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制的转轨/公共政策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四辑,各自形成松散的、包含多样性的统合。第一辑题为“制度转动的万花筒”,侧重于考察和讨论那些导致既有结构解体或新秩序生成的不同因素、推力以及机制;第二辑把视角对准民间财产秩序和话语空间,通过具体实例观察私人之间关系重组或生成的不同位相;第三辑主要涉及刑事案件,通过对生杀予夺现象的判断来确认强制力的本质和边界,探究国家统治的正当性根据;第四辑试图为民主法治的构思和建设提供一些最基本的线索以及切实可行的方案。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制度转动的万花筒

纠错机制的失灵

募捐的两难

2008年的凤凰涅槃

“问责”与行政过程透明化

政协理应问责

为企业合规性投石问路

加强劳工的谈判地位

什么是真正的立法改革

解放“奴工”之路(附访谈记录)

“牙防组”事件公益私诉启示

制度反省重于贪官忏悔

法贵于行

“人治”与“狗患”

作为护身符的艾滋病隐私权

“引咎辞职”面面观

不可寄望“环境风暴”

国家私营化的“怪味豆”

问责与制度环境

城市本该飘溢平等自由的空气

被漠视与被扭曲的

法院误判的国家赔偿责任

第二部分 合意、权利以及正义

爱国,何不守法?

异化的“患者同意权”

彭宇案的公平悖论

制定新闻出版法当其时

能否死于安乐?

“打假”还是“护黑”?

判决书“市场化”忧思

失守的底线

“汉芯号”炼金术

“南门立信”应有时

“馒头血案”引发的法治困境

对峙中的言论与权力

保护知识产权的攻守易形

掩耳盗铃可成真?

网络空间也需维权

“护民官”的威信——关于重构信访制度的初步考察

法理推敲“南都案”

直面法律摩擦

第三部分 社会变迁中的罪与罚

作为隐喻的ATM犯罪

生死博弈与刑法改革

作为象征的县长“灭门”案

“私器公用”与“公器私化”

电脑量刑的是与非

司法与民意

舆情的裂变与操纵

一个“法自上而犯之”的活标本

王斌余的罪与罚

如何应对“经济恐怖主义”

晋京警察命案面面观

法辩“教授嫖娼案”

经济危机中的司法责任.

第四部分 吹响新世纪的“法螺”

“铁腕”执政功与过

法学理论创新与中国的软实力——对法律与社会研究的重新定位

以法治指数为鉴

以个案评价机制防止司法腐败

中国律师事务所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作用——对2007年问卷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以及中日比较.

杂谈“有产政府”思路对税制的影响

税制改革的点与面

社会治理机制多头重构

从农村的法律话语场看中国宪政的合意论基础及其缺陷

宪政之路——与公法学和政治学界同仁的对话

中国宪政实践的制度通道

私权伸张与民更始

改革就是建立新的公共性——接受《2l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对话记录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制的转轨/公共政策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卫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065207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2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0.0-53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