 /186

 234.训练宝宝触觉不可忽视 /187

 235.带宝宝串门,培养“社交”能力 /188

 236.锻炼宝宝手指的活动能力 /188

 237.教宝宝学翻身 /189

 238.教宝宝学坐 /190

 239.别让刚会坐的宝宝坐太久 /190

 240.教宝宝学“爬行” /191

 241.宝宝会爬了,收好家中危险物品 /192

 242.宝宝爬行游戏 /193

 243.宝宝学站立 /194

 244.给宝宝开辟“爬行园地” /195

 245.教宝宝用勺子 /196

 246.教宝宝用杯子 /197

 247.宝宝学习走路的最佳时机 /197

 248.要不要给宝宝用学步车 /198

 249.学走路并非越早越好 /199

 250.宝宝走路游戏 /200

 251.职业妈妈要学会和宝宝联络感情 /201

 252.宝宝自我意识的培养 /201

序言

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起,每个妈妈心中就在期盼着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当怀中真正抱着那个心爱的小小的宝贝时,最初的喜悦兴奋已经转化成了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新生宝宝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也许他就是未来的陈景润、莫扎特或者比尔·盖茨!然而,在内心的最深处,新妈妈一定也有些许的惶恐和不安——我能做个好妈妈吗?妈妈都要做什么?我的宝宝算不算健康?宝宝生病了怎么办?尤其是对于一个职业女性来说,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上了班要怎么喂宝宝?会不会因为和宝宝待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就和宝宝疏远了?宝宝能理解妈妈工作的辛苦吗?……愈想新妈妈就愈会发现,有太多太多让人头痛的问题摊在面前,初为人母的喜悦也被冲淡了不少。

也许这个时候会打算向自己的母亲求教,可总掩不住内心隐隐对老一辈方法的不信任:或者可以请个保姆来帮忙,哦,对不起,现阶段的家庭情况也许还不允许新妈妈如此奢侈:也许能从去年做了母亲的同事那儿取经,抱歉,她已经忙得自顾不暇了,哪来的时间做全程指导呢?

苦恼的新妈妈于是一头钻进书店,结果却被铺天盖地的“指导”“手册”搅得头昏眼花……到底哪一个才是适合新妈妈的那杯茶?

其实,每个女人在第一次做母亲的时候都难免手忙脚乱,但是着急和慌乱绝对解决不了问题。这本《养好宝宝的252个细节——给职业女性》是专门为做了新妈妈的职业女性量身打造的宝宝养育手册,书中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会让新妈妈发现:原来边工作边做妈妈是一件这么轻松的事情!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李洁、季慧、王超、陈莉、李良、白晶、张晓义、李淑云、曾晓丽、霍秀兰、霍立荣、杨春明、张来兴、陈鹤鲲、顾新颖、李淳朴、赵冰清、袁婉楠、孙光雨、杨佩薇、王维等人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编者

2009年3月

内容推荐

如何养好宝宝对于每一个初为人母的女性来说都最为关心,全力以赴养育宝宝刚刚摸索出门路,产假又结束了,职业女性又要面对工作与养育宝宝兼顾的矛盾,如何让宝宝成为努力工作的动力而不是阻力?上班了宝宝谁来照管?如何选择一个合格的保姆?上一代和自己育儿观念的冲突等问题迎面而来,对于这些细节问题一般的育儿资料中又很少提及,为满足读者需求,本书力请协和医院孕产科、儿科知名专家,从细节着手,为职业女性量身定做,全方位关注从出生到1岁宝宝的养育问题,帮助新妈妈掌握育儿知识,提升养育水平,科学、智慧地解决好各类问题,做一个完美的职场妈妈。

本书适合准妈妈、新妈妈们,新妈妈的家人及朋友,尤其适合身在职场的新妈妈们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新生宝宝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也许他就是未来的陈景润、莫扎特或者比尔·盖茨!然而,在内心的最深处,新妈妈一定也有些许的惶恐和不安——我能做个好妈妈吗?妈妈都要做什么?我的宝宝算不算健康?宝宝生病了怎么办?尤其是对于一个职业女性来说,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上了班要怎么喂宝宝?会不会因为和宝宝待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就和宝宝疏远了?宝宝能理解妈妈工作的辛苦吗?……愈想新妈妈就愈会发现,有太多太多让人头痛的问题摊在面前,初为人母的喜悦也被冲淡了不少。

本书是专门为做了新妈妈的职业女性量身打造的宝宝养育手册,书中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会让新妈妈发现:原来边工作边做妈妈是一件这么轻松的事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养好宝宝的252个细节(给职业女性)/完美孕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耿迎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50434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7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