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军旅家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军人有普通人的全部情感,可是,战争不尊重生命,弥漫的硝烟也遮住了人们的视线,局外人很难真正看到军人的情感世界。

庆幸的是,军人家书似乎可以部分弥补这一缺憾。在本书收录的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经历的惨烈战斗,可以看到他们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可以看到他们和亲人、战友之间的亲密情感,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军营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每一封信都是一颗滚烫的灵魂。

内容推荐

本书从数千封中国军人的家书中精选出来,内容涵盖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直到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时间跨度近百年。这些书信的作者,有著名的革命先烈,有位高权重的将军,也有普通的官兵;他们有的已经离我们远去,有的仍然生活在你我中间。这些军人中,有我们的先辈,也有我们的亲友和兄弟姐妹。总之,他们是从我们中间走出家庭、走进军营、走上战场的,他们是军人,也是我们的亲人。

目录

战地军魂

爱情兵法

亲情密码

手足天涯

多彩军邮

英烈遗墨

试读章节

战地军魂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军人为战争而生,也最渴望和平。可是军人的生命属于祖国,一旦响起战斗警报,他们必须紧急集合,奔向战场。没人愿意走进战场。战场是死神搭起的舞台,谁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活着离开,但军人无法回避,他们的职责就是和死神伴舞。古往今来,无数军人肩负着荣誉和责任在战场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们年轻的身躯倒在被鲜血浸泡的大地上,他们厮杀的呐喊消失在被战火染红的天空,他们忠勇的魂魄永远无言地游荡在时光的深处。

20世纪80年代,西南战场某主峰出现过这样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首先是红旗,它是那样的美丽,虽然布满了弹孑L染满了鲜血,但是任何硝烟都无法遮盖它,任何草木鲜花都不能胜过它,它是如此稳健地竖立着。旗手呢,我顺着旗杆往下看,这不再是一个肉体,而是一尊雕像:只见刚才从我手里抢过旗帜的战友双手紧纂旗杆,身体笔直地斜撑着旗杆。尽管红旗已被他深深地插入主峰的大地,但他似乎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任凭子弹继续从身边划过,任凭战友从身边冲过,仿佛这世界的一切都与他不再有关联了,只要挚着旗帜他就永远地这样挺立下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从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炮火中岿然不动?只有死人!当我连滚带爬地冲到他身边,一切让我再也无法控制眼泪的滑落了。旗手的胸部已经被弹片打烂,脸部由于近距离的手榴弹爆炸已经嵌满了大小的弹片,生命早已离他而去,但他依然以他无上的雄魂支撑着身体、支撑着胜利的旗帜!”

把红旗插上阵地,在战术上并无意义,但它是尊严,是士气,是军人英勇的魂魄。人,可以倒下;但军旗不能倒,军魂不能倒。这位“胸部已经被弹片打烂”、脸上“嵌满了大小的弹片”的英雄旗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连长张大权,汉族,贵州省金沙人,1976年入伍,牺牲时年仅27岁。他用自己年轻的血肉之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形象地展示了一尊军魂的造型,耸立起一座军人永恒的雕像。

徐向前元帅说过:“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异常可贵,是战斗力量的源泉”。苏联元帅朱可夫也有过类似的看法,他说:“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赢得大规模会战乃至整个战争的是这样的军队,人们往往具有不屈不挠的夺取胜利的意志,了解作战的目的,意志坚定,忠于指引他们的战斗的旗帜”。

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这盘大棋上,每个军人只不过是一粒棋子。不过这每一粒“棋子”都是血肉之躯,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亲人,都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但是,他们一旦走进战场,就走进了吞噬生命的黑洞。许多军人就这样永远消失了,他们没有留下片言只语,有的甚至没有留下名字。战场凭吊,你会不由自主想起陈陶那句生动而沉重的古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在战场的特殊环境里,头上弥漫的是硝烟,耳旁是呼啸的弹片,身边是一个个倒下的战友。那么,这些军人眼里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呢?等等这些,外人很难知道,有些已经成为永远的谜。

当然,战争可以毁灭生命,却无法毁灭情感。也有少数寄自战场的军人家书,穿越枪林弹雨,穿越各种阻碍,终于抵达亲人手中,而且保存下来。因为是家书,它们情真意切,鲜活生动,是军人在战场的真实心灵写照,弥足珍贵。它们仿佛打开了一个小小窗口,让我们可以倾听到这些走进战场或者已经消失在战场的军人心声。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页。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外敌入侵,中华民族不分党派,不分阶级,投入了这场伟大的保家卫国战争。

左权将军是八路军副参谋长,中国共产党的高级指挥员,1942年5月25日牺牲在太行山十字岭。牺牲前,他参与指挥了大败日军的“百团大战”。正因为百团大战的胜利,日军恼羞成怒,发誓要摧毁八路军的指挥机关。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区进行了“铁壁合围”,四面压缩,向我军总部扑来。此时,敌军3万余人,而我军除了一个警卫连外,净是总直机关人员。彭德怀总司令决定亲自率部突围,左权上前请命,请彭德怀迅速离开战场。左权说:“军中不可一日无将,还是我留下来指挥阻击敌人”。显然,突围出去就意味着生,留下来,则一定是死。可是彭德怀不愿提前撤离,左权果断地一把将彭总扶上马,回手就是两鞭子,马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左权就这样留在了战场,指挥士兵英勇拼杀。其间,他有两次可能获生的机会。一次是通过第三道封锁线时,他的掩护任务已经完成,作为高级指挥员,属下劝他迅速撤离战场,但他拒绝了。第二次机会是他率最后一批同志冲到距十字岭顶峰十几米处时,当时,敌人炮火十分密集,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飞溅的泥土劈头盖脸扬了他一身。作为一名老兵,他知道会有第二颗炮弹射来,应该立即卧倒躲开,可他却站在高地上向战士嘶喊卧倒,当第二颗炮弹射来时,他的喊声戛然而止。一代抗战名将就这样永远倒下了。

左权将军给母亲的这封家书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名共产党人誓死抗日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

母亲:

亡国奴的确不好当,在被日寇占领的区域内,日本人大肆屠杀,奸淫掳掠,烧房子……实在痛心。有些地方全村男女老幼全部杀光,所谓集体屠杀,有些捉来活埋活烧。有些地方的青年妇女,全部捉去,供其兽行。要增加苛捐杂税。一切企业矿产,统要没收。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

现全国抗日战争,已进到一个严重的关头,华北、淞沪抗战,均遭挫败,但我们共产党主张救国良策,仍不能实现。眼见得抗战失败,不是我们的军队打不得,不是我们的武器不好,不是我们的军队少,而是战略战术上指挥的错误,是政府政策上的错误,不肯开放民众运动,不肯开放民主,怕武装民众,怕改善民众的生活,军官的蠢拙,军队纪律的破坏,扰害民众,脱离民众……我们曾一再向政府建议,并提出改善良策,他们却不能接受。这确是中国抗战的危机,如不能改善上述缺点和错误,抗战的前途,是黑暗的、悲惨的。

我们不管怎样,我们是要坚持到底,我们不断督促政府逐渐改变其政策,接受我们的办法,改善军队,改善指挥,改善作战方法。现在政府迁都了,湖南成了军事政治的重地,我很希望湖南的民众大大觉醒,兴奋起来,组织武装起来,成为民族解放自由战争中一支强有力的力量。因为湖南的民众,素来是很顽强的,在革命的事业上,是有光荣历史的。

我军在西北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甘苦、共生死,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但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彭雪枫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博学多才,文思文采曾和陈毅齐名,在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期间,均立下赫赫战功。这位军史上的名将果敢正直,曾为了坚持原则而犯颜直谏,当面和一位领导拍过桌子。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无条件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30多岁才初尝爱情的幸福滋味。1941年9月24日彭雪枫在羊城与林颖结婚。而且婚后三天就和爱人告别,奋战疆场。三年中,他在战斗间隙给妻子写了87封信。这些书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将军、一个充满革命激情又富于人情味的大写的人。

……

P1-5

序言

军人有普通人的全部情感,可是,战争不尊重生命,弥漫的硝烟也遮住了人们的视线,局外人很难真正看到军人的情感世界。

庆幸的是,军人家书似乎可以部分弥补这一缺憾。

某种意义上,军人家书可以看成是军队的另一种“自传”。这部“自传”,从情感的角度再现了战争和战场,从局部的集合折射出军人群体的精神魂魄。尤其难得的是,由于写的是家书,军人的真实情感跃然纸上,格外生动感人。

本书从数千封中国军人的家书中精选出来,内容涵盖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直到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时间跨度近百年。这些书信的作者,有著名的革命先烈,有位高权重的将军,也有普通的官兵;他们有的已经离我们远去,有的仍然生活在你我中间。这些军人中,有我们的先辈,也有我们的亲友和兄弟姐妹。总之,他们是从我们中间走出家庭、走进军营、走上战场的,他们是军人,也是我们的亲人。

在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经历的惨烈战斗,可以看到他们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可以看到他们和亲人、战友之间的亲密情感,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军营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每一封信都是一颗滚烫的灵魂。编撰过程中,我曾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常常情不自禁泪湿眼眶。生命来之不易,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许多人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奉献和牺牲,凝聚成了今天和平生活的盾牌。

人类充满智慧,我们能够发现几乎不可思议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能够将脚印踩上月球。但很遗憾,人类有些方面也非常愚蠢,甚至不知道怎么和谐相处,让我们至今仍然不得不投入巨额军费,让许多优秀儿女成为随时准备牺牲的军人。

可以说,关注军人,就是关注我们生活的安全、关注我们亲人的生命。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书的选题是解放军出版社独具慧眼确定的,感谢他们对我的委托和信任。我还要特别感谢编辑刘施昊先生,他不仅无私地提供了大量精心收集的资料,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

郭兵艺

2008年6月30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军旅家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兵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5982
开本 32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