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杂剧考》一书为胡忌先生的成名作、代表作,该书就宋金杂剧的名称、发展、体制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论证,溯其渊源,明其流变,史料丰富、论证深入,对脚色、演出、内容等皆做考察,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是宋金戏剧研究领域难以逾越的经典著作。此次整理出版《宋金杂剧考》,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为底本之外,还参考了胡忌先生的两本自存本,为了保持原书的整体风貌,同时又能体现胡忌先生对其著作更进一步思考的结果,在此次整理校订时酌情采用了少数的补充材料和批注。
图书 | 宋金杂剧考(订补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宋金杂剧考》一书为胡忌先生的成名作、代表作,该书就宋金杂剧的名称、发展、体制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论证,溯其渊源,明其流变,史料丰富、论证深入,对脚色、演出、内容等皆做考察,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是宋金戏剧研究领域难以逾越的经典著作。此次整理出版《宋金杂剧考》,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为底本之外,还参考了胡忌先生的两本自存本,为了保持原书的整体风貌,同时又能体现胡忌先生对其著作更进一步思考的结果,在此次整理校订时酌情采用了少数的补充材料和批注。 目录 序 第一章 名称 一 宋杂剧解 二 金元院本解 三 宋元以来对戏剧的混称 第二章 渊源与发展 一 唐五代的歌舞戏和滑稽戏 二 宋代演剧 (一)北宋时期的戏剧伎艺(960-1126) (二)宋代的散乐 (三)南宋时期的戏剧 三 金元院本的发展 四 院本与北曲杂剧的密切关系 五 院本四种 (一)献香添寿院本 (二)双斗医院本发现存疑 (三)金瓶梅词话中的“王勃院本” (四)李开先“园林午梦” 六 明代院本概况 七 明末的“过锦” 第三章 角色名称 一 杂剧院本的基本演出角色一一末、净 附:干淳教坊乐部杂剧色 二 参军色的地位 三 戏头和引戏 附:捷讥 四 其它名称的探讨 (一)旦、妲 (二)孤 (三)酸 (四)木大 (五)厥、撅丁、撅徕 (六)卜儿、鸭 (七)和、禾 (八)爷老、曳刺 (九)偌 (十)哮 (十一)郑 (十二)邦老 (十三)列良 (十四)都子 (十五)良头 (十六)防送 (十七)徕、徕 (十八)哨、惦 (十九)生 五 对南戏和北曲杂剧的影响 第四章 内容与体制 一 官本杂剧段数 附 二 院本名目 三 杂剧、院本名目类同表 四 分类研究 (一)绪言 (二)和曲院本 (三)上皇院本 (四)题目院本 (五)霸王院本 (六)诸杂大小院本 (七)院么附么末 (八)诸杂院爨 (九)冲撞引首 (十)拴搐艳段 (十一)打略拴搐 (十二)诸杂砌 附一:院本类名表 附二:笑乐院本 附三:衬交鼓儿院本 (十三)娇红记所录院本资料研究 (十四)官本杂剧段数分类研究 第五章 其它 一 舞台形象 (一)戏衣 (二)涂面和面具 (三)筋斗 二 杂扮研究 (一)杂扮名称 (二)杂扮和“乔” (三)杂扮和丑 (四)结语 三 宋剧遗响 附录一 元代演剧史料一一高安道“嗓淡行院”散曲笺注 附录二 征引书目 三版后记 新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宋金杂剧考(订补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608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3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3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