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德国文学史时间跨度五十多年,以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开端,以20世纪过去的最后一年2000年为结束,德国当代史上的几次非常重大的事件: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1949年战后德国分裂,1961年柏林墙修建,1990年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等都发生在这段时间里。因此,介绍五十多年里在德国出现的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讨论文学对这些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便成为本卷各大章节首先要做的事。
图书 | 德国文学史(第5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卷德国文学史时间跨度五十多年,以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开端,以20世纪过去的最后一年2000年为结束,德国当代史上的几次非常重大的事件: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1949年战后德国分裂,1961年柏林墙修建,1990年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等都发生在这段时间里。因此,介绍五十多年里在德国出现的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讨论文学对这些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便成为本卷各大章节首先要做的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战后德国文学 第一节 战后德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 一 德国东、西政治横断 二 战后德国文化分裂 三 占领国对德文化政策 四 “零点”情绪、意识与希望 五 “托马斯·曼风波” 六 《呼吁》杂志、“年青一代”、“四七社” 七 年青一代不沉默 第二节 多样格局中的西部文学起步 一 战后“内心流亡”作品 二 主流文学无“零点”意识 三 流亡者的作品 四 纳粹狱中产生的文学 五 “砍光伐尽”、“废墟文学” 六 沃尔夫冈·博尔歇特和《在大门外》 七 “短篇故事” 第三节 苏联占领区文学 一 流亡者归来 二 起步中的东部文学 三 《死者青春长在》和《斯大林格勒》 第二章 联邦德国文学 第一节 50年代的政治环境和文学的反应 一 ”阿登纳时代” 二 文学的反应 第二节 “诗歌的十年” 一 现代诗 二 本恩和“绝对诗” 三 自然景物诗 四 君特·艾希的新诗 五 卡施尼茨和萨克斯的“古典现代”诗 六 “封闭诗大师”策兰 七 “学者型诗人”巴赫曼 八 “时代批评者”恩岑斯贝格 九 “具体诗”语言实验 第三节 力作匮乏的戏剧 一 戏剧生活 二 布莱希特戏剧在西德 三 弗里施和迪伦马特戏剧 (一)弗里施的寓意剧 (二)迪伦马特的怪诞喜剧 四 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剧 第四节 广播刷 一 总论 二 君特·艾希的《梦》 第五节 从“危机”到辉煌的小说 一 “小说危机” 二 现实主义思潮 三 克彭的战后德国社会三部曲 四 伯尔的长篇小说 五 安德施的“自由选择” 六 格拉斯的《铁皮鼓》 七 “德一德”题材作家约翰逊 八 “四七社”作家之外 …… 第三章 民主德国文学 第四章 统一后的文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国文学史(第5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昌珂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014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6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6.09 |
丛书名 | |
印张 | 3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