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历史,本身是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并有文化与学术含量的历史,需要综合研究,始现全貌。黄埔军校是广州颇具地方特色、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本书认真研究了黄埔军校的部分历史,兼有多方面的教育、启迪和借鉴意义,对于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强市”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图书 | 黄埔军校研究(第4辑)/黄埔军校史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埔军校的历史,本身是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并有文化与学术含量的历史,需要综合研究,始现全貌。黄埔军校是广州颇具地方特色、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本书认真研究了黄埔军校的部分历史,兼有多方面的教育、启迪和借鉴意义,对于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强市”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 第一篇 历史视野中的黄埔军校 方德万 文 黄埔军校初期国民党的军事和 章 深 译 财政改革 李扬帆 王美怡 湘军与黄埔军校之精神关联:近代中国发展的另一层脉络 第二篇 黄埔军校的领导者 李吉奎 1923—1924年问孙中山、陈炯明调和问题研究 张 苹 孙中山与他的“战争事业”研究(之三)——辛亥革命前后广州的政局变迁 张 苹 张 磊 孙文学说的主旋律:变革、开放与近代化 黄道炫 活的心灵和死的历史——读蒋介石日记札记 曾庆榴 “廖案”能见度 周兴棵 廖仲恺与黄埔军校及党军的创建及其成长 第三篇 黄埔军校教官研究 李 杨 陶希圣与《中国之命运》的历史与解读 第四篇 黄埔军校学员研究 陈予欢 黄埔军校第二期生研究(下) 第五篇 黄埔军校史实考据 李 宁 孙中山、香山南屏与黄埔军校关系三题 汪叔子 汪喜 关于黄埔军校的对联——“黄埔军校的中国特色”研究之四 杨家宏 黄埔一期同学卒年纠错(之一) 外篇 书评 何健 左双文 开创黄埔军校研究的新境界——评《黄埔军校研究》(第一辑) 顾则徐 陈予欢与《初露锋芒——黄埔军校第一期生研究》 陈金龙 从《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看中共党史研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黄埔军校研究(第4辑)/黄埔军校史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汤应武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3332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0 |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E296.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