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论丛》是专门发表研究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论文的学术刊物。1962年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刊。1978年复刊,由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任主编。以言之有物、不尚空论为宗旨,倡导理论与考据相结合,重视把文史哲作贯通研究,注意发表海外中国学研究者的论文。内容涉及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版本目录学、中国古代科技、敦煌学、民俗学和中外关系、文化交流等领域。该刊专业性较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书为该刊之第81辑。
| 图书 | 中华文史论丛(1\2006总第81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文史论丛》是专门发表研究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论文的学术刊物。1962年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刊。1978年复刊,由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任主编。以言之有物、不尚空论为宗旨,倡导理论与考据相结合,重视把文史哲作贯通研究,注意发表海外中国学研究者的论文。内容涉及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版本目录学、中国古代科技、敦煌学、民俗学和中外关系、文化交流等领域。该刊专业性较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书为该刊之第81辑。 目录 論文明民族與野蠻民族之消長 知識視野中的鄭和下西洋 從“朝天”到“燕行” ——17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 流動的風景與凝視的歷史 ——晚清北京畫報中的女學 何謂“唐宋變革”? 唐代的一夫多妻合葬與夫妻關係 ——從景雲二年《楊府君夫人韋氏墓誌銘》談起 論唐代的分家析產 李白與羌族文化 論宋代杜詩注釋的特點與成就 上博楚簡《恒先》語譯 長安子午谷金可記摩崖碑研究 元濬州天寧寺帝師法旨碑譯釋 《詩比興箋》作者歸屬問題補證 《中華文史論叢》恢復刊號出版暨約稿啟事 《中華文史論叢》來稿體例及徵引文獻格式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华文史论丛(1\2006总第8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中华文史论丛编辑委员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201558781005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6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04 |
| 宽 | 139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