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立足海关洋员群体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传播活动,探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轨迹,透过海关这一窗口,展现了一个特殊时期文化变迁的局部画卷,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具有现实意义。书中对海关洋员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评价客观独到,对中国海关历史的文化解读深刻透彻,为当今文化全球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参照,对在全球化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文化不无裨益。全书史料丰富,论证严谨,颇值一读。
图书 | 全球化视野(中国海关洋员与中西文化传播1854-1950年)/中国海关历史学术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立足海关洋员群体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传播活动,探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轨迹,透过海关这一窗口,展现了一个特殊时期文化变迁的局部画卷,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具有现实意义。书中对海关洋员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评价客观独到,对中国海关历史的文化解读深刻透彻,为当今文化全球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参照,对在全球化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文化不无裨益。全书史料丰富,论证严谨,颇值一读。 内容推荐 在进入近代以来的百年间,中国与西方国家除了在外交、军事、经济方面的不平等交往外,中西之间的文化交往始终没有中断过,各种人群在其间发挥了不同作用。海关洋员作为一个具有跨文化背景的群体,在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中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他们的活动也促成了既有现代资本主义气息又有传统封建特色、中西文化合璧的中国近代海关文化。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近代海关洋员群体与中西文化传播。创新之处在于:首次系统地研究中国海关洋员群体的文化传播活动;首次从全球化视野解读海关洋员群体在中西文化传播方面的历史活动。该项具有丰富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的研究,有助于改变传统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偏重政治经济角度进行海关制度沿革史研究的现象;有助于填补中国海关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某些空白;有助于拓展和推进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近代海关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同时,对西方学界流行的“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进行了适当回应和批判,不仅为全球化理论体系提供丰富的历史实证和思考,而且对当今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和谐文化建设不无启示。 本书主要从九个方面展开论述:先是总体分析海关洋员群体的组成和功能’然后从文化维度依次考察海关洋员在西洋物质文化东传、西学东渐、西医传播、制度创新、汉语学习、国际汉学、海关贸易报告、世界博览会等方面的历史活动,最后从文化全球化视角分析解读海关洋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作者通过对翔实历史资料分析后认为:海关洋员所处的正是西方对外殖民扩张的早期全球化时代,其文化传播活动对中西方社会起到双重历史作用,一方面促进了中西文化间的对话、交流与相互沟通,另一方面也未摆脱早期全球化进程赋予的西方强权色彩。因此,既不能因文化传播方面的积极因素掩盖其对当时中国的侵略性和危害性,又不能因文化传播方面的消极因素而片面强调其文化侵略和霸权色彩;既不能将海关洋员等同于“文化侵略”者,又不能将其美化成“文明使者”,而府视其为“桥梁”中介角色。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一个全新视野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理论视野及方法 第五节 文献资料及相关成果 第六节 概念与框架 第二章 大门口的客卿——海关洋员群体组成、分布、地位及其功能 第一节 总税务司募用海关洋员特权的产生 第二节 海关洋员的招聘及来华动机 第三节 海关洋员的分布及群体组成 第四节 海关洋员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 第五节 海关洋员群体的社会功能 第六节 海关洋员的社会交往关系:文化传播的重要前提 第三章 海关洋员与西洋物质文化东传 第一节 海关洋员与西式海务设施 第二节 海关洋员与中国海军舰艇 第三节 海关洋员与中国邮电 第四节 海关洋员与中国路矿 第五节 海关洋员与海关西式建筑群 第六节 其他西洋物品的东传 第七节 小结:现代西方文明的硬着陆 第四章 海关洋员与西学东渐 第一节 海关洋员与西学教育 第二节 海关洋员与其他西学传播机构 第三节 海关洋员与游学考察 第四节 海关洋员与新式传媒 第五节 海关洋员与西学译著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海关洋员与西方医学在华传播——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一个例证 第一节 海关洋员与中国海关医疗管理系统 第二节 海关洋员与中西医对话:透过译著及传媒杂志 第三节 海关洋员与西医教学 第四节 海关关医及其在华医疗实践 第五节 海关洋员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 第六节 海关洋员传播医学的作用及文化意义 第六章 海关洋员与海关制度创新——西方制度文化的传播环境 第一节 海关洋员的制度创新 第二节 内班与外班:中国海关人事管理制度分析 第三节 制度与环境 第七章 海关洋员与汉语学习——跨文化交流的钥匙 第一节 总税务司对洋员学习汉语的重视 第二节 海关洋员与语言工具书的编纂 第三节 动机与效果:透视海关洋员的汉语学习 第八章 海关洋员与国际汉学 第一节 海关洋员在西方汉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海关洋员与西方的中国印象:传播汉学的渠道和方式 第三节 海关洋员与美国汉学发展 第四节 海关洋员的汉学成就 第九章 海关洋员与海关贸易报告——东方文化信息的西传 第一节 海关贸易报告概况 第二节 海关洋员与贸易报告的编写出版 第三节 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及其影响 第四节 对海关贸易报告的评价 第十章 海关洋员与世界博览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 第一节 海关洋员与博览会的关系 第二节 海关洋员眼中的博览会 第三节 社会影响 第十一章 结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文化全球化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二节 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层思考 第三节 对文化全球化现实的启示 附录一 近代中国海关部分洋员名录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球化视野(中国海关洋员与中西文化传播1854-1950年)/中国海关历史学术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詹庆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海关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6545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85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75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4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