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原版引进)/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专门写给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在职音乐教师们的。主要致力于对音乐与音乐教育本质的剖析。通过批判性的讨论和实践原理的发展,本书旨在让人们获得对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最完整的理解和投入而构建一个哲学基础。

内容推荐

何为音乐?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吗?如果是,为什么?音乐课该教哪些内容?如何教?本书通过把音乐理解为多样化的人类实践之广义研究,为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答案。本书打破传统的音乐教育哲学,为表演、聆听、音乐素养、多元文化、创造性活动、自知自觉、课程发展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和意义提出了创造性的反思和透析。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特别关注现有的音乐教育理论所遗漏和忽略的问题。第一部分探讨古往今来的哲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在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的新思维方式上构建了音乐教育哲学。第三部分为音乐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音乐课程发展观。基于对过去的哲学思想敏锐的反思,本书发展了一种多元音乐观念。它解释了为什么音乐制作和聆听是人类可获取的、独一无二的思维形式,叉是人类认识中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资源。

基于对近期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详细考查,本书建立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哲学基础,它可以断定:对所有人来说,音乐在教育中部占有中心地位。本书中“课程作为实践”的观念,为音乐教育者解释了应该如何去实现他们的要求。

本书构建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这是专门为激励、引导和支持在职和实习音乐教师而设计的,也适用于处理音乐教育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和构建个体哲学的催化剂,它为音乐教学中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提供了严密的反思。通过有说服力的综合讨论,本书强有力地证实了音乐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有动力的和实践性的追求之一,也是个体和集体全面发展的根基。因此,当然也是音乐教育实践的根基。

目录

总序/i

中文版序言/i

原版序言/i

致谢/i

第一部分 导 论

第一章 哲学与音乐教育/3

 第一节 严肃的问题/4

 第二节 哲学/6

 第三节 哲学探索的特征/8

 第四节 类比/9

 第五节 三个交叉点/11

 第六节 目的/12

 第七节 前提/12

 第八节 写在前面/13

 第九节 本书的使用/14

 第十节 本章 结束语/15

讨论与思考题/15

相关阅读资源/16

第二章 走向新哲学/17

 第一节 三个问题/17

 第二节 解释音乐/18

 第三节 过程性界定/19

 第四节 音乐的审美概念/20

 第五节 语境中的美学概念/22

 第六节 音乐教育的美学概念/25

 第七节 音乐教育美学观念批判/27

 第八节 走向新哲学/36

讨论与思考题/43

相关阅读资源/43

第二部分 音乐与音乐教育

第三章 音乐制作/47

 第一节 引子/48

 第二节 意识、知识和思想/49

 第三节 音乐素养/51

 第四节 音乐素养的程序性本质/53

 第五节 正规音乐知识/58

 第六节 非正规音乐知识/60

 第七节 印象性音乐知识/61

 第八节 指导性音乐知识/63

 第九节 作为音乐理解的音乐素养/65

 第十节 音乐素养的水平/67

 第十一节 音乐教育的意义/68

讨论与思考题/72

相关阅读资源/73

第四章 音乐聆听/75

 第一节 聆听:毫无思想还是富有思想?/75

 第二节 音乐聆听的基础/78

 第三节 音乐聆听的程序性本质/81

 第四节 我们的乐音/84

 第五节 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86

 第六节 音乐作品:多维挑战/88

 第七节 音乐作品:设计维/89

 第八节 音乐素养和聆听素养/90

 第九节 音乐聆听:音乐认识的五个维度/91

 第十节 音乐教育的意义/96

讨论与思考题/100

相关阅读资源/101

第五章 音乐制作者、聆听者和音乐的价值/103

 第一节 人类的倾向和人类的兴趣/103

 第二节 再谈意识/104

 第三节 自我成长/107

 第四节 自我成长和沉浸的条件/108

 第五节 自我成长的特点和后果/110

 第六节 自尊/112

 第七节 再谈人类意向和人类兴趣/113

 第八节 音乐制作的价值/114

 第九节 音乐聆听的价值/116

 第十节 音乐体验与审美体验/117

 第十一节 三个根本性概念/120

 第十二节 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124

讨论与思考题/127

相关阅读资源/128

第六章 音乐作品/129

 第一节 形式一内容的关系/129

 第二节 基于设计的作品/131

 第三节 表现性音乐/135

 第四节 音乐表达的概念/137

 第五节 识别表现性的音乐属性/141

 第六节 具象的音乐/142

 第七节 音乐描述和性格刻画/143

 第八节 音乐教育的意义/146

讨论与思考题/148

相关阅读资源/149

第七章 语境中的音乐制作/151

 第一节 语境中的作曲/151

 第二节 语境中的表演/154

 第三节 音乐诠释/155

 第四节 义务和道德/157

 第五节 语境中的即兴表演/158

 第六节 情境中的编曲/159

 第七节 音乐教育的意义/162

讨论与思考题/170

相关阅读资源/171

第八章 语境中的音乐聆听/173

 第一节 导引/173

 第二节 文化和意识影响音乐/175

 第三节 文化意识形态和聆听/179

 第四节 文化——意识形态影响的更多例子/181

 第五节 喜欢、讨厌与其他音乐关注/183

 第六节 作为文化的音乐/185

 第七节 音乐作品的多维观/186

 第八节 关于音乐作品的本体论/188

 第九节 概括音乐与效果之问的关系/190

 第十节 音乐教育的意义/193

讨论与思考题/199

相关阅读资源/199

第九章 语境中的音乐创造力/201

 第一节 创造力的概念/201

 第二节 原创性和重要意义/202

 第三节 本能的原创性/207

 第四节 创造性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208

 第五节 创造性成就的基础/210

 第六节 创造力和想象力/213

 第七节 创造性的反思/214

 第八节 音乐之魅力与非凡意义/216

 第九节 对音乐教育的启示/219

讨论与思考题/221

相关阅读资源/222

第三部分 音乐教学与学习

第十章 音乐教育与课程/227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228

 第二节 传统的课程制作/229

 第三节 反传统的课程制作/230

 第四节 教师和课程制作/236

 第五节 课程制作的新概念/238

 第六节 课程基本论题/239

 第七节 音乐课程制作/240

 第八节 课程制作的四个步骤/241

 第九节 音乐课程的实践观/243

 第十节 步骤一:一个实践的定向/244

讨论与思考题/250

相关阅读资源/251

第十一章 音乐的教学与学习/252

 第一节 内省的音乐实践/252

 第二节 第二步:准备和策划实践/255

 第三节 第三阶段:音乐的教与学/267

 第四节 第四阶段:课程评估的实践理论/271

 第五节 多维的音乐课程/272

讨论与思考题/274

相关阅读资源/275

第十二章 音乐教育和学校教育/276

 第一节 教育与学校教育之比较/278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功能/281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宗旨/282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必然结果/283

 第五节 一个根本问题/284

 第六节 面向未来:短期/285

 第七节 面向未来:长期/286

 第八节 面向未来:专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289

试论与思考题/290

相关阅读资源/290

注释/293

参考书目/3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原版引进)/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戴维·埃里奥特
译者 齐雪//赖达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13162
开本 其他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6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5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4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6: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