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问号(变局与布局)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国问号,谁与解答?关于大国崛起,梦想与臆想、威胁和贡献、过时或趋时,种种角度观察现时代的金融乱局,各色人物热议美中欧的前途去路,此中故事,会有很多很多……本书以危机事件为引子,央视经济频道相关节目为蓝本,为读者展示了风云变幻之际的一场大国博弈。

粉墨登场、仓促离场,大国轮番上阵,过手较量,本书提出一个世界级的问号: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是否走向沉没?世界是否失去榜样?中国崛起,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本书以“风云”开篇,“未结”收尾,恰合易经六十四卦中乾坤起首,未济结篇,可见作者布局谋篇的文心独运,读者识于此,必欲先睹为快。

内容推荐

大国问号,谁与解答?关于大国崛起,梦想与臆想、威胁和贡献、过时或趋时,种种角度观察现时代的金融乱局,各色人物热议美中欧的前途去路,此中故事,会有很多很多……本书以危机事件为引子,央视经济频道相关节目为蓝本,为读者展示了风云变幻之际的一场大国博弈。

目录

郭振玺序

感受新闻的魅力:芮成钢印象

第一章 风云

 1.山姆大叔似乎仍在急诊室

 2.日本国最大的烦恼似乎并非朝鲜卫星

 3.欧罗巴的喘息和余力

 4.中国式救市

 5.新兴地区的风起云涌

第二章 暗涌

 1.北美上空发出的“团结”信号

 2.大洋西岸的高调

 3.满脑子“重组”的欧洲

 4.“负责任的态度”

 5.新兴地区开始要求“话语权”

第三章 亮剑

 1.白金汉宫最豪华的全家福

 2.列阵开始

 3.剑峰所指之一:恢复增长

 4.剑峰所指之二:金融重构

 5.G20的其他各路声音

第四章 交锋

 1.中美G20四交锋

 2.东道主破釜沉舟

 3.德国“苏秦”大打合纵牌

 4.麻生的苦恼

 5.“金砖四国”闪耀全场第五章场外

第五章 场外

 1.专找巨头下手的芮成钢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上]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下]

 4.商业巨头们的紧张神经

 5.金融晴雨表变成G20体温计

第六章 未结

 1.G20与会国作出六项承诺

 2.确立六大原则措施

 3.金秋再聚华尔街

 4.成果丰硕超出预期

 5.大国问号:未来的世界怎么办?

编后

试读章节

芮成钢:您认为力拓与中铝的协议,对中铝来说又有多重要呢?

保罗·纳金斯:与中铝的这次交易非常重要。中国多年以来一直是我们最大的市场之一,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去年,我们与中国的贸易额占到我们全部交易的20%。这使我们开始考虑和中国的一些大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也反映了世界的变化以及中国对我们的重要性。这次交易会为力拓带来大量的货币资产,这笔资金可以帮助公司渡过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时期。这次合作有利于促进我们和这个成功的中国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我们不但可以在中国施展拳脚,同时在其它第三世界的市场,两公司的综合力量将会发展成巨大的优势。自从接触了中铝方面的领导之后,我们便对这个机会感到十分兴奋,并且对与中铝建立合作关系越发地乐观。

芮成钢:但是对此反对意见也非常多,特别是澳大利亚的持股者,您认为这些反对意见会造成交易阻碍吗?

保罗·纳金斯:我不这么认为。如果这么大的交易额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审查,那是不正常的。有两个问题,其中一个对英国的一些机构和持股人产生影响,担心中铝的股权份额会对他们的优先购买权产生影响。我们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也力图使他们意识到这些交易的经济价值。我们意识到了一些股票持有者提出的问题,虽然不是所有的持股者都有这样的问题,只是一些人有意见。我们还有向一些世界监管机构的明确交易的受惠者,比如我们就要向澳大利亚监管机构汇报。像你所说的那样,在交易达成之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但是我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

芮成钢:是的,澳大利亚对外投资部门的检查要在6月份才能完成。

保罗·纳金斯:确实需要一些时问,但是这也反映出了澳大利亚对这个事件的关注。我们正在与协作相关部门提供可能需要的信息,我相信澳大利亚对外投资监管部门会意识到对中国大额投资对澳大利亚的重要性。

芮成钢:您认为澳大利亚可能反对这项交易的原因是什么?

保罗·纳金斯:我认为问题是要确保澳大利亚政府充分理解这项交易的重大经济意义。因此,说服政府认识到对澳大利亚的的高额投资对国家有利是十分重要的。

芮成钢:是的。G20金融峰会达成的一些协议会对您的公司产生影响吗?

保罗·纳金斯:我想所有人对于在4月召开的伦敦峰会都寄予了厚望。这是一个世界领导人进行会晤的大好时机,希望他们在经济刺激方案上能够抱着结盟合作的态度重启全球经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确保各国一致反对经济保护主义再次抬头。这也是这次中国经济论坛的议题之一,这对世界经济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芮成钢:最近中国商业部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您认为这是一种保护主义的体现么?

保罗·纳金斯:首先我得承认对我这个案子没有太多的研究,所以在对事实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能下结论。

芮成钢:最后我想问您认为到2009年经济情况会有所好转么?

保罗·纳金斯:我不认为现在面临的如此深刻的经济危机会在2009年就得到缓解,市场的信心还远没有恢复。人们对一系列世界经济框架问题还表示担忧,需要一场针对世界金融机构进行的改革。我个人的观点是,恢复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市场状况恢复的迹象,但是这些现象都比较分散,现在就说成功抵御了危机还为时过早。

救市,已经走到了岔路口

全球瞩目的G20峰会,由英国在2009年4月成功举办了。然而就在这之前的一些天,英国本身却接连出现相当多的坏消息。首先是反映通胀的两个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居然反常地向相反方向发展:RPI下跌到零,是1960年以来的首次录得12个月下跌,意味着在这场金融危机之中,英国将成为首个进入通缩的发达国家。其次,尽管英美两国都寄望在G20峰会上施压其它国家推出大力度的刺激经济措施,以配合英美的救市行动,但是英伦银行主席金(Mervyn King)却委婉地质疑布朗政府罔顾财政赤字的不断飚升,这股暗涌显示即使在英美政府内部在救市问题上也有相当多的异议,英美下一步的救市措施变得更不明朗。

从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2月份的cPI为3.2%,较1月份的3%为高,但RPI却从1月份的0.1%降到了2月份的0%,是49年来的首次。较之于主要反映一般物价变化的cPI,RPI还包括了房屋等耐用品的物价变化,这种cPI向上但RPI向下的情况,正好说明了英国市场不同商品物价的相反变化。具体来讲,在过去一年里,英国人支出下降最大的两项为按揭还款支出和私家车支出,分别为-2.39%和-0.98%,但英国人基本生活必需方面的开支却大幅上升,例如食物支出上升了1.24%。有评论认为,虽然英国的RPI下跌,但cPI的上升显示在这场经济危机中,英国人也没有大幅减少开支,还是花了不少钱,英国经济的前景还不至于完全绝望。这种解读明显没有将英镑的汇率变化考虑进去。众所周知,英国已基本上退出了农业,食物大部分依赖进口,英镑在过去大半年以来的大幅贬值,使这些进口产品的价值相对提高,英国人花在食物方面的开支就不得不提高。此外,几个向英国出口食品的国家出现歉收也是原因之一,例如西班牙的蔬菜出口价格就因为歉收而提高了不少。值得留意的是,英镑利率目前为0.5%,很难想象英镑能短期内转弱返强。

显示英国政府刺激经济措施并非很有效的RPI“趋零”现象,也是应该留意的问题——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出现明显的效果。过去半年以来,布朗政府和英伦银行为了救市可谓已经使用浑身解数,也没少花钱,减税、降息、增加政府支出、狂印货币、甚至连美国还不敢做的银行国有化也做了,目的是为了快速扭转经济困局。这些措施已经使英国的公债在跟着下来的几年以年均6%的速度剧增,但是英国现在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

英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相当高,这也就造成了英国大撒金钱仍无济于事。英国不可能通过自己大撒金钱摆脱这种困局,而美国的情况也有类似之处。英美要求其它国家也大撒金钱来救市,正是为了改善这种外部条件。但是,在G20峰会上,英美必须要说服其它国家配合它们的行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例如它们必须在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等方面作出妥协和让步。但日前美国财长盖特纳对周小川关于sDR的提议的回应,显示这种让步似乎并不在英美的考虑之内。如果G20峰会未能达成有利于英美救市的成果,那么英国继续推出刺激经济计划也只是把钱往大海里砸,还不如留点弹药救济失业群体。从这一角度看,金的质疑相当适时,也显示了英国政府内部保守派的深层考虑——英国经济要准备过二战以来最紧的日子了。P21-24

序言

打造和中国国力相匹配的媒体

一些重要的会议,往往都会安排会议关键人士的记者见面会。这些记者见面会通常成为新闻工作者明争暗斗的“战场”。因为这里不仅有大量的吸引受众的新闻点,而且也是媒体发出自己声音的重要机会。

在伦敦G20峰会的记者见面会上,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记者、主持人芮成钢就得到了提问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布朗的机会,并与奥巴马和布朗进行了很有价值的对话,这些对话通过电视向全世界直播。

芮成钢能有这样难得的对话机会,一方面是芮成钢及前方报道组努力工作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世界重视中国、关注中国媒体的一个具体和突出的反映。

一段时间以来,在与国外企业家和国外同行的接触中,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和关注越来越多,而这种兴趣点很大一部分是集中在对中国媒体的关注上,通过中国的媒体来了解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以及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种需求实际上是摆在中国媒体前的一个重大的机会,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世界级的经济报道。

现在回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时危机发生地离我们很近,但是大家还是觉得危机离我们较远(特别是跟这次的金融危机比较起来)。而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地离我们较远,但我们觉得危机离我们很近。

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越来越走向世界,世界上的任何变化都跟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另外,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如汽车、房产等)也越来越多,对经济形势变化更敏感、更关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利益是大家共同的纽带,经济是大家共同的话题。所以有人曾预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专业媒体很有可能率先成为国际主流媒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这一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还在继续,并且这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增长的相对速度变得更快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也因此而提速和更加显著。这对媒体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和更紧迫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打造和中国的国力相匹配的媒体。

毫无疑问,国际化战略和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在此前的三年多时间里,虽然不像现在有这样明晰的国际化战略方向,但我们有很多这种国际化意识(我们称之为“强化国际化特色”)的努力。第一阶段是从量上规定经济新闻资讯里必须有多少百分比的国际资讯内容,加大和保证国际财经资讯的比重;第二阶段是加强策划,加强原创,力求独家,充分利用我们自己和海外记者站的力量,策划和制作国际财经节目内容;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以《直击华尔街风暴》、《全球商界领袖展望2009》、《直击G20》等为代表,深入国际经济热点和腹地,主动设置议题,制作大量的原创和独家内容,国际化特色和内容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个提升,是经济频道从强化国际特色到国际化战略的提升。现在,我们迫切地感觉到,这个提升,还要提速。

郭振玺

2009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奥巴马强调世界各国应再加大政府刺激经济的规模,使美英和德法关系出现了僵化的局面。

——美国《华盛顿邮报》

奥巴马已经表示让步,说美国对这次导致全球衰退的金融危机确实应该负担一些责任。奥巴马还承认美国已经不可能回到铺张浪费的消费者的角色了。

——美国《纽约时报》

上流社会都不愿意进行金融改革,但是人民需要它!

——法国《解放日报》

在这个时候,政客们应该保持他们的头脑清醒而不是急于确定改革,后者会纵容贸易保护主义者开始鼓吹他们的主张。

——法国《法国商报》

这次峰会将打破原有的过度放肆和投机的经济模式,新秩序的诞生,也许过于沉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个新的经济世界正在伦敦诞生。

——法国《世界报》

虽然奥巴马已经表明了立场,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地维持住美国的失业率。但是他并未要求欧洲和他一起为这次大会的目标严格排序。

——德国著名媒体《BILD》

中国在伦敦峰会前的领导性举动,非常具有建设性和预见性,我们希望未来出现更多这样的举动。而中国提出的扩展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取款的使用,最终取代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是一个合理的目标。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巴里·埃成格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问号(变局与布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振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92641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3.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