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术是一门直接趋近潜意识的优秀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够把白变成黑。另外,也能够轻易地使对方的身体变得僵硬,让他改变对食物的味觉。
在2003年写过《催眠方法入门》这样一本介绍催眠的基础程度的书。本书介绍催眠诱导研究的许多独创的方法。第一章汇集了互联网上大家向我们提得最多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历史上对催眠有贡献的名家所创立的学说,以方便大家从根本上把握催眠状态。在第三章中,教大家一些与暗示有关的诀窍,例如发出暗示的方法,应该在什么时间发出什么样的暗示等等。第四章详细介绍在施加催眠术时绝对需要的因素、妨碍催眠的因素,以及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妨碍催眠的因素。第五章教大家瞬间催眠术的施加方法。第六章介绍目前从未公开的催眠诱导的诀窍。在第七章,我希望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本书面向希望进一步掌握催眠技巧的读者。作者首先从当前人们对催眠所抱有的各种关心、疑虑和问题入手,介绍催眠的理论和历史,阐述催眠与暗示的关系,讲解催眠诱导的各种技法,并首次披露其多年潜心研究所独创的催眠方法。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对人性的理解,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心理学著作。
催眠能否消除记忆?
催眠过程中存在记忆支配的时期,在这种状态下,就会产生健忘。如果对处在深度催眠状态下的人,暗示“把××忘掉”,被催眠的人果然就想不起暗示过的××部分。这似乎会对看到这种功效的人产生强烈的影响,于是常常有人提出诸如下列的要求:“我被男友甩了,希望让他从我的记忆中消失”、“希望抹掉不堪回首的过往记忆”。
如果能够将不快的记忆全部消除掉,人就能过着快乐的生活了。我也有很多想抹掉的记忆。但是,使用催眠术是无法消除记忆的。
确实,我们在电视上看催眠时,似乎看到记忆果真被消除了。当听到这样的暗示——“你完全忘记自己的名字、年龄和住址”——之后,被催眠人仿佛失忆一般,完全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和年龄了。
另外,当听到这样的暗示——“在催眠解除后,我完全忘记了从今天早上起床到现在的事情”——之后,果然什么都想不起来。催眠术看起来像一种很方便的工具,能够有选择地抹掉记忆。然而,实际上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如果有人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催眠术,请好好回想一下。在解除这些催眠术时,催眠师只说了一句“暗示解除”,被催眠人就应该能够回复原来的状态。如果被催眠人真的丧失了记忆,单凭一句“暗示解除”是不可能恢复的。被消除的记忆如果不经仔细的培植,按说是不可能恢复的。然而,在电视里,催眠所引起的所有健忘,却只用。暗示解除”就全部一笔勾销了。
记忆是在记住的能力、保持的能力和回想起来的能力“三位一体”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被消除的记忆之所以能够不经灌输而得以恢复,只是因为回想起来的能力一时受到压抑。
即使使用了催眠术,也不可能有选择地消除记忆片断。
催眠能否使秘密暴露?这是很早以前的一件事情了。曾经有一个16岁的女孩,在母亲和哥哥的陪同下,来我这里咨询厌食症的问题。据说她的父亲在7年前与母亲离婚后,就没再露过面,而由哥哥代行父亲的角色。由于哥哥比较严厉,总是批评妹妹的举止或衣服不够端正,让妹妹感到很烦。顺便说一下,这个女孩特别容易被催眠,即使不怎么使用加深催眠的技术,她也能够很快地进入深度催眠的状态。
在实施催眠的时候,她的家人一直都在旁边看着。催眠的深度很理想,不过为了尽可能让她敞开心扉,我还是发出了几个肯定性的暗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预想不到的事情。
我暗示说:“听到下一个信号以后,睁开眼睛。睁开眼睛之后,你回到了最幸福的时候……”女孩睁大了眼睛,随即朝我这边跑过来,从桌子上拿起除臭喷雾罐,跑到家人的身边。然后,她拉着哥哥的对襟毛衣,说道:“小艾(朋友的名字)!小艾!我拿到稀释剂了!快走!快走!!”似乎她将哥哥当成了一起玩耍的女孩子了。哥哥还是原来的哥哥,却对妹妹处于催眠状态中的样子感到害怕,吓得脸色铁青。P3-6
以前,被尊为心理学之神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包括可以意识到的和不能意识到的两部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怀疑意识(显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这种心理的两面性了,人们开始探讨如何将无意识应用到日常的交流中。
借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我们所认识到的意识只不过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蕴含着无意识的巨大力量的主体部分则隐藏在水面之下。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与无意识相比,意识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例如,在众人面前不管“不能站起来”这样的意识有多强烈,如果无意识中却想着“还是站起来吧”,那么有意识的愿望就会显得非常乏力,你就会当真站起来。而如果意识要求“站起来吧”,但无意识却主张“不能站起来”,那么你就绝对无法站起来。仅此一例,就可以说明无意识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催眠是作用于无意识的技术。可以认为,在施加暗示的时候,主要也是以激发无意识为目的的。为了激发无意识,就需要能够作用于潜意识的技巧。顺利进入潜意识的暗示,就像本身具有思想一样发挥作用,所得到的反应也像自主的行动一样。
暗示能否顺利进入潜意识,取决于施加暗示的一方与接受暗示的一方之间能否建立密切的信任关系。希望对拔腿逃走的体验者施加暗示,只不过是愚蠢的想法而已。催眠师与体验者之间能否进行比较良好的交流,与暗示能否进入潜意识息息相关。在实施催眠时,针对潜意识的交流是重要的因素。对于人来说,进入潜意识的事物比实际的事物更能传达到大脑里。如果潜意识把白当做黑,那么就会把黑的信息传达到大脑里。对于这个人来说,除了黑以外别无它物。
催眠术是一门直接趋近潜意识的优秀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够把白变成黑。另外,也能够轻易地使对方的身体变得僵硬,让他改变对食物的味觉。
快速地加深彼此的信任关系,或让对方将你的意图当做自己的想法,这正是催眠技术和暗示的使用方法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催眠交流是最有效的一种。不管本人是否意识到,有不少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常常使用催眠的方法。不管工作还是恋爱,在一切人际关系的交流中,恐怕还没有胜过催眠理论的吧。
本书围绕催眠的全部过程,包括从日常对话所诱发的轻度催眠到运用大家常说的催眠术所获得的深度催眠,从理论到技法进行详细的介绍。我在2003年写过《催眠方法入门》这样一本介绍催眠的基础程度的书。这本书适合对催眠有些兴趣的初学者以及希望稍微提高一些成功率的专业人士使用。
这次所写的书,向读者介绍进一步提高成功率的技术和目前尚未公开的独创方法等内容。催眠术是将体验者从普通的意识状态向催眠状态引渡的技术。如果对方已经进入了催眠状态,那么无论是谁对其施加暗示,结果也没有多大的不同。能够体现技术差别的是对方处于觉醒状态(普通的意识状态)的时候。觉醒状态的时候,接受暗示的时机稍纵即逝。错过了这个时机,暗示就不能顺利地被接受。实施催眠时出现失败的原因,大多与错失这个时机有关。
本书剖析了超越这种基础的理论和技术,向读者介绍高级的技术。而且,为了让对催眠开始抱有兴趣而拿到这本书的读者能够理解,我在写作的时候注意使深入挖掘的部分和复杂的技术这两方面较为浅显易懂。
催眠术是熟能生巧的技术。只要不断地练习和积曩经验,就不会徒劳无功,就能够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诱导出深度催眠的状态。掌握技巧之后,就能在一瞬间催眠成功。这种一瞬间实现的催眠叫做“瞬间催眠”。
本书对瞬间催眠术也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学会施加催眠术的方法,再进一步掌握瞬间催眠术。 无论什么人都能够学会催眠术。本书公开了在实际现场所使用的技术,如果读完这本书并将之付诸实践的话,就一定能够掌握催眠术。
我常常把学习催眠术比做驾驶汽车。只是在大脑中了解了汽车,还是不会开车。但是如果什么都不懂,即便坐在驾驶席上,就会连引擎都开动不了。只有掌握了理论,同时又具有行动力,才能稳稳当当地驾驶汽车。催眠术也是这样,学习理论,再结合实践经验,操作起来就能够得心应手。
确实,有些人虽然看了很多书,还一边看着录像或DVD一边学习,却总是做不好,也有些人买了催眠相关的书籍,只是看了催眠施加方法和解除方法的部分,就能够立即上手操作。有些人非常努力,不断练习,终于掌握了催眠术,也有些人只是看过我的一次操作,就学会了。虽然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却没有人是不管怎么练习也学不会的。问题不在于会不会,而在于做不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看完这本书,领会其中内容之后,剩下的就是实践了。
与上一本基础的书不同,这一本书介绍催眠诱导研究的许多独创的方法。
第一章汇集了互联网上大家向我们提得最多的问题。
第二章介绍了历史上对催眠有贡献的名家所创立的学说,以方便大家从根本上把握催眠状态。看完这一章希望大家理解,人们在施加催眠术时,并非只有一种观念。
在第三章中,我教大家一些与暗示有关的诀窍,例如发出暗示的方法,应该在什么时间发出什么样的暗示等等。
第四章详细介绍在施加催眠术时绝对需要的因素、妨碍催眠的因素,以及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妨碍催眠的因素。
第五章教大家瞬间催眠术的施加方法。第六章介绍目前从未公开的催眠诱导的诀窍。在第七章,我希望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好了,请大家为了能够成为催眠师,扎扎实实地学习,多多积累实践经验吧。需要注意的只是,说话时要一边观察对方,说话时要配合对方的反应,要为对方着想,仅此而已。并不需要采取让人辛苦得流泪的特训或强化学习。如果要想成为技艺高超的催眠师,那么就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彻底领会这一点就够了。
在正文的最后,我用“器量”作为例子,说明了心理深层结构与神经元的关系。大家是否有所感悟?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各自的历史,因此我没法针对每个人提出建议,不过扩大正面的。器量”是不会有什么坏处的。对此有兴趣的人,请用心试试扩大“器量”。
对于学习催眠术的人来说,必须研究深层心理。在催眠术上,有价值的环节也许是对人的心理真正感兴趣。而要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对心理的研究也有很大作用。
我们稍稍把话说远一些。在我的学员中,有一个不喜欢看书的男子。不过他告诉我,他也想学催眠术,还买了很多以催眠为名的色情录像和DVD学习。虽然学了不少,但还是学不会,于是就来参加我的讲习班。本来色情录像的目的就是感官刺激,跟学习催眠技法是不一样的。不过,他向我提出的问题,也许是许多人也都抱有的疑问。
他的问题是:“在我看到的录像中,两个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在短短几秒钟内,就能成功进行催眠。一个男子只需要在模特的面前大声说话,模特就被催眠了。看她的样子也不像进入催眠状态了,不过随后她就对男子言听计从了。如果长期练习催眠,就能够做到这种效果么?”
实际上,他最好去请教制作这盘录像的人,而不应该问我。我能说的是,那位模特怎样做才能拿到演出费呢?如果不听话,支付演出费的制作方恐怕就该生气了吧。
即使我们假设那真的在实施催眠,支付演出费的制作方肯定花了不少钱在拍摄上,一旦拍摄开始了,如果模特根本就无法进入催眠状态,制作费岂不是要赔了?为了保证真实的效果,他们自然会使用能够真正进入催眠状态的模特,否则就会毁掉整个拍摄过程。他们是不会找那些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催眠状态的模特的。
另外,即使真是第一次见面,剧组也会把台词或剧本交给他们,让他们知道整体的梗概和剧情结构。如果模特知道催眠就是拍摄的主要内容,那么实施催眠所需要的基础暗示就有了。如果告诉她“当天会有真正的催眠师到场……”,那么实施催眠的要素就足够了。即使不使用惊愕法,只要给予类似的刺激,那么出现催眠现象也并不奇怪。只要技术熟练,模特就能进入催眠状态。
我这里想说的是,如果真的相信这种表演,而学着这种做法在小酒馆对着不认识的女子下手,是不可能引起催眠的。这样做非但不能使对方进入催眠状态,还会被当成头脑有问题的人而出洋相。如果犯了傻,说出奇怪的暗示,会引起对方报警。认真思考这样的情况,弄清楚事实真相,也是学习催眠术时需要注意的。
这本书讲述了有助于提高催眠技术的理论和技巧。在提高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切实地认识到哪些事情能够通过催眠做到,哪些事情通过催眠做不到。正如我多次强调的那样,催眠是把人内心的东西激发出来的技术。
例如,假设A想把自己不用的手表送给公司的某一个同事,于是把手表带到公司。而正在学习催眠术的B通过催眠的方法与A接触。那么这只手表可能会落到B的手里。但是,如果假设A很珍惜这只手表,他在B的催眠下进入意识恍惚的状态,却会对手表更加珍惜。越是跟A谈论手表,他的警戒心就会越高。
如果向一个对自己的身体有自信的女子实施催眠,暗示说“把衣服脱掉”,她也许会把衣服脱掉。但是,如果对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人施加催眠,对方自我保护的意识会变得更强。这就是催眠。
要想得到A的手表或人们自认为很宝贵的东西,只能通过撒谎和欺骗才能得逞。而在交流中,催眠和撒谎欺骗是完全不同的,我相信这一点是看过这本书的读者所能够理解的。会撒谎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诱导别人。事实上,正如暗示对交流有帮助一样,暗示也能成为撒谎和欺骗的帮凶。 邪恶的通灵师、邪教等通过暗示强化谎言,是让人非常难以招架的。苦恼的人求教于占卜师,如果占卜师告诉他说“你被幽灵附体了”,他就毫无办法了。心理健康的时候听到通灵师这么说,也许能够轻易地进行反驳,不过在有烦恼的时候,就不会这样了。越到烦恼的紧要关头,就越不能选错咨询的对象。
另外,第四章讨论了在催眠的过程中,不向对方挑明催眠正在进行这种做法的好处。这是因为在暗地里进行催眠诱导时,出于为对方的考虑故意不说是催眠,反而能够奏效。请不要把这种做法误解为在日常生活中偷偷对别人实施催眠而不告诉对方。那样做只会白白浪费时间而已。
同样,我在第四章还告诉大家,为了保证催眠成功,要考虑对方的精力。我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为了大家能够把精力作为提高催眠成功率的一个要素。但请不要把它作为体验者无法进入催眠状态时的借口。无论做什么事情,找借口只会妨碍自己的成长。
在研习催眠的过程中,最初的体验者对你的将来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开始就能通过催眠术把对方诱导至深度催眠状态,你也许会感到简直是掌握了魔法一样;相反,如果遭受失败,你也许会想,催眠术没什么价值!有时也会由于体验者的感想而让自己失去自信。这是因为体验者的感想不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的。
例如,假设你发出的手臂僵硬的暗示顺利取得了成功。体验者当时的感想是:“手臂僵硬,完全不能弯曲。”一个星期之后,如果你问这个体验者的感想,回答就会变成这样:“那个时候手臂也许是可以弯曲的。”两个星期之后再问,又会变成这样:“那个时候如果想弯曲手臂,是可以弯曲的。只不过没有弯曲而已。”不过,这是由于心理的恢复能力所导致的行为,因此并不是体验者的恶意,而你也不必因此而感到沮丧。
一旦熟练掌握技巧,就会对自己的技术有自信。也有人过于自信,错误地认为没有人的技术比自己更高。这个时候必须注意。一看到人就总会想对他施加催眠。但是,如果不考虑对方的心理状况而硬来,你就会被人当做惹麻烦的主。
正所谓“策士溺于策”,如果过度自信的话,就会破坏人际关系。催眠原本的目的是为了开放对方的潜意识,为对方带来自由。如果企图操纵别人的心灵而步步紧逼,大家就会离你而去。等你醒悟过来,已经变成孤家寡人了。请注意不要落得这样的下场。
活跃于明治、昭和年间的催眠师曾说过:“穷究术之极致,方知大术无术。”这是真正的格言。当你没有操纵别人内心的想法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周围聚集了许多人。催眠术会让您的潜意识而非意识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