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济(1871—1920),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教育家。因世居板仓,后被人称为“板仓先生”。毛泽东对杨昌济评价极高,称他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师”、“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和毛泽东,实现了他“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本书收录了其所做的两本教材的教义:一本是《西洋伦理学史》,另一本是《西洋伦理学述评》。
图书 | 老北大讲义(西洋伦理学史西洋伦理学述评)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昌济(1871—1920),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教育家。因世居板仓,后被人称为“板仓先生”。毛泽东对杨昌济评价极高,称他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师”、“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和毛泽东,实现了他“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本书收录了其所做的两本教材的教义:一本是《西洋伦理学史》,另一本是《西洋伦理学述评》。 内容推荐 杨昌济(1871~1920),伦理学家,教育家,人称“板仓先生”。毛泽东对杨昌济评价极高,称他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师”、“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杨昌济着力研究伦理学,并不是仅仅从学术出发,他的最终目的是用爱国和进步的道德思想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进步,引导他们做有益于社会的光明正大的人。 1917年前后,毛泽东读了不少哲学、伦理学书籍,在他看来,“伦理学是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之科学。”当时杨昌济正在进行《西洋伦理学史》的翻译,毛泽东便把它工整地抄录下来,足足抄了7本。 目录 西洋伦理学史 第一篇 希腊及罗马之伦理学 第一章 诡辩学者前之伦理诸说 第二章 梭格拉第及梭格拉第派之伦理 第三章 柏拉图 第四章 雅里斯多德 第五章 雅里斯多德以后之伦理学 第六章 罗马之伦理 第二篇 基督教之伦理 第一章 奥古斯替努斯 第二章 斯可拉时代之伦理 第三章 宗教改革时代之伦理 第三篇 近世伦理学 第一章 伦理学自宗教独立之初期 第二章 反对霍布斯之伦理学者 第三章 洛克及其反对者 第四章 沙士勃雷及其反对者 第五章 英国之功利说(其一) 第六章 常识直觉主义之伦理 第七章 苏格兰派之伦理 第八章 特嘉尔派之伦理 第九章 法国怀疑派之伦理及启蒙时代之伦理 第十章 斯宾挪莎 第十一章 来布尼疵及倭尔夫 第十二章 康德 第十三章 菲希特 第十四章 谢林 第十五章 宗教之伦理 第十六章 黑智儿 第四篇 十九世纪以后之伦理说 第一章 苦暂及求弗尔瓦(折中主义) 第二章 孔特 第三章 直觉说 第四章 英国之功利说(其二) 第五章 海尔巴特 第六章 叔本华 第七章 哈特曼 第八章 斯宾塞尔 西洋伦理学述评 一 禁欲主义 二 快乐主义 三 个人的快乐主义 四 公众的快乐主义 五 进化论的快乐主义 六 自我实现主义 附录 西洋立身篇 一 失败与成功 二 说运 三 职业 四 体育 五 专心 六 独立 七 决断 八 风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北大讲义(西洋伦理学史西洋伦理学述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昌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7263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4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095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5 |
宽 | 16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