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铝手册(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手册是英文版《铝手册》的译本。本手册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全面,翔实,涵盖了铝及铝合金的相关基础理论、基本性能、冶炼、加工和成形技术;铝合金成分和工艺之间的关系;质量控制的方法;回收与再生等。本手册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数据新颖、使用方便,采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经验数据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图表介绍相关内容,不但简单明了,而且查阅方便,便于日常使用。另外,本书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以及数据翔实的附录,为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全面介绍铝及其合金冶炼、性能与加工成形的手册。

本书的德文版自1933年以来连续出版了十五版,广受好评已经成为关于铝的权威著作;在德文版的基础上,更新内容,又出版了英文版。中译本为英文版的译本。

本书内容全面、翔实、覆盖面广,详细介绍了铝的矿产资源分布、冶炼、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能,铝合金的成分和性质,铝及铝合金的锻造、铸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回收和再生等内容。

本书适宜从事铝及其合金冶炼、加工、回收和再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上篇 基础和材料

 1 铝的重要性及提取

1.1 铝的生产和消费

1.2 铝冶金

 1.2.1 原铝

 1.2.2 铝的电解精炼

 1.2.3 再生铝的循环

 1.2.4 铝中间合金

1.3 成形

 1.3.1 铝锭

 1.3.2 铝球、铝粒和铝粉

 1.3.3 型材

 1.3.4 液铝

1.4 半成品的生产

 1.4.1 熔融铝

 1.4.2 轧板和挤压板

 1.4.3 板和线

参考文献

 2 纯铝的性质

2.1 物理性质

 2.1.1 密度

 2.1.2 热膨胀系数

 2.1.3 比热容

 2.1.4 弹性性能

 2.1.5 导电性

 2.1.6 导热性

 2.1.7 磁性

 2.1.8 放射性

 2.1.9 摩擦性质

 2.1.10 光学性质

2.2 力学性能

参考文献

 3 铝合金相图

3.1 铝合金

3.2 相图的重要性

3.3 铝平衡图

 3.3.1 二元系

 3.3.2 三元系

 3.3.3 多元系

3.4 非平衡相图

参考文献

 4 铝合金的分类

4.1 加工硬化合金的分类

 4.1.1 Al-Fe-Si和非合金铝

 4.1.2 锻造Al-Mn合金

 4.1.3 锻造Al-Mg和Al-Mg-Mn合金

4.2 锻造时效硬化铝合金

 4.2.1 锻造Al-Mg-Sj合金

 4.2.2 锻造Al-Cu-Mg和Al-Cu-Si-Mn合金

 4.2.3 锻造Al-Zn-Mg合金

 4.2.4 锻造Al-Zn-Mg-Cu合金

 4.2.5 含Pb的锻造铝合金

4.3 其他锻造铝合金

4.4 铝铸造合金的结构

 4.4.1 Al-Si铸造合金

 4.4.2 Al-Si-Mg铸造合金

 4.4.3 Al-Cu-Si铸造合金

 4.4.4 Al-Mg铸造合金

 4.4.5 Al-Cu-Ti铸造合金

 4.4.6 Al-Zn-Mg铸造合金

 4.4.7 其他铝铸造合金

参考文献

 5 铝合金的性能

5.1 力学性能

 5.1.1 硬度

 5.1.2 抗拉强度

 5.1.3 抗压,抗弯,剪切和扭转强度

 5.1.4 高温强度

 5.1 低温时的力学性能

 5.1.6 疲劳

 5.1.7 冲击强度

5.2 断裂

 5.2.1 断裂力学

 5.2.2 断裂力学特征值

 5.2.3 其他参数

5.3 工艺性能

 5.3.1 耐磨性

 5.3.2 板的成形性

 5.3.3 挤压制品和拉深制品的成形性

 5.3.4 机械加工,性

5.4 物理性能

参考文献

 6 热处理和机械处理

6.1 概述

6.2 强化

6.3 热软化

 6.3.1 回复

 6.3.2 重结晶

6.4 完全退火

6.5 消除应力

6.6 均匀化-

6.7 时效处理

 6.7.1 固溶处理

 6.7.2 淬火

 6.7.3 时效

 6.7.4 回复

6.8 时效强化处理效果

 6.8.1 冷加工和自然时效

 6.8.2 冷加工和人工时效

6.9 不同精炼合金的时效行为

 6.9.1 Al-Cu-Mg幂口Al-Cu-Si-Mn合金

 6.9.2 Al-Mg-Si合金

 6.9.3 Ac-Zn-Mg合金

 6.9.4 Al-Zn-Mg-Cu合金

6.10 各种铸造合金时效强化行为

6.11 同时软化和弥散

 6.11.1 纯铝

 6.11.2 铝合金

6.12 超塑性

参考文献

 7 新型合金进展

7.1 铝基复合材料(MMCs)

 7.1.1 纤维和颗粒强化铝基复合材料

 7.1.2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7.2 粉末冶金制备的弥散强化铝冶金

 7.2.1 工艺技术

 7.2.2 粉末冶金产品的性能

7.3 铝-锂合金

7.4 泡沫铝

7.5 铝化物

参考文献

 8 铝的腐蚀

8.1 铝表面层

 8.1.1 氧化膜和表面层的形成.

 8.1.2 强化天然氧化膜

8.2 腐蚀

 8.2.1 基本原理

 8.2.2 腐蚀影响因素

 8.2.3 专业名词和腐蚀的类型

 8.2.4 腐蚀防护

8.3 与其他金属相接触的腐蚀行为

 8.3.1 材料和状态

 8.3.2 腐蚀试验

 8.3.3 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9 根据成分和典型的力学性能设计合金

9.1 合金的名称

 9.1.1 铝

 9.1.2 依据工艺或纯度的分类

 9.1.3 根据加工的方法和产品形式命名

 9.1.4 依据化学成分和编号体系对合金命名

 9.1.5 回火标识

 9.1.6 根据可淬性的标识

 9.1.7 根据应用标识

 9.1.8 特殊应用合金

9.2 力学性能标准

 9.2.1 标准运用综述

 9.2.2 锻铝半成品

 9.2.3 铝铸件

参考文献

 10 材料测试和质量控制

10.1 化学成分的确定

 10.1.1 概述

 10.1.2 取样与制样

 10.1.3 自动快速分析

 10.1.4 基准分析

10.2 微观组织的检测

 10.2.1 宏观范围的检测

 10.2.2 微观断面检测的光学显微方法

 10.2.3 电子显微镜检测

 10.2.4 显微探针

10.3 原铝,半成品和铸件的检测

 10.3.1 测试范围和取样

 10.3.2 测试目标和测试方法

 10.3.3 室温下的力学性能测试

 10.3.4 疲劳测试

10.4 焊件和焊缝的测试

10.5 质量控制

 10.5.1 半加工产品和铸件的质量控制

 10.5.2 深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下篇 成形、表面处理、再生

 11 铝材料的机械加工

11.1 成形方法和工艺的基本原理

 11.1.1 典型特性

 11.1.2 现代成形工艺的要求和目的

 11.1.3 成形工艺的类型

 11.1.4 典型的技术参数

 11.1.5 成形中的摩擦

11.2 形变的特征和性能

 11.2.1 形变特征

 11.2.2 流变应力曲线

 11.2.3 热变形后的静态软化

 11.2.4 变形中的结构变化

 11.2.5 r值

 11.2.6 织构

 ]1.2.7 变形引起的表面变化

 11.2.8 变形,沉淀,相变

 11.2.9 冷变形后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

 11.2.10 变形性能和超塑性

11.3 铝的半成品

 11.3.1 铝丝的轧制

 11.3.2 热轧板、带

 11.3.3 薄片的冷轧和卷绕

 11.3.4 铝箔的轧制

 11.3.5 铝箔的锤打

 11.3.6 挤压件

 11.3.7 冲压成形

 11.3.8 自由锻

11.4 固态成形-

 11.4.1 冷挤压

 11.4.2 镦粗

 11.4.3 精密模锻

 11.4.4 液压成形

11.5 产品

 11.5.1 合金和产品

 11.5.2 拉深

 11.5.3 拉伸成形

 11.5.4 展薄

 11.5.5 超塑性成形

 11.5.6 旋压加工

 11.5.7 板材弯曲成形

 11.5.8 其他板料成形工艺

11.6 弯曲卷材

 11.6.1 辊轧成形

 11.6.2 弯型管和部件

11.7 特殊成形工艺

 11.7.1 触变成形和触变锻造

 11.7.2 激光成形

 11.7.3 喷砂成形

 11.7.4 结合成形

11.8 铝基复合材料

 11.8.1 复合材料的类型

 11.8.2 覆层复合材料

 11.8.3 颗粒强化复合材料

 11.8.4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11.9 成形中或成形后的热处理

 11.9.1 热处理的类型

 11.9.2 重结晶和软退火

 11.9.3 沉淀硬化

 11.9.4 热处理设备

参考文献

 12 铸造

12.1 基本成形工艺

12.2 铝铸件的质量特征

12.3 铸造、凝固和冷却.

 12.3.1 铸造

 12.3.2 铸造组织

 12.3.3 建模和模拟

12.4 铝铸造合金

 12.4.1 合金族

 12.4.2 铝铸件合金标准

12.5 铸造工艺

12.6 模具制造、核心制造和铸造工艺

 12.6.1 制造砂模的工艺

 12.6.2 制造核芯的过程

 12.6.3 永久模具铸造

12.7 补缩和浇铸

 12.7.1 浇注系统

 12.7.2 浇铸

12.8 熔体制备

 12.8.1 熔炼

 12.8.2 熔体处理

 12.8.3 熔化和储藏炉

 12.8.4 铸造设备

12.9 铸件的热处理

 12.9.1 与改善力学性能相关的热处理

 12.9.2 特殊目的的热处理

12.10 整形,切削和修理粗铸件

12.1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3 铝的表面处理

13.1 表面机械处理

 13.1.1 焊缝清理

 13.1.2 打磨

 13.1.3 消光磨刷处理

 13.1.4 抛(磨)光

 13.1.5 喷砂清理

 13.1.6 特殊表面形状的轧制

13.2 表面化学处理

 13.2.1 清洗和除油

 13.2.2 腐蚀

 13.2.3 侵蚀

13.3 铝的阳极氧化

 13.3.1 阳极氧化的基本原理

 13.3.2 阳极氧化技术和过程

 13.3.3 阳极氧化膜性能

 13.3.4 硬性阳极氧化

 13.3.5 密封阳极氧化膜

 13.3.6 着色,印记和浸渍未密封阳极膜

 13.3.7 阳极氧化形成和处理的效果

 13.3.8 阳极氧化表面缺陷的原因

 13.3.9 清洗阳极氧化组件

13.4 铝上金属涂层

 13.4.1 浸渍和喷溅金属涂层

 13.4.2 镍化学镀层

 13.4.3 电镀

13.5 铝的热喷涂

13.6 有机涂层

 13.6.1 表面准备

 13.6.2 液态涂料涂层

 13.6.3 粉末涂料涂装

 13.6.4 卷材连续涂覆

 13.6.5 测试涂层

 13.6.6 修补涂层

 13.6.7 防止凝结和变脏

 13.6.8 船舶涂料

 13.6.9 其他涂层

13.7 层压法

13.8 上釉

13.9 其他涂层

13.10 真空镀膜

 13.10.1 过程的一般描述

 13.10.2 涂覆铝极其合金的工业过程

参考文献

 14 再生铝

14.1 铝的社会生态学

 14.1.1 基本关系

 14.1.2 生命周期分析

 14.1.3 更多评价环境影响的方法

 14.1.4 铝——可持续发展的材料

14.2 铝循环的基本原理

 14.2.1 再循环的形式

 14.2.2 再循环的前提

 14.2.3 能耗

 14.2.4 铝材料的循环

 14.2.5 铝废料

14.3 铝的再循环利用技术

 14.3.1 基本原理

 14.3.2 再生铝生产工艺

 14.3.3 产率和熔体损失量

 14.3.4 熔体中的元素

14.4 铝循环体系的选择

 14.4.1 生产期间得到的废料的循环

 14.4.2 产品回收

 14.4.3 产品寿命末期的回收

 参考文献

附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铝手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C.卡默
译者 卢惠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32706
开本 16开
页数 77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9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G146.2-62
丛书名
印张 4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6
193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01-2005-0300
版权提供者 Aluminium-Verlag Marketing&Kommikation GmbH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