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斜阳
内容
编辑推荐

太宰治,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自杀,最终情死,日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

年度最畅销作品,没有《斜阳》就没有斜阳族,可以不读村上春树,却不能不读太宰治。

本书收录太宰治最著名的三部作品:《斜阳》、《维庸之妻》和《人间失格》。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太宰治最著名的三部作品:《斜阳》、《维庸之妻》和《人间失格》。太宰治韵文学以耀眼的光芒照射在日本战后的废墟上。他原先悲歌“人世恐怖”,而在1947年发表的《维庸之妻》中,那种悲歌进而发展为一种对虚无的叹息和幻灭感。小说借妻子之口,讲述了一个生来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灵为莫名的不安所攫住,以致终日借酒浇愁的诗人的故事。《斜阳》这部以没落贵族家庭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的《樱桃园》,为他赢得了如潮的赞美。他临终前写成的《人间失格》,可以说是他整个一生的自画像,从中可以看到他从多愁善感的少年一步步丧失为人资格的过程,被誉为日本文坛“不朽的杰作”,是“太宰文学的总清算”。

目录

“永远的少年”太宰治及其文学的心理轨迹

斜阳

维庸之妻

人间失格

试读章节

早晨,母亲在餐厅里轻快地啜了一匙子汤,突然小声地叫了一声:

“啊!”

“有头发?”

我以为汤里有什么脏东西。

“不。”

母亲像是什么事也没有,轻巧地又把一匙子汤送到嘴里,然后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转脸望着厨房窗外盛开的樱桃,就这样侧着脸又将一匙子汤轻巧地倒进小小的双唇之间。用“轻巧”这个词来形容我母亲,这绝不是夸张。她的用餐方式同妇女杂志之类介绍的迥然不同。记得直治弟弟曾经一边喝酒一边对我这个做姐姐的说过这样的话:

“你要知道,一个人不能因为有爵位就称得上贵族。也有的人虽然没有爵位,却具有天爵的优秀品质。像我们这种仅仅有爵位的人,也有不但不像贵族,反而更近于贱民的。像岩岛那种人(直治举了他同学中一个伯爵的名字),说实在的,给人的印象不是比新宿一带妓馆的掌柜还要下流吗?就是前几天,柳井(弟弟又举出同学中一个子爵次子的名字)的哥哥举行婚礼,那畜生穿着无尾礼服什么的,有什么必要穿无尾礼服来参加呢,这且不去说它,在席上致词时,这小子却用文言不像文言、白话不像白话的狗屁不通的敬语说话,听了真叫人恶心。假装斯文地毫无温文尔雅可言,这是无聊透顶的装腔作势。过去在本乡一带,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高级御公寓’这类招牌,而所谓华族,大部分实际上可以说都是‘高级御乞丐’。真正的贵族可不会像岩岛那样拙劣地装模作样。拿我们这个家族来说,真正的贵族可能只有妈妈了吧?她才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啊。有些地方我怎么也比不上她。”

就拿喝汤来讲吧,我们都是在盘子前面略微低下头去,横捏着匙子把汤舀起来,然后依旧横捏着匙子将它送到嘴边喝的,但是母亲却把左手指轻轻地放在餐桌边上,挺着身子,扬着头,连盘子也不看一看,横捏着匙子就一下子舀起汤来,然后像燕子那样——真想用这个字眼来形容——轻巧而又优美地将匙子尖端对着嘴,就这样把汤倒到嘴里去。她一面随意地左顾右盼,一面极其轻巧地操着匙子,匙子简直像小翅膀那样轻飘飘地动着,汤一滴也不会泼出来,同时一点也不会发出啜汤或者碰响盘子的声音。这种吃法可能不符合所谓的正式礼节,可是在我看来却非常可爱,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吃法。而且事实上,喝汤的时候舒适地挺着上半身,从匙子尖端把汤倒进嘴里,这比低着头从匙子边喝,味道要好得恐怕叫人难以相信。然而我正是直治所说的那种高级御乞丐,所以无法像母亲那样轻巧而又漫不经心地使用匙子,没有法子,只好死心,仍然在盘子前面弯下身子,按照所谓正式礼节那种乏味的方法喝汤。

不只是喝汤,母亲的用餐方式也不大合乎礼法。肉一端上来,她就立即用刀叉把它全切成小块块,然后丢开刀,改用右手拿叉子,一块一块地把肉叉起来,很高兴似的慢慢吃起来。至于吃带骨的鸡肉,当我们担心把盘子碰响,还在费尽心思从骨头上切下鸡肉的时候,母亲已经满不在乎地用手指将骨头拎起来,用嘴把肉和骨咬开,若无其事地吃起来了。那样粗鲁的吃法,不但使人看上去感到可爱,甚至显得异常迷人,所以说名副其实的人到底与众不同。她不仅吃带骨的鸡肉时这样,进便餐时吃火腿和红肠之类也常常随手抓起来就吃了。“你们知道饭团子为什么好吃吗?因为是用手指捏着做的啊,”母亲还说过这样的话。

我也想过,用手抓着吃也许真的很好吃吧,可是我又觉得,像我这种高级御乞丐笨拙地学着这样做,就真变成名副其实的乞丐了,所以还是忍住了没学她。

连直治弟弟都说学不到母亲那样,我也深深感到要学母亲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有一次,那是个初秋的月夜,在西片町宅邸的里庭园,我和母亲坐在池旁亭子里赏月,边笑边谈着狐狸和老鼠出嫁时准备的嫁妆有什么不同,这时候,母亲霍地站起来,走进亭子旁边茂密的胡枝子丛里,又从胡枝子的白花中间露出她白净娇艳的脸,微微地笑着说:

“和子,你猜妈妈在做什么?”

“在折花,”我回答说。

母亲却轻轻地笑出声来说:

“我在小便哪。”

她一点都不把身子蹲下去,这使我感到吃惊,可是我从心里感觉可爱,同时也觉得我这种人怎么也不可能学她的。

虽然从今天早上喝汤的事扯得太远了,不过我最近在一本书上看到:路易王朝时期的贵妇人都是满不在乎地在宫殿庭院或者走廊角落里小便的,我对这种随随便便确实感到新奇,因此我还想到,像我母亲这样的人也许是真正的贵妇人中的最后一个吧?

再回过头来说她今天早上喝了一匙子汤,“啊”地轻轻叫了一声。我问她:“有头发吗?”她却回答说:“不!”P3-5

序言

太宰治的小说第一次进入中国内地读者的视野,大约是在1981年。张嘉林先生翻译的《斜阳》出现在“文革”结束后不久的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太宰文学热。尽管它似乎被淹没在了罩着诺贝尔文学奖光环的川端康成文学的翻译热浪里,但却悄无声息地形成了一股虽不张扬但却持续涌动的“暗流”,造就了一批痴迷得近于“狂热信徒”的读者群体。与川端文学和后来的大江文学不同,太宰文学不是以轰轰烈烈的方式,而是以更加个体和隐秘的、甚至是“同谋犯”的方式闯入读者心中某一片或许是被刻意掩饰的一隅,搅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弱而又最执拗的乡愁。

太宰文学被誉为永恒的“青春文学”,被年轻的少年们(包括另一种心理状态上的少年们)视为神明一般地尊奉,其中漂漾着的“清澄的感受性”和绝不妥协的纯粹性堪称世界上青春文学的最好范本。与此同时,太宰文学又被誉为“弱者的文学”,正如他在《蓄犬谈》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艺术家本来就应该是弱者的伙伴——弱者的朋友。在艺术家来说,这就是出发点,就是最高的目的。”太宰治似乎是把懦弱作为一种出发点,甚至是一种武器,以退为进地向所谓的“强者”、向伪善的人生和社会公开宣战,从而彰显出一种别样的强大、别样的高贵和骄傲的激情。

……

或许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们把太宰治文学称之为永恒的“青春文学”。我们总是——同时也只可能——从他的作品里找到一个主人公,一个保持了纯粹性却长不大的“永远的少年”。即便我们从封闭的自我走向了广阔的社会,走向了成熟,而不能不向他挥手作别,但这个“永远的少年”也总是会在我们内心深处唤起一种深深的战栗和乡愁般的情愫,让我们管窥到人性的渊薮,点燃我们潜在的创造激情。这是因为——就像李安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一样,我们每个人心中也必定潜藏着一个“永远的少年”原型。

杨伟

2008年6月19日

于重庆歌乐山下

书评(媒体评论)

太宰文学作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稳固。

——日本著名评论家鸟居邦朗

我对太宰治文学所抱有的厌恶情绪是异常强烈的。第一,我讨厌这个人的脸。第二,讨厌这个乡下人“洋气十足”的趣味。第三,讨厌这个人扮演了一个与自己不合适的角色。一个想和女人“惰死”的小说家,总得多少有点严肃的风貌才行啊!

——三岛由纪夫

虽然三岛由纪夫讨厌太宰治,可我觉得三岛由纪夫的文章本身就很像太宰治的文章。我觉得这两个人的作品里都有很多警句,有的地方是用警句替代描写。尽管我觉得很滑稽,但是不得不说,三岛由纪夫是用太宰治的文体来写东西的。

——大江健三郎

太宰治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叼烟的英俊恶魔》,我一直觉得是一个很棒的电影名字。我很喜欢太宰治,而梁朝伟总让我想起他。

——王家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斜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太宰治
译者 杨伟//张嘉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99823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2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