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用心理学ABC
内容
编辑推荐

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本书从最贴近生活,最实用的角度为您讲解心理学。本书分为五篇:开篇讲述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现象,并从心理学上给予解释和定义,让您能够浅显易懂地明白自己的心理状态;第二篇介绍的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化解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三篇是专门论述关于我们梦的一些象征、启示,通过梦境来解答我们潜意识里的心理状态;第四篇则是通过大量实例来介绍典型的心理疾病及解决方法;第五篇则是通过趣味的测试题让您在娱乐中能够了解真实的自己。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会对心理学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了解,并且可以运用本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

内容推荐

本书从最贴近生活,最实用的角度为您讲解心理学。阅读本书,您在了解心理现象、认识心理暗示、精通心理效应、把握心理规律的同时,通过心理学家的提携,看清自己的心理,看透他人的心机,了解每个行为背后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借此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平易近人的文字,配合有趣的插图,令读者在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阅读本身的愉悦感。

目录

第一篇 形形色色的心理解密

 爱情心理/2

 性心理/5

 恋母情结/9

 恋父情结/12

 约拿情结/15

 自卑心理/17

 羞怯心理/19

 孤僻心理/22

 虚荣心理/25

 自私心理/28

 嫉妒心理/30

 猜疑心理/32

 报复心理/34

 逆反心理/36

 狭隘心理/38

 自杀心理/40

 悲观心理/42

 饱和心理/44

 完美心理/46

 变态心理/48

第二篇 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平衡心理,健康人生/52

 摆脱消极情绪,轻松每一天/54

 放下过失,快乐生活/57

 消除怒火,平静我心/59

 成功的秘密,认识你自己/61

 摆脱从众心理,谨慎跳槽/65

 职业倦怠自救手册/69

 减压有法,在职场中如鱼得水/72

 以小见大,看他是否真心喜欢你/75

 恋爱兵法,让爱情甜蜜蜜/79

 婚姻中,男女相处的艺术/82

 战胜离婚情绪,平稳度过七年之痒/87

 防微杜渐,警惕走人“亚婚姻”/91

第三篇 解梦、释梦与自然心理写照

 解梦是对心灵的翻译/96

 解梦的传统与科学/101

 读懂你的梦/106

 人类梦境12种/110

 男人和女人的梦大不同/113

 从梦境看疾病/116

 各种梦的象征意义/120

 典型梦的心理分析/127

 梦到粪便的心理分析/133

 梦到鬼的心理分析/136

 梦到掉牙的心理分析/14l

 梦见死亡的心理分析/144

 各种性梦的心理分析/147

第四篇 人格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预防及诊疗

 强迫症/154

 抑郁症/158

 产后抑郁症/163

 自闭症(儿童自闭症)/166

 孤独症(成人孤独症)/171

 多动症/174

 妄想症/177

 疑病症/180

 厌食症/182

 社交恐惧症/185

 焦虑症/188

 嗜睡症/191

 失眠症/194

 恋物癖/198

 异装癖/201

 露阴癖/205

 窥阴癖/207

第五篇 趣味心理测试

 你是当老板的料吗/212

 测试你的危机意识/215

 你容易产生羞怯情绪吗/216

 交朋友时你要注意什么/220

 密码也会泄露你的秘密/221

 测测你的心胸宽广度/222

 测试流言对你的杀伤力有多强/223

 测试你对朋友的真诚度/224

 从笔迹窥探你的内心世界/227

 发掘你的内心/228

 吃人树测出你的谎言/229

 你是一个合群的人吗/232

 测测你是哪一路狂人/233

 你有强烈的双重人格吗/234

 灾难显示你的耐压EQ指数/235

 测测你被金钱诱惑的指数/236

 你是容易满足的人吗/237

 了解你在什么方面最自信/238

 你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239

 测测你的心理年龄是多少/244

 你与朋友们处得愉快吗/245

试读章节

性心理

心理解读

人类的性活动绝不仅仅是生物的本能反映,它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并受社会的制约。这是人类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性心理,是人类性行为活动中的各种心理反应。

1.喜新性

人类的喜新心理、创造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精神转变为物质的一种基本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设想如果人类缺乏了这种心理,就会没有任何创造发明,社会就要停滞不前。在人类行为中也有很强烈的喜新心理与猎奇性表现,这种好奇心是整个灵长目动物的特征。由于这个特征驱使人们的性意识的情趣并保持着很大的追求。

青年人在青春期以后,对性知识的探求欲望是青年性心理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需要性知识是正常的心理表现,既不必羞耻,也不是罪恶。由于身体的发育逐渐成熟,产生性意识,这是人们对性关系的认识和观念。它是人的性心理的核心,是性行为的决定因素。正确、健康的性意识,对人的成长、发育以致工作和学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错误、歪曲的性意识,对人的成长、发育将会起到消极的作用,甚至会成为性犯罪的原因。人的性意识是在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对性的喜新性与猎奇性则一直孕育始终。

2.脆弱性

人类性行为的脆弱性在人群中是突出的表现,处理不好往往会导致双方离异,家庭破裂。性学者认为:精神因素干扰正常的性反应是常见和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把焦虑置于行为头等重要地位,也把愤怒、敌视和怨恨当作关键因素。

3.阈值性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刺激物对感官的适度或适宜的刺激,则产生良性反应;刺激物对感官的不适度或不适宜刺激,则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是恶性反应。对客观刺激的感受能力,常用感觉阈的大小来衡量,称之为感觉器官的感受性。感觉阈常常以阈限值来衡量,阈限值越大,说明感觉能力差或耐受力强且对刺激物不敏感;阈限值越小,说明感觉能力强或耐受力差且对刺激物敏感。

从性行为来讲,无论生理、心理还是体力都有阈限值,因为对感官的刺激结果,不可能长期或长时间使性兴奋处在一个阈值水平。

4.自私性

把性对象作为私有,这是人类性行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男牲表现突出。

(1)把自己放于性生活的主导地位,把对方置于从属地位。男子对性要求有迫切的生理特点,往往只顾自己的宣泄与满足,不考虑对方的需要与感受,使性生活简单化往往是感情破裂的开端,尤其在新婚后更明显。心理的期望理论认为:追求比获得更能激发人,期望比占有本身更有绣惑力。一旦洞房完成道德和法律的结合后,彼此心理与生理的一切秘密都暴露给了对方,彼此占有的期望实现了,也正是从此时起,往日对异性的神秘感、渴望的追求开始逐步淡化,一切都变得习以为常,当年一心追求结合的欲望是那么强烈,眼下也不过如此。

(2)性嫉妒,来自自私的性心理,有合理的方面。性爱中排他性的表觋是两性关系中极为普遍的心理,无爱便无妒。爱情趋于死亡的夫妻,是断然不会有嫉妒心的。性嫉妒还具有迫害性,它是自私专横的心理反映,受占有欲的驱使,容不得性对象与其他异性交往,发现性对象与第三者相爱,嫉妒之火立即燃烧,将会发生灾难性的突发事件,尤其是在同性恋中。

5.无主从性  实践证明,夫妻之间的性生活不存在主与从的地位,由于传统习惯势力,往往认为男方处于主动地位,女方处于从属地位,这种谬误流传形成了一种惯力,每每注入到夫妻的思想深处。由于男方性兴奋来得猛烈、急促,女方显得缓慢、温柔,就更助长了这种习惯看法的延续与流传。实验已经证明,夫妇双方都应该扮演主角。要知道你能否获得性欲的满足和性高潮的关键,在于你自己而不是对方。男子比较容易做到,而妇女则往往扮演旧习俗影响的被动角色。过性生活时,她们总希望丈夫施展才华,自己则藏而不露,坐享其成,除了顺从以外,从不想想自己应如何掌握主动权。

6.厌倦性

性厌倦是人类对性活动的一种持续性的憎恶反应。尽管这种现象是有处境性的,即仅在配偶的性生活方面表现,常威胁家庭稳定。曾有人提出:人们要求回避某种事物,就会对这种事物感到害怕,如果对它有不舒适的感觉,就会感到厌恶。也有人认为:当男性想尽力使配偶达到性高潮而未获得成功,或女性竭力治疗丈夫的阳痿而失败时,都可发展到讨厌性生活,进而出现性厌恶。

心理调解

人的一切性活动,不论是性适应,还是性不适应,都是生理、心理、社会这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特征是基础,社会特征是影响,而反映出的往往是心理特征。本文各个特征是分别叙述的,目的是突出特征、更好理解,但在一个人身上的反映,往往又是混杂的、交叉的、多特征的,绝不是单一的、分隔的、不受影响地反映出来,所以在观察病例、处理纠纷、心理疏导和性心理咨询中,都必须注意进行全面的、整体的综合分析,提出方案。

性知识是前人对性问题的科学总结。这些知识一代一代地传授,使人类的性行为不是单纯的本能驱使,而是在科学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性知识能使人掌握性生活的规律,使人的性意识有三个向度:一是从过去吸取教训;二是为现在建立一个思维方向;三是能预见未来。这种吸取教训、建立思维和预见未来的作用,能使人们的性行为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从中获得最大的幸福和欢乐。

P5-8

序言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与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就是在做心理学研究了。

心理学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越是复杂的生活,越要懂得心理学的道理才行。懂得运用心理学管理自己,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有意义,我们的学习、工作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和他人才会友好互助地相处。

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本书从最贴近生活,最实用的角度为您讲解心理学。本书分为五篇:开篇讲述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现象,并从心理学上给予解释和定义,让您能够浅显易懂地明白自己的心理状态;第二篇介绍的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化解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三篇是专门论述关于我们梦的一些象征、启示,通过梦境来解答我们潜意识里的心理状态;第四篇则是通过大量实例来介绍典型的心理疾病及解决方法;第五篇则是通过趣味的测试题让您在娱乐中能够了解真实的自己。

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通过本书的阅读,会对心理学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了解,并且可以运用本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最后,我们真诚地祝愿这本书能够带给您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用心理学ABC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51558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