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品读古人/文学品读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文学散文作品集,共收作品11篇。这些文章通过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从广阔的社会、历史、现实、人文以及人性、道德的多个角度,挖掘、分析、诠解了一些历史文学精晶和历史人物独有的思想内涵。阅读本书,有助于大家掌握《大学语文》中所涉及的古典文学知识。

内容推荐

品位前贤高尚的业境界,强大的人格力量,健康的审美情趣。试图从广阔的社会、历史、现实、人文以及人性、道德的多个角度,挖掘、分析、诠解一些历史文学精晶和历史人物独有的思想内涵。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人生的智慧、经验、追求。

目录

桃源深处的喟叹——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一)

归去来心无杂尘——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二)

卓尔不群的文人性情——韩愈的文品与人品

旖旎山水涤情荡欲——品读竹林里的那些贤士

纵死犹闻侠骨香——特立独行的嵇康

书生意气人杰鬼雄——李清照的为人与为文(一)

玉洁冰清白壁无暇——李清照的为人与为文(二)

惺惺相惜一片冰心——谢朓和李白的精神世界

悲天悯人味人生如梦——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薰风抚慰苦难的心灵——苏轼与他的红颜知己

襟怀旷达亦狷亦狂——苏轼的文人心情

试读章节

桃源深处的喟叹——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一)

(一)

东晋的陶渊明生活的社会现实恶浊衰替。他之所以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黑暗、动乱的社会,是因为他看惯了篡夺、战乱、阴谋、掳取。陶渊明一生不断梦幻和构想理想社会的图景。他始终在苦苦地探赜和追求,“悟已往之不谏”,“世与我而相违”。

年轻的时候,由于生活历练的限囿,那时,他还只能从传说中的古代淳朴的民风中寻找理想社会的图景。他在《时运》诗中隐隐流露,“黄 唐 莫逮,慨独在余”的喟叹。追本溯源,渊渊深思。如此,他的理想社会不能不抽象而具有浓厚的复古主义倾向。然而,经历了远去尘埃,保持自由和高洁的田园式生活的实践之后,陶渊明在人生的晚年提出桃花源的理想,便大大不同了。

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陶渊明隐居已二十余年,岁近花甲,白发苍苍,他仍怀抱高远的理念和志向,写下《桃花源记并诗》。耿耿寸心,不能释然。随着陶渊明思想不断磨砺,他内心构建的“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的先世为逃避赢秦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崭新世界。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恰恰表明陶渊明与东晋嗜杀、暴戾、灭绝人性的统治者泾渭分明的鲜明、坚定的立场。

(二)

现代的浮躁,于陶渊明作品内涵思想的理解,多少缺欠平静之气。或望文生义,浮光掠影;或一知半解,囫囵半片,不去推求确切的含义,只从大意与字面上作牵强附会的理解。

有人评论陶渊明的桃花源纯属虚构,是作者幻想的产物,批评其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空灵虚无的幻觉。有人指摘陶渊明虚幻的世外桃源和十九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等设计的社会蓝图纯粹是如出一辙,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已。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干,毫无联系的事情,却支离破碎、生拉硬扯到一起。我们为什么总是嗜好用形而上的思维模式,去拷问一位一千五百年前的古贤呢?处在风高放火,月黑杀人,到处布满沉闷喑恶和血腥恐怖时代的民族,卓尔孤独的名士高歌《离骚》和《天问》,无疑是对未来美好进步的希望和憧憬。我们为之动容动心还来不及,为什么却偏偏花无用的精力,喋喋不休地争执什么积极性、消极性和局限性呢?为什么要如此狭隘和轻狂地苟责前人和古人呢?难道说,只有被最强烈的压迫和榨取,唯有默默地忍受践踏和凌辱,思想被愚昧和僵化到任其蹂躏,宰割到几近丧亡,尚且无动于衷,才是最正常、最合情理吗?

假如真的到了那一步,也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连我们自己都很容易近乎所梦了…。桃花源的理想,虽然无法实现和不能实现,但它毕竟非常现实地昭彰世人从禁锢的堤垸中,渐变地认清东晋社会的腐烂和黑暗。鲁迅先生在他的《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阐释得明明白白:“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由是,我们就不应该去抹杀陶渊明鲜明的爱憎。对更高彼岸的理想,心向往之的强烈愿望。陶渊明不是信口开河,异想天开,心血来潮。他没有停止思考,甘心沉沦或做统治者的驯服工具。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承担,站在现实社会边缘的位置,思考中心的问题,发出独立的声音。东晋王朝分崩离析,虽已倾覆,会不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世人仍疑惧生畏,心有余悸。南朝宋武帝,刚刚取代了东晋的恭帝,积重难返,百废待兴。代晋做了皇帝的彭城刘裕能否通达世事,顺时而动,能否使天下无壅塞,鉴往知来,令人置疑。

陶渊明狡黠地绕开危殆的、动乱的政治环境,练达、持重地讲述了一个表面看似离奇古怪、曲折回环的故事,虚虚实实,持之有故。言为心声,针锋相对。对于暴虐、腐败的社会给予重重的鞭笞和犀利的位骨。  (三)

渔人偶遇桃花林,是《桃花源记》故事的开端。渔人所到之幽僻,所见景物之清纯、美好,不禁心动神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云青青,水澹澹,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迷花倚石,目不暇给。这难道不就是陶渊明所渴望自由、理想之社会的彼岸吗?他的内心本来就积蕴着对险恶社会的抑郁、哀怨和愤懑,此时,顿然化为乌有,澎湃涌流着摆脱羁绊,驰骋于桃花源光明境界的快慰之情。

我们再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来推测、判断他此刻的心境,更加历历在目,洞若观火。大家可以注意到《桃花源记》中点示的“晋太元中”实际上指明的就是孝武帝司马曜统治的年间。

东晋从孝武帝开始,就已经不景气了,朝廷式微,大势已去,直到最后的两朝皇帝,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政权逐日颓败,再衰三竭,兵祸连结,民生凋敝。社会秩序,糜沸纷乱。

陶渊明身历其境,是种种混乱、纷扰历史的见证人。

太元十年,会稽王、东晋皇族司马道子拥兵暴乱。其倚仗贵族势力,率军嬗变,独揽朝政,并与其子司马元显专事聚敛,奢侈无度,一时中原板荡,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隆安二年,荆州刺史,督荆、益、宁三州军事的殷仲堪见机而动。同兴义太守、南郡王桓玄,南兖州刺史王恭起兵。与司马道子和元显抵牾抗衡。政治风云突变,门阀、士族剑拔弩张。次年,桓玄又与殷仲堪凶终隙末,相互嫌恶残杀。后桓玄以实力兼并江陵,殷仲堪走投无路,被俘自杀。元兴元年,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桓玄举兵东下,攻下建康。杀死司马父子,东晋王朝硝烟弥漫,血流漂杵,江河日下。气息奄奄。

战乱、篡位、诡谲的阴谋,千疮百孔的危机。

陶渊明目不忍视,耳不忍闻。叹世道之不平,悲黎民百姓之苦难,是他始终坚守的思想和精神。中国古代士人的身上,的确存在着“立功”和“立德”、“立言”的矛盾,存在着“兼济天下”,拯草根于水火和“独善其身”的矛盾,但是,经年累月生活在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社会动荡变乱之中,这种“士”的内心呼喊和吁求,究竟能有多大程度的体现呢?

无论如何,陶渊明是一位有信仰的苦行僧。他以一个士人仅有的微弱之力,在无能伸张正义、攘奸锄恶的凄凉心境下,在愤愤不平怎奈何恶劣不堪的情况中,他至少或最大可能地向世人暗示一种心灵的抚慰。他异乎寻常地站在黎庶百姓的立场之上,对造成战乱和贫瘠的东晋社会,表达了内心中决然的抗拒和挣扎。

……

P1-4

序言

写这套书,几乎用去我整整八年的时光。

2000年,我内退离开单位,先后受北京六所高校之邀教授《大学语文》课程。年届五十,虽然辛苦,却很充实。我接触了成百上千的青年学子,他们有着坚定的为学问而问学的求知精神,有着笃实勤勉的学风。其中有许多来自偏僻贫困地方,在打工之余自修自学。尽管自身条件缺欠,知识基础较差,但他们从不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奋起直追,不曾懈怠。

2003年,我在一所高校结束了大语课程。临别时,一大群学生围住我,依依不舍。他们送给我一本书,扉页上写着“愿天下渴望真知的苦孩子都能听上您的课。”在后来的许多年里,只要我一想到这句话,就按捺不住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的念头。

于是,我试图不断地拓展视野、思想、观点、见解,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历炼、学养的体会,从广阔的社会、历史、现实、人文以及人性、道德的多个角度,尝鼎一脔,去挖掘、分析、诠解一些历史文学精品和历史人物独有的思想内涵。因为在这些文化遗产中实实在在蕴含着前贤高尚的精神境界,强大的人格力量,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人生的智慧、经验、追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能够把握这些精品的深厚内涵,或者说是自己学习的心得传递给我的学生,以有助于他们掌握《大学语文》中所涉及的古典文学知识,这大概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了。

本套书以散文的手法,叙述、议论和抒情结合,尽心力而为,率性而为,故不免情不自禁,有失公允,驻笔掩卷,唯愿书中的内容少一些硬伤,少一些偏颇,少一些矫情和虚伪,唯愿广大的读者会以最大的宽容来原宥。

陈孝敏

2009年2月于北京西三旗霍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品读古人/文学品读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孝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6809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8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