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语丝/人文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往往为一些个人的、偶然的、甚至不起眼的睛状所左右。近代中国百十年间,社会的跌宕,思潮的流变,人物的命运变幻,皆远甚于前。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摘取此非常时期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碎片,通过细节显现出人性真实的一面,将真实还原于历史。全书共分为德行、政事、雅量、深爱、感伤、幼敏、诙谐、廉耻等三十三篇。

内容推荐

章太炎旅居东京时,日本警察厅前来调查户口,交付表格要他填写。章如此填之——出身:私生子。职业:圣人。年龄:万寿无疆。

1921年,徐悲鸿在法国留学骨个外国学生竟面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进天堂里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说:“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林语堂在巴西的一个集会上演讲时说道:“世界大贩 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

有人拿自己的文章给熊大力看,熊说:“你拿书给我看干什么?你应该看的书,就是不看我的,也应看圣贤书,你的狗屁东西算什么作品呢?”

……

本书选编了三十一则格言汇编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目录

德行第一

人论第二

立言第三

政事第四

武运第五

革命第六

雅量第七

文苑第八

识鉴第九

专致第十

骨气第十一

意志第十二

狂狷第十三

深爱第十四

性情第十五

人情第十六

反叛第十七

变异第十八

忠贞第十九

感伤第=十

豪迈第二十一

幼敏第二十二

遗言第二十三

敬挽第二十四

诙谐第二十五

廉耻第二十六

爱憎第二十七

挚谊第二十八

风尚第二十九

民声第三十

时弊第三十一

灾难第三十二

舆论第三十三

试读章节

德行第一

自吴淞设防以来,老将陈化成在西炮台边的帐篷里住了两年,风雨寒暑,与士兵同甘共苦。l841年,台风夹带暴雨,洪水漫溢,部将们劝他移帐于干燥高处。他摇摇头说道:“大帐一移,三军担忧,且我就高燥,而士卒湫隘,于心何安?”到了严冬,他踏雪巡视军营,命给衣单的士兵发棉衣。他从不接受任何贿赂,民谣有“官兵都吸民膏髓,陈公但饮吴淞水”之句。他时常激励将士:“武官临阵,斯为奉职,死生固度外事,若畏死,不做武官矣。”

道光年间,湖南新宁人江忠源随乡人邓铁松入京赶考,不久,邓铁松病危,便向江忠源透露归骨湖湘之意。其实,江忠源还有个陕西朋友邹君亦告病危。将后事托付给他后便死了。陕西近,湖南远,江忠源遂把邹君的灵柩托付其老乡,并预筹盘费,自己则雇车载着奄奄一患的邓铁松回湖南。起程后数日,邓铁松病故,旅店老板见江忠源带着一具尸体,不许他投宿。江忠源发怒道:“难道不入殓胡乱埋在异乡不成?”他强行闯入旅店,吩咐下人买了一副棺材,将朋友尸骨放入,载在车上继续赶路,完成了朋友的遗愿。江忠源笃于友情道义的名声一时传于京湘。

曾国藩本人一生俭朴,认为“多欲如好衣、好食、好声色、好书画古玩之类,皆可”浪费破家”,“未尝置屋一廛,增田一区,疏食菲衣,自甘淡薄,每食不得过四簋,男女婚嫁不得过二百金,垂为家训”。

曾国藩秉承家训,领军后,要求手下将领都得和他一起用早饭。李鸿章身为弟子,却常常找借口偷懒。一日黎明,亲兵来叫他起床,李鸿章告以头痛,请辞早饭。不一会儿,曾国藩的侍卫前来说大帅有令:今日务必一同进餐。李鸿章只好“披衣踉跄而往”。赶到餐桌前,只见满桌文武肃然端坐,没一个人动。见李鸿章来了,曾国藩点点头,大家这才开始吃饭。席间,曾国藩一言不发,埋头吃饭。食毕,曾国藩盯着李鸿章一字一顿说道:“少荃,你既入幕拜我为师,那我就告诉你,我这里没别的规矩,只讲一个‘诚’字。”说罢,拂袖而去。李鸿章呆坐在席上,半晌没动。此后,他再也没偷懒过。

蔡元培从德国回来的时候,为约束自己而立了三个原则: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当时称为“三不主义”。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先生为促成南北统一,毅然辞掉临时大总统的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并于当月19日,南下福州。当船抵马尾时,孙中山看到欢迎人群中晃动着“欢迎孙大总统”、“孙大总统万岁”的纸旗,就立即命令把纸旗去掉,方才登岸。他还生气地对福建都督孙道仁说:总统交卸后就是平民了,怎么还称我总统呢?“万岁”二字是封建专制皇帝要他手下的臣民对他的称呼,我们的革命先烈为了反抗“万岁”二字,流了多少鲜血,丢了多少头颅!我如接受这个称呼,如何对得起先烈呢?

段祺瑞从不接受他人的巴结与贿赂。如果有人给他送礼,他要把礼物细细看上一阵,然后只选一两样不值钱的留下。江苏督军齐燮元送他一套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围屏,他的家人喜欢得睡不着觉,好几次都不约而同地半夜爬起来摩挲。可他只轻轻一挥手,就叫人把东西抬出去了。只有冯玉祥送过他的一个大南瓜他全都收下了,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把南瓜切一半还给冯玉祥。

王国维遗体入殓之时,清华师生均向其遗体行三鞠躬之礼,唯有陈寅恪身着袍子马褂,跪地三叩头。陈行孔孟之道,并非只此一回,早在国学研究院时,他的学生到上海拜访他的父亲散原老人。谈话期间,所有人均坐,唯独陈寅恪站在一旁,并一直坚持到谈话结束。

徐特立任长沙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时,在他的办公室的前廊上挂了一块黑板,他每天在上面题诗一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徐生活简朴,办校也力循勤俭方针,他常把别的教师用过的粉笔头儿拾起来留着自己用。他在学校的近两年中。几乎没有用过新粉笔。有学生笑他吝啬,他在黑板上写诗作答: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陶行知幼年时,家境不好,母亲省吃俭用持家。为了节约开支,陶母一把剃刀剃了三代人的头。1934年,陶母去世。陶行知为遗物剃刀写了一首纪念诗:“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算省下钱,换得两担油。”

南京夏日闷热,傅斯年在阅读北宋刊印的《史记》、《敦煌卷子》等珍贵资料时,坚持不开电扇,不抽烟,尽管他人很胖,烟瘾也很大。

朱自清与叶圣陶时常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朱只预备功课,叶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们。第二天,朱问叶:“要不要去看看他们?”叶皱眉道:“一定要去吗?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

梅贻琦一生廉洁奉公,持身以俭。梅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主动放弃可以享受的一些“特权”,自己付家里工人的工资;自己付电话费;不要学校每月免费供应的两吨煤:从不让他的家人乘坐小轿车用来办私事……梅生前长期独司数十万美元的清华基金,逝世后,却没有留下任何遗产。林公侠说他“在贪污成风的社会竟能高洁、清廉到这样的地步,真是圣人的行为。只这一点,已是可以为万世师表”。

民生公司创立之初,卢作孚的月薪仅为30元。当时国民党四川省主席杨森请卢作孚担任公职,月薪500大洋,卢作孚断然谢绝。后来,民生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卢作孚的月薪也不过百元,而当时民生公司一名船长的月薪可达300大洋。和卢作孚相熟的人都知道,去卢作孚家里做客,如果人多一点,就得站着吃饭。

齐白石早年做过木匠,成名后作画常用“鲁班门下”一印,以示不忘昔日的贫苦生活。

弘一法师58岁时,居青岛湛山寺,市长沈鸿烈要宴请他,他征引北宋惟正禅师的偈句婉言谢绝:“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仗又思惟。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完全崩溃。陈寅恪生活窘迫,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想赠其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陈拒不接受。后来,陈决定将自己的藏书卖与胡适,来取得胡的美元。于是,胡适用自己的专车到清华,从陈家里装了一车极为珍贵的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西文书,而陈只收了2000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那些书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些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不止2000美元。

罗瑞卿是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有一次,罗瑞卿去火车站接客人。因为时间晚了,没来得及买站台票,就直接来到了检票口,随行的同志对检票员说:“我们是公安部的,来接客人!”说罢,便让罗瑞卿进了站。在回来的路上,罗瑞卿忽然问:“进站买站台票了吗?”随行的同志摇摇头。等把客人送到住处之后,罗瑞卿对那位随行的同志说:“现在你马上到车站去,补交3张站台票钱!要知道中国古人有一句话“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公安人员应当做守法模范,不能有特权思想!”

1957年初,朱德在云南省政协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他正和周围的观众愉快地交谈。这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进入礼堂。朱德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礼毕,又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自己才坐下。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

傅斯年一向不讲究穿着:裤上被烟灰烧成破洞,补了再穿;上衣胸前有墨水污渍,染成深色再穿。彭孟缉先生常爱说一个笑话,他曾有一次要检举“台大校长”服装不整,因为他来接孟真去赴一个正式宴会时,发现孟真穿的鞋,一只黄,一只黑。

1960年3月,朱德回到自己的家乡——川北大巴山。这天,有位老人正坐在门槛上晒太阳。听见脚步声。定睛一看,突然惊叫道:“是你呀!咋个就这么着回来了!”这位老人就是朱德的堂弟,他见朱德穿得那样朴素,不禁感叹道:“你给老百姓办了这么多好事情。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是咱全中国的总司令,天底下有名望,怎么就穿这一身衣裳回老家来啦?”“穿上不冷就行了嘛!”朱德爽朗地说。“亏你是总司令,总得大车小车、护兵马弁拥护着来呀!”“总司令是个啥子嘛!没有大家,没有群众,还有啥子司令!总司令也不那么稀罕。”兄弟俩说罢,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赵树理说:“……钱是人民币,来自人民,再交到人民手里就行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赵树理的许多著名小说,除在国内发行,还被美、日、法等国家翻译出版。所以,他经常收到从国内或国外寄来的稿酬,其中有些稿费他根本不取,就直接交了党费,他还向组织提出建议,取消自己既拿工资又得稿费的双重待遇,并自动放弃了国家给他的薪金。

齐如山常说:“人家做媳妇的不出闺门,我这大男人也8年未出过门。”他本是个爱热闹的人,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为了不做汉奸,只好在家待着,每天写作。

钱钟书80岁生日当天,家中的电话响翻了天。机关团体、亲朋好友,纷纷要给他贺寿。钱钟书所在的社科院也准备为他开一个学术研讨会庆祝。对此,钱钟书一律谢绝。他说:“不必花这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语丝/人文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异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33979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33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6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