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一个陶艺家的独特视角、场景体验与心理感受,并凭借500多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和翔实而贴切的文字说明,用禅宗的美学理念,来解说现代日本的建筑、园林、陶艺、花道、茶道、书道的艺术之美。本书图文并茂,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和风禅味(日本艺术的文化特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以一个陶艺家的独特视角、场景体验与心理感受,并凭借500多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和翔实而贴切的文字说明,用禅宗的美学理念,来解说现代日本的建筑、园林、陶艺、花道、茶道、书道的艺术之美。本书图文并茂,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对中国人而言,日本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都。尽管我们同属于亚洲儒教文化体系,在传统文化上也有着同文同种的历史渊源,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日本文化艺术实际上与华夏文化是“大异小同”,或者说是“似同实异”。日本文化艺术上呈现出的“和风”,不仅反映出其民族在实际生活中的智慧与才能,也表现出其民族固有的文化精神。 作者通过对中日文化的比较,不仅察觉出各自在设计理念与审美观念_上的差异,而且感受到日本的设计艺术始终闪烁出禅宗光芒,令其设计艺术愈发显得灵性和深幽,如日本民族素以“娇小纤细”为美,反映出禅宗的谦虚品德和神道教的朴实美学;日本民族欣赏自然形成的“残缺”之美,这种“轻圆融,喜残缺”的审美习俗,也是符合禅学“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有残缺的状态”的主张。同时,又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这也正是禅学中简素精神的再现! 作者以一个陶艺家的独特视角、场景体验与心理感受,并凭借500多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和翔实而贴切的文字(八万多字)说明,用禅宗的美学理念,来解说现代日本的建筑、园林、陶艺、花道、茶道、书道的艺术之美。本书图文并茂,对从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陶艺设计、家具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人士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 引言 活用传统 矮小为美 素色与残念 禅宗与设计 日本家具 日本园林 日本茶道 和屋之美 日本陶艺 美秀美术馆 木材之乡 遗世傲立的京都 后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和风禅味(日本艺术的文化特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伍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014896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9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7.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1 |
宽 | 21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