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名中国学生不经历中华文化的学习、熏陶、洗礼,就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失去精神支撑,难以成为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读懂中国》正是适应当代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而编写出版的。这部读本以独特的编辑视角,科学地选取最基本最精要的呈献给读者。它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穿梭古今,中小学生读者定会乐于亲近,欣然阅读。
本书为高中卷第三册。
图书 | 读懂中国(高中卷第3册)/中华传统文化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名中国学生不经历中华文化的学习、熏陶、洗礼,就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失去精神支撑,难以成为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读懂中国》正是适应当代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而编写出版的。这部读本以独特的编辑视角,科学地选取最基本最精要的呈献给读者。它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穿梭古今,中小学生读者定会乐于亲近,欣然阅读。 本书为高中卷第三册。 内容推荐 《读懂中国》是适应当代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而编写出版的。中华文化经典浩瀚如海,这部读本以独特的编辑视角,科学地选取最基本最精要的呈献给读者。它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穿梭古今,中小学读者定会乐于亲近,欣然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提升人的素质,陶冶人的品格,赋予人一种内在的大气与高贵。中小学生潜下心来阅读这部读本,坚持数年,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已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厚度与高度,享受到茁壮成长的快乐。 目录 序言 思想篇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中国文化的思想支柱 以人为本:中国文化的鲜明特征 中国的“两河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 文学篇 郑伯克段于鄢 邹忌讽齐王纳谏 谏逐客书 前出师表 蜀相 李斯之死 关汉卿和《窦娥冤》 王实甫和《西厢记》 汤显祖和《牡丹亭》 艺术篇 简洁灵动的剪纸 赏心悦目的皮影戏 美丽多姿的织绣和印染 典雅富贵的景泰蓝 敦厚古朴的紫砂壶 蓝印花布 供春一壶足风流 科学篇 四海扬帆 福建船政 先进的中国人——严复 民俗篇 庙会与集市 东京梦华录(二则) 筷子: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舞狮:中华文化的一个标识 后记 总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懂中国(高中卷第3册)/中华传统文化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刚//陆惠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699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1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5 |
宽 | 187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2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