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适选注每天一首诗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40年代,胡适先生将自己所特别钟爱的古代绝句诗汇辑一起,称之为“每天一首诗”。这既是他童年时代所熟诵的启蒙诗,也是他后来在学术思想领域的探索中别有寄怀的白话诗,其中渗入了胡适个人的思想感情,并体现了他的文学观念和做学问的原则。这些小诗,语言浅白通俗,极易为读者接受,而思想内容又非常深刻隽永,极耐咀嚼,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这本书的评析者又特地为每首小诗作了精心的阐释,把原诗作者的创作思想、艺术风格结合胡适的文学主张、思想感情来加以品赏,宛如胡适先生本人在亲自说解,娓娓道来,使读者犹如与胡适先生同步,在接受这篇篇珠玉似的小诗的同时,对历史、对人生再作一次认真的品味。

内容推荐

胡适曾将自己特别钟爱的古代绝句汇辑一起,称为“每天一首诗”。这些诗既是他童年时代熟诵的启蒙诗,也是他后来在学术思想领域的探索中别有寄怀的白话诗,既渗入了胡适个人的思想感情,也体现了他的文学观念和做学问的原则。

这些小诗,语言浅白通俗,思想深刻隽永,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目录

胡适原序/1

胡适原后记/3

前编每天一首诗/1

序刘修业/3

梵志翻着袜王梵志/7

柳枝贺知章/10

回乡偶书贺知章/13

鹿柴王维/15

静夜思李白/18

客中行李白/21

绝句杜甫/23

江畔独步寻花(七之一)杜甫/26

江畔独步寻花(七之六)杜甫/28

绝句漫兴(九之二)杜甫/31

绝句漫兴(九之三)杜甫/33

绝句漫兴(九之四)杜甫/35

绝句漫兴(九之七)杜甫/37

绝句漫兴(九之八)杜甫/39

绝句漫兴(九之九)杜甫/41

漫成杜甫/44

绝句杜甫/46

春水生杜甫/48

村饮卢仝/50

过东都别乐天(二首)元稹/53

桂华曲白居易/57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61

秋夕杜牧/63

山行杜牧/66

嫦娥李商隐/68

王子晋高骈/72

傀儡杨亿/76

画眉鸟欧阳修/79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张在/82

题半山寺壁(二首)王安石/85

题张司业诗王安石/。s9

江宁夹口王安石/92

泊船瓜洲王安石/94

飞来峰王安石/96

梦王安石/99

鱼儿王安石/101

伯牙王安石/103

腊享王安石/105

重将王安石/107

与道原自何氏宅步至景德寺王安石/10g

读《维摩经》有感王安石/112

中秋苏轼/114

惠崇画苏轼/¨8

庐山苏轼/121

赠刘景文苏轼/123

澄迈驿通潮阁苏轼/126

中牟道中陈与义/128

清明陈与义/130

春日陈与义/132

秋夜陈与义/134

临平道中道潜/136

绝句王庭硅/138

闲僧显万/141

陶渊明故居(南宋)无名氏/144

瓶花范成大/146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149

晚春田园杂兴范成大/15l

晚春田园杂兴范成大/153

夏日田园杂兴范成大/155

秋日田园杂兴范成大/157

秋日田园杂兴范成大/159

七月十四夜看月陆游/161

看梅绝句(三首)陆游/165

花时遍游诸家园(三首)陆游/168

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见寻陆游/171

梅花陆游/173

愁陆游/175

杂咏(二首)陆游/177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之一)陆游/179

示儿陆游/181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184

化工杨万里/188

秋雨杨万里/191

初夏午睡起杨万里/193

观物化杨万里/196

早行杨万里/197

六月六日小集杨万里/199

小池杨万里/200

桂源铺杨万里/202

郡圃晓步,因登披仙阁杨万里/204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206

宿灵鹫禅寺杨万里/208

入城杨万里/210

岸沙杨万里/212

过垂虹姜夔/214

论诗元好问/217

涌金门外贡师泰/222

题赵子昂苕溪图虞堪/225

落花信云父/228

绝句张光弼/231

睡起偶成(二首)王守仁/233

醉歌张灵/236

读《秦始皇本纪》陈恭尹/239

题画竹石郑燮/243

论诗(三首)赵翼/245

跋柴剑虹/249

附编续选稿/253

渭城曲王维/255

阊门即事张继/255

枫桥夜泊张继/256

牡丹柳浑/256

永丰坊西南角园中垂柳白居易/257

浪淘沙(六之一)自居易/257

洛阳春白居易/258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二首)白居易/258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259

金陵(五题之三)刘禹锡/259

竹枝(二之一)刘禹锡/260

竹枝(九之二)刘禹锡/260

竹枝(九之六)刘禹锡/260

玄都观刘禹锡/261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261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刘禹锡/262

与歌者何戡刘禹锡/262

视刀环歌刘禹锡/262

淮阴行刘禹锡/263

金缕衣无名氏/263

悯农(二首之一)李绅/264

读韩杜集杜牧/264

不饮,赠酒杜牧/265

朱坡杜牧/265

别家杜牧/265

题齐安城楼杜牧/266

赠别杜牧/266

泊秦淮杜牧/266

题乌江亭杜牧/267

过华清官杜牧/267

念昔游(三首)杜牧/267

沈下贤杜牧/268

泗州东城晚望秦观/268

绝句(二首)秦观/269

春日秦观/269

秋日(三首)秦观/269

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秦观/270

附录/273

胡适选注的山歌、民歌和敦煌本《云谣集》/275

胡适选注《每天一首诗》的缘由和特色(增订本代跋) 柴剑虹/279

试读章节

王子晋

高骈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

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原注:

谭延阊先生晚年为人写屏条,爱写这首诗,人多不知为谁的诗。余嘉锡先生初疑是曹唐的诗;他后来查出是高骈的诗,原题为“闻河中王铎加都统”。

二十三·四·二十九

评析:

唐末说部有一卷《广陵妖乱志》,是诗人罗隐所撰。旧目录学把它归入史部杂史类,用今天的眼光看,似乎也可算作报告文学或纪实小说。罗隐以当时人记当时事,生动地描述了高骈割据淮南,拥兵自重,信用妖人,胡作非为,终于自取灭亡的故事。这位被《新唐书》列入《叛臣传》的大军阀就是本诗的作者。

高骈字千里,祖籍渤海(今山东滨县、利津一带),后迁幽州(今北京一带),是唐宪宗时大将高崇文的孙子。久历军职,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因征党项、安南有功,拜交州节度使。僖宗即位后,先后徙镇西川、荆南、镇海,成为一个军力雄厚、举足轻重的地方实力派。当时唐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黄巢率领的反唐武装流动作战,屡踬屡起,渐成燎原之势,各镇强藩尾大不掉,名义上虽是唐臣,实际上不受指挥,不服调动,只知扩张自己的势力,对李唐政权构成了另一种威胁。乾符六年(879),为了有效地堵截并剿灭黄巢军,朝议设立都统,负责总领诸路军马,统一作战。宰相卢携推荐高骈任此职,未获通过,首相王铎奏称:“臣为宰相之长,在朝不足分陛下之忧,请自督诸将讨之。”于是受命以司徒兼侍中充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统。高骈见统帅的位置竟属他人,大失所望,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他怏快不乐的心情的真实写照。

胡氏选录此诗,诗题初用《得仙》,后改《王子晋》,但在附记中指出,经余嘉锡先生(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各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查证,原题应作《闻河中王铎加都统》。知道了诗的原题和有关背景,读者不难明白高骈写诗的目的绝对不是有慕于烧药炼丹、得道成仙,而是在发牢骚、诉不平,字里行间颇有些酸溜溜的意味。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两句是高骈自喻。道教徒修炼的目的在于白日飞升,长生不死,所以无不迷信炼丹术。据说如能炼成所谓金丹,吞服之后,即可延年益寿,甚至未卜先知、返老还童。金丹中的极品叫做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见《抱朴子·金丹》)。炼丹要用炉用药,最重要的药是汞、铅两种。汞即水银,道家称之为“姹女”,所谓“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见《参同契》卷下)。铅,道家称之为“婴儿”。姹女婴儿,阴阳相配,再加上其他配料,在药炉中反复熬炼。各种《丹经》都说,只要方法对头,不犯禁忌,又心诚意敬,持之以恒,总有功成丹凝的一天。高骈热中于功名权势,他依靠祖父余荫,年未弱冠,就在精锐的皇家禁卫部队神策军中担任军官,后来南征北战,多次独当一面,成为当时著名的将领。他把自己从军四十年比作炼汞烧铅,志在九转丹成,得以成仙,亦即得到最高军职,叱咤风云,傲视一世,却偏偏未能如愿,仍继续停留在节度使的位置上。言下似有自嘲自伤之意,而一股怨气蒸腾纸上,一望可见。

“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两句,则是针对王铎而言。子晋谓王子晋,他是春秋时周灵王的太子,又名乔。据《列仙传》记载,他不乐富贵,喜欢吹笙作凤凰鸣,经常游于伊水、洛水之间,一日随道士浮丘公入嵩高山,从此失踪,三十多年后,他乘鹤到缑氏山头,人们望之不可到,才知道他已经得道成仙。这里“吹箫”当是“吹笙”之误,似系高骈一时失记。王铎是河中(今山西西南部)人,家世华贵,但从来是文职官员,不谙戎事,今以书生而拜大将,都统诸路军马,高骈很不服气,所以把他比作只学吹箫便平步登仙的王子晋。对照自己戎马倥偬四十年,他难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朝廷的安排。言为心声,诗中“不知”、“缘何”、“只”、“便”云云,遣词都有浓重的感情色彩,也说不清是羡是妒。这种心态诀定了他在以后的战事中自行其事,根本不把王铎放在眼中,更何况争功争位,抢夺地盘,保存实力本来就是军阀使惯了的手段。

事实正是如此。王铎因所统部队内部矛盾重重,指挥不灵,又措置失当,未能阻遏黄巢军的攻势。而高骈则伺机乘隙,打了几个规模不大的战术上的胜仗。当年十一月,王铎因兵败江陵,被免去都统之职,高骈终于达到了取而代之的目的。而高骈一旦得偿素愿,即“养寇自重”,朝廷使者连骑催促,始终按兵不动。广明元年(880)黄巢攻克洛阳、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唐僖宗逃居蜀中,高骈仍无勤王之意。中和二年(882)初,僖宗不得已重新起用王铎为都统,高骈闻讯竟撩起衣袂,大声辱骂,上书朝廷,“谩言不恭”。从此割据一方,肆无忌惮,又向自立为皇帝的襄王李愠通款称臣,后来史书斥之为唐室叛臣,一点也没有冤枉他。

高骈以炼丹求仙来表示对权位的追求,与他笃信道教有关。晚年他居广陵(淮南节度使驻地,今江苏扬州),郁郁无聊,更是专意访求神仙,搞得乌烟瘴气。一些别有用心的奸徒如吕用之等投其所好,妄言方术,都得到重用。淮南淫刑重赋,百姓深受其害。最后高骈本人大权旁落,与其家属都被部将毕师铎囚禁并杀害,时在光启三年(887)。

王铎的下场也很悲惨,他于中和四年(884)罢相。授义昌节度使,在赴任途中,被另一军阀魏博节度留后乐彦祯的儿子乐从训率众假扮土匪劫杀,家属及随从三百多人同时被害,姬妾财物全遭掠夺。当时朝廷微弱,对这件戕害大员的要案竟不敢追究。

附记中说谭延阊(组庵)晚年很喜欢这首诗。组庵先生清末以最后一科会元入翰林,后参加辛亥革命,反袁、北伐皆与其役,又历任民国要职,但晚年投闲,似不无寂寞之感,为人书屏条屡用此诗,其心境也是可以理解的。(盛冬铃)

P72-75

序言

(一)

从今天起,每天写一首我能背诵的好诗,不论长短,不分时代先后,不问体裁。

一年之后,这些诗可以印作一本诗选,叫做《每天一首诗》。

胡适公元一九三四·四·二十

后来我决计专钞绝句了。

胡适公元一九三四·五·二十四

(二)

这一册起于六月二十一日,中间停了好些时,到九月初才够一个月的篇数。作事有恒心真不是容易的事。

廿三·九·六

(三)

希吕为我拾得这些零页,我删去了香山的《暮江吟》一首,其余的留在这里。

适之二十八·九·一在海外双橡园

(四)

《每天一首诗》是我一个消遣的小计划,想借此选成三百六十五首“绝句”。现在(五年后)回头看这三册半,共计一百多首的绝句,有几首已是我不喜欢的了。我姑且把这一百首绝句保存在这里,也许将来太平时期,我还能继续完成这个选本。

将来补选时,我要注意这几件:

(1)补选汉至六朝的五言民歌。

(2)补选有主名之五言诗。

(3)加人绝句的变相。

a山歌(吴歌)

b山歌(西南)

c桐城时兴歌

d淮南民歌

e豫南民歌

二十八·十·十五

注:《每天一首诗》,原存(一)(二)(三)册和半册零页。现将这三册半上面的短序,照原格式印出。

后记

《每天一首诗》,是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四月二十日开始的。当初本是每天写一首记熟了的诗。后来随时看见可喜的诗,也抄一首两首。当时每天记有年月日,——没有年份的,大概都是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但收的诗都没有依时代编次。

昨日偶然翻看一首绝句,颇感觉检查的不方便。所以我把这几本《每天一首诗》拆开,依照作者的年代重新分编,装成一厚册。重编之后,我又删去了几首,分时代作了一个小统计,共计唐人二十七首,北宋二十七首,南宋四十二首(内有金人一首),元以下十三首。总数只有一百零九首!我今天改题作《绝句三百首》,因为我觉得这个选本可以继续下去,做成一部颇有意义的《绝句三百首》。

胡适公元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后又删了几首,只存一百五首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适选注每天一首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0591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