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剧作家、诗人、评论家也是哲人、神学家、古文史学家的莱辛,以一个公开的启蒙知识人身份审慎地与启蒙运动保持苏格拉底式的距离,表面上迎合启蒙思潮却自己心里有数,以绝妙的写作技艺提醒启蒙运动中的知识人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本书为“莱辛注疏集”丛书之一,“论人类的教育”和“恩斯特与法尔克:写给共济会员的谈话”两篇作品的编者附编了丰富的文献,涉及作品的形成经过、结构和主题分析等,相当有参考价值,这里一并译出,收作附录二。
| 图书 | 论人类的教育--莱辛政治哲学文选/莱辛注疏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不仅是剧作家、诗人、评论家也是哲人、神学家、古文史学家的莱辛,以一个公开的启蒙知识人身份审慎地与启蒙运动保持苏格拉底式的距离,表面上迎合启蒙思潮却自己心里有数,以绝妙的写作技艺提醒启蒙运动中的知识人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本书为“莱辛注疏集”丛书之一,“论人类的教育”和“恩斯特与法尔克:写给共济会员的谈话”两篇作品的编者附编了丰富的文献,涉及作品的形成经过、结构和主题分析等,相当有参考价值,这里一并译出,收作附录二。 内容推荐 不仅是剧作家、诗人、评论家也是哲人、神学家、古文史学家的莱辛,以一个公开的启蒙知识人身份审慎地与启蒙运动保持苏格拉底式的距离,表面上迎合启蒙思潮却自己心里有数,以绝妙的写作技艺提醒启蒙运动中的知识人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当今学界——无论两方还是中国——仍然置身于肩蒙问题的阴影中,莱辛的写作对我们来说之所以尤其重要,首先因为我们迄今没有从启蒙问题中脱身。 这个“莱辛注疏集”旨在扩展莱辛著述的汉译范围,虽然我们仍然仅能先就大要:集中力量编译莱辛著述中迄今尚未有汉译的部分要著,并做了必要注疏。 目录 编者前言(刘小枫) 赫恩胡特人引发的思考(1750) 莱布尼茨论永罚(1773) 维索瓦蒂对三位一体说的异议(1773) 一个适时的论题(1776) 论人类的教育(1777-1780) 恩斯特与法尔克:写给共济会员的谈话(1778-1780) 第一次谈话 第二次谈话 第三次谈话 第四次谈话 第五次谈话 补遗 附录一 赫尔德 关于一个不可见的可见社会的谈话 施勒格尔 恩斯特与法尔克:关于共济会的第三次谈话的片断 孔泰德 莱辛的秘传写作:《恩斯特与法尔克》及其历史命运 海塞 从《恩斯特与法尔克》看莱辛历史观的辩证法 附录二 施尔松/施米特 《论人类的教育》编辑手记 成文经过 接受和影响 结构、风格和内容 施尔松/施米特 《恩斯特与法尔克》编辑手记 成文经过 接受和影响 结构、风格和内容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论人类的教育--莱辛政治哲学文选/莱辛注疏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莱辛 |
| 译者 | 朱雁冰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4933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7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5 |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3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1 |
| 宽 | 148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