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世界气象组织(WMO)组织了一批全球顶级气象专家,就气候问题提供了一个各方面兼顾的、全球范围的情况。本书确认了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气候事件案例以及这些案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本书配有400多张精美的彩色图片,行文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它必将吸引对气候问题感兴趣的广大读者,也将是中学和大学一本有价值的教学参考书。
| 图书 | 21世纪的气候(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世界气象组织(WMO)组织了一批全球顶级气象专家,就气候问题提供了一个各方面兼顾的、全球范围的情况。本书确认了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气候事件案例以及这些案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本书配有400多张精美的彩色图片,行文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它必将吸引对气候问题感兴趣的广大读者,也将是中学和大学一本有价值的教学参考书。 内容推荐 历史前进到20世纪末,气象学家发现,自然原因不能够完全解释全球气候系统发生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气候系统正在因人类的工业活动和生活方式而发生着变化,对于曰益膨胀的全球人口而言,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本书汇集了全球顶级气象学家的精品短文,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赞助和世界气候计划(WCP)的指导下,由一个国际专家组编纂而成。这些专家对整个20世纪的全球气候系统作了充分的、综合的、精辟的总结,对世人瞩目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作了详尽的描述。此外,书中就人类观测和监测气候系统的能力发展过程进行了追踪溯源,并概述了当前人类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的可预报性的认识。书中最后就如何把我们在20世纪获得的气候方面的经验运用到21世纪造福于人类社会作了展望。 本书使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行文通俗易懂、优美流畅,对21世纪伊始气候对人类提出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全书论据丰富,图文并茂,既能吸引对气候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可作为有价值的教科书使用。 目录 中文版序 原版序 原版前言 第一部分 我们对气候的认识 第二部分 气候系统 第三部分 变化的气候产生的影响 第四部分 气候造福于社会 第五部分 世纪展望 附件 名词解释 缩略语 主要计量单位、化学符号和换算因子 气候图 致谢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21世纪的气候(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威廉·伯勒斯 |
| 译者 | 秦大河//丁一汇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941338 |
| 开本 | 8开 |
| 页数 | 2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90 |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20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P4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93 |
| 宽 | 238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5-1770号 |
| 版权提供者 |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ge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