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当代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品,包括:《回眸2006的中国诗歌》、《新世纪诗歌的疑与惑》、《我看2004的中国诗歌》、《从显现中所看到的》、《平静中的孕育》、《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世纪之交的中国小说状况》、《谈“民族文化派小说”》、《作家与地域》等。
图书 | 寻找希望的言语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当代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品,包括:《回眸2006的中国诗歌》、《新世纪诗歌的疑与惑》、《我看2004的中国诗歌》、《从显现中所看到的》、《平静中的孕育》、《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世纪之交的中国小说状况》、《谈“民族文化派小说”》、《作家与地域》等。 目录 要把岁月的侮辱改造成一曲音乐、一声细语和一个象征 回眸2006的中国诗歌 新世纪诗歌的疑与惑 我看2004的中国诗歌 从显现中所看到的 平静中的孕育 站在读者的立场上 世纪之交的中国小说状况 谈“民族文化派小说” 作家与地域 短篇、长篇与大师 寻找“希望的言语” 作家与地理 昔日黄钟大吕,如今悄声细语 吉林:诗歌的星辰依然闪烁 桃花依旧笑春风 铁凝带着《无雨之城》走进市场 永恒的母题:人性的崇高与卑劣 追求有趣的小说 蕴藏在琴韵舞姿中的残酷 《高跟鞋》:对准穴位一次点击 读潘军小说札记 关于述平的ABCD 述平小说:迷惑与叩问 刘庆小说的存在与可能 文本的开放与意义的清洁 眺望人类生活的灰色图景 洞听青春悲凉的叹声 《历史碎影》:一种最极端、责任最重大的尝试 仿佛听见了辘轳的响声 使那些变得幽暗的角色焕发光芒 大地与人类隐秘的颤抖 悬置的窘困 平淡中出新意 自卑·抗争·忏悔 平实:当代小说的一种新趋向 朋友与诗 技术性写作的两个案例 真实的报告 艺术的创造 心灵的丰富与孤独 散文形式的自觉 2004年6月文学阅读札记 2004年7月文学双月刊阅读札记 2004年8月文学阅读札记 2004年9月文学阅读札记 2004年10月文学阅读札记 2004年12月文学阅读札记 求疵记 博客小说与说三道四 一盘散沙 公木传略 臆说王肯 遥远的昌耀 曲有源的使命 张笑天:凌云健笔意纵横 神笔乔迈 赵本夫:有限的印象 剪贴与拼接——潘军印象 金仁顺:认同与拒绝 施战军:从兴趣出发 闻树国走了 文学的痕迹 附录 关于“七十年代人”的对话 被遮蔽的“七十年代人”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寻找希望的言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宗仁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727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7 |
宽 | 13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