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既是一本有重大意义的著作又相当私人化。……如果不联系他那些不那么私人化的哲学著作来考虑,就不可能理解这种意义。……《忏悔录》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澄清卢梭思想中诸多重要问题,而不仅仅是提供一条通道,让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到隐藏在著作背后的那个人。
| 图书 | 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卢梭注疏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忏悔录》既是一本有重大意义的著作又相当私人化。……如果不联系他那些不那么私人化的哲学著作来考虑,就不可能理解这种意义。……《忏悔录》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澄清卢梭思想中诸多重要问题,而不仅仅是提供一条通道,让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到隐藏在著作背后的那个人。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政治哲学与传记类型 自传问题 作为道德寓言的自传 道德寓言的政治用途 政治学、模仿艺术和自传 哲学自传的可能性 哲学自传的必要性 《忏悔录》的写作意图 第二章 需要新的榜样人生 传统的榜样人生 公民:以卡托为例 哲人:以苏格拉底为例 一场世界范围的革命:耶稣之例 让一雅克:反耶稣、苏格拉底和卡托的榜样 第三章 想象力的苏醒及脱离自然 《忏悔录》第一部的篇章 结构 想象力与生活在自我之外 想象力和性欲 想象力和忿怒:论正义感与非正义感的自然性 想象力和虚荣:自豪对抗虚荣 想象力的发展和罪恶的起源 想象力与中断的文明整全 第四章 文明生活的备选方案 一种积极教育的后果 卷二至卷四:生活在自我之外 自然、习传和想象在政治秩序中的位置 第五卷:次政治的社会整全 第六卷:幸福与自然整全 失去幸福 第五章 重新发现自然 《忏悔录》第二部的主题和结构 第七卷:自爱与知识 想象力、政治秩序和自然 第八卷:“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变成了另一个人” 兴奋与陶醉 第六章 返回自然? 返回自然的问题 第九卷:“我那骚动的心”——社会整全的失败 第十卷和第十一卷:依附于社会 第十二卷:第二个“幸福时光” 《忏悔录》的结语(?) 第七章 《忏悔录》的胜利 卢梭如何看待《忏悔录》 《忏悔录》:卢梭体系的认识论基础 《忏悔录》:一份依照自然生活的记录 《忏悔录》:一则道德寓言 主要文献 参考书目 附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卢梭注疏集)/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凯利 |
| 译者 | 黄群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5153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6 |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565.2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7 |
| 宽 | 148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4-3917 |
| 版权提供者 | Cornell University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