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绝密行动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反间谍小说!一部被众多网友热烈追捧的当代啊酷情体反间谍小说!

身遭不幸的外企金领女孩,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沦为W国间谍头目手中的工具;我方卧底只身打入间谍巢穴,不料身陷情网,难以自拔。

一个为了拯救自己,一个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内容推荐

涉世未深的叶婉突遭强暴,从此厄运一直伴随着她,不论她走到哪里,总是摆脱不了过去的阴影,最终,沦为W国间谍头目杰克的工具。为查明好友的死因,律师郝雄在我反间谍机关的帮助下打入W国间谍的老巢:一家电子通信公司,与叶婉邂逅,两人暗生情愫。郝雄发现通信公司的西院正在进行一项秘密工程,但却无法了解其中内幕。西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他能得到叶婉的协助吗?

《绝密行动》解密平静生活表层下面的汹涌暗流,展现一个表面波澜不惊、风平浪静,实则波谲云诡、步步危机的谍报世界!

试读章节

我是1989年那场著名“风波”以后毕业的大学生。那一年,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基本上去了企业、公司或者基层乡镇工作,进市级以上党政机关特别是政法部门的不说凤毛麟角,也是寥若晨星。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我还是去的市公安局。于是,我从毕业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一种与我的其他同学不一样的人生。

我在南湖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未来的憧憬也并不是很高远,只期能干个编辑、记者之类的活计就足够了。因为在当时的中文系里,记者这个行当是最令人向往的。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要多威风有多威风,要多自由有多自由,而且只要认真勤奋,还可以成名成家。但我却绝未想到,毕业会分配去南湖市公安局当警察。浪漫与务实,儒雅与粗犷,严肃与活泼,英雄与凡人等等,都能在我身上找到一丝半缕的痕迹。是故同学们戏称我是刘再复先生“性格组合论”的生动范本。特别是好写些所谓文学的文字,于是同学们又管我叫。“诗人警察”或“警察诗人”。

事后我才知道,当时公安局缺一个写公文的人,就找了市委组织部积极汇报,总算争取了一个指标。而我在学校里就发表过文章,字也写得不错,家里三代是农民,政审没问题。就这样,我被他们招去了。

报到那天,有几十个和我一样的大学生在局政治部会议室坐着,等着政治部第二次分配,叫到谁,分到哪个部门,哪个人就进去填个表,就由哪个部门的领导领走。里面大部分是公安专科学校或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的,他们有专业的优势,几乎全部去了刑侦、治安、户口、政保、反间谍等部门。这些部门是公安局的门面与支撑,也是我们这些毕业生最向往的地方。

眼看他们一个一个地被上面的热门单位领走了,余下的人也不多了,我心里就着了急,心想再这样等下去,可能只有食堂来领我了。我就拿着报到通知单独自闯了进去。我报了我的名字,问:“老同志,我在哪个部门呀?”那是一个白头发的老头,戴着老花眼镜,一听我的名字,记性还蛮好,说:“你别急,在后头呢。”但见我已经进来,就说,“你呀,是学中文的?”我点点头。“你去局办公室吧,那里需要一个写材料的。”

这时,一个三十二三岁的汉子就过来接我。他说他姓车,汽车的车,叫车强,是局办公室主任。他握着我的手说,欢迎欢迎,我们正缺笔杆子,全办公室的人都在等着你呢。

办公室当天就开了欢迎会,就那么七八个人,晚上还请我在局里附近一家小店吃了一顿饭。第二天,几位领导就找我谈话,对我如何当好警察,干好办公室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然后说要我先做内勤,也就是整理内务、接待来客、收收发发、数据积累、文字综合,等等。当时那个年代能分到局一级的大学本科生还不多,一个个可能都有“指点江山,谁主沉浮”的样子。车主任就怕我对这样的安排,干这样的“小事”有想法,不安心,就对我说,办公室是全局的综合部门,各个方面的材料都汇总在这里,还要负责全局每年每个阶段的工作思路、敌社情分析以及大型会议的领导讲话,等等。所以在办公室工作的同志比别的部门掌握全面情况要多,熟悉全面情况要快,当然,有耕耘就有收获,提拔也快。他掰着指头算了一下,说现在的局党委成员中,九个有五个是办公室主任出身的。而在办公室内部呢,内勤又是最重要的。从某种角度说,除了主任,就数内勤最了解情况了。车主任说,他就是从内勤干起的。

我还算干得不错,一年里,上级机关转发了我局的经验材料八份,这在我局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报纸杂志发表我写的侦探报告文学十万多字,为此我还成了《南湖日报》、《南湖广播电视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车主任很高兴,像哥们儿一样拍着我的肩,说到底是学中文的大学生,就是不一样,说要好好栽培我,要我继续努力乘胜前进。我那时刚参加工作,一切对我来说都很新鲜有趣,我真的对我的职业满腔热忱。听了领导鼓励的话,我更是热血沸腾。

不过,我并不是一点想法也没有。其实我当时并不想干这个活,我的最大愿望是去干刑侦,搞破案。因为我虽然学的是纯文学,但业余时间也看了不少侦探小说,与柯南道尔、爱伦坡等大家心仪已久。当然也喜欢金庸古龙和梁羽生,从小就向往身怀绝技,浪迹天涯,那是一个多么男子汉的世界啊。所以,到了局里后不久,我就彻底改变了在学校睡懒觉的毛病,天天拂晓时分起床跑步,天天晚上则去局里的练功房学拳打脚踢,举扛铃哑铃。想想,当时我的体重只有一百斤,哪像个警察啊?我自己对自己都不满意。

幸好没过多久,我被安排下基层锻炼,到北区公安分局的刑侦队,可算是心愿初偿。临走时,车主任对我说,这是局党委的决定,每一个新分配来的大学生都要去基层工作一段时间。他要我在分局认真学习,好好体会,早点回来。

就是那次下基层,一个缠绵悱恻、神奇浪漫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P1-3

序言

间谍与反间谍,并不像刑事犯罪与反刑事犯罪那样充满暴力血腥、刀光剑影,而是普遍有一张温情脉脉的面纱,在这张面纱后面,有红酒也有毒药,有美女也有陷阱,有真情也有谎言,有较量也有友谊。双方比的是智慧,拼的是谋略,就像一场游戏,在一定的规则里,看谁更聪明,更高明,更棋高一着,更技胜一筹。我现在就是要叙述这样一个间谍与反间谍的故事。虽然事情过去了多年,案情我也烂熟于心,但要叙述好,对我来说仍是一件很沉重的活儿。因为,这类的题材很敏感,我不可能把故事叙述得非常清晰与具体,甚至有些话只能点到为止。不过,我还是充满信心,毕竟由我来叙述有个优势,那就是因为我不仅是这个故事的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想以故事为主线,以人为纬,以情为经,来确定我叙述的基调。因为我至今都忘不了很多朋友,忘不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忘不了为了国家奉献出生命的公民,更忘不了我爱过的人,当然还有我们的对手。

故事发生在我的家乡,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南湖市。时间的起始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素材来源一部分是我的亲历,一部分是我的同事提供,还有一部分是讯问笔录。

我还是觉得用第一人称叙述比较好,这样更显得亲切自然和客观真实。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绝密行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传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43550
开本 32开
页数 3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1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3: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