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刊为年刊,以学术研究为主,收入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思想研究之学术论文及书评。本书论文主要涉及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汉籍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与资料价值。本书的目的在于收集东亚地区各种学术论文及书评,使得东亚地区的读书人共享彼此的汉文。
本书为第四辑,主要有五部分。分别为汉籍研究、朝鲜—韩国汉籍研究、日本汉籍研究、汉籍交流研究以及文献采编。全书共收录了18篇研究文著。
| 图书 |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4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集刊为年刊,以学术研究为主,收入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思想研究之学术论文及书评。本书论文主要涉及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汉籍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与资料价值。本书的目的在于收集东亚地区各种学术论文及书评,使得东亚地区的读书人共享彼此的汉文。 本书为第四辑,主要有五部分。分别为汉籍研究、朝鲜—韩国汉籍研究、日本汉籍研究、汉籍交流研究以及文献采编。全书共收录了18篇研究文著。 内容推荐 推崇嚴謹樸實,力黜虚誕浮華;嚮往學思並進,鄙棄事理相絕;主張多方取徑,避免固執偏狭。域外漢籍研究是一片剛開始耕耘的廣袤土地,甘的肥沃、它的深厚正呼唤着一切有志於開墾的學人將自己的智慧與熱情投入其中。《集刊》願舆這樣的學人共同成長。 目录 漢籍綜合研究 十八世紀中曰儒學異同試論 琉球的官話課本、“官話”文體與“教訓”語言——《人中畫》、《官話問答便語》以及“聖諭” 朝鮮—韓國漢籍研究 《燕行錄全集》考訂 《夾注名賢十抄詩》補正 從《老乞大》諸版本管窺近代漢字之分化 通經致用:李潠據《大學》釋《中庸》解 漂流到澎湖:朝鮮人李邦翼的意外之旅及其相關書寫 丁茶山的人性論 朝鮮正使李肇源與清松江周達的真正友誼與筆談錄:《菊壺筆話》 日本漢籍研究 廓門貫徹《註石門文字禪》謝論 日本漢文笑話集述略 漢籍交流研究 韓國發現元刊本《至正條格》殘卷簡介 靜嘉堂文庫所藏《文章善戲》及其價值 朝鮮刻本《效顰集》的版本研究 關於伯克利大學藏本藍芳威編《朝鮮詩選全集》 黃遵憲《日本國志》與日本漢籍——以《禮俗志》為中心 橋川時雄與《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編纂 文獻彙編 韓國漢文學研究學位論文目錄(1996.2—2006.2) 稿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4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伯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6161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50 |
| 出版时间 | 2008-05-01 |
| 首版时间 | 2008-05-01 |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1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Z121.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