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黄河历史作了系统的叙述,具体内容包括有史以前黄河之自然史、纪元11年前之黄河史、安流千年(纪元11-1048年)由千乘入海之黄河、纪元1048年至纪元1128年由章武入海之黄河、纪元1855年铜瓦厢改道后之黄河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图书 | 黄河历史述实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黄河历史作了系统的叙述,具体内容包括有史以前黄河之自然史、纪元11年前之黄河史、安流千年(纪元11-1048年)由千乘入海之黄河、纪元1048年至纪元1128年由章武入海之黄河、纪元1855年铜瓦厢改道后之黄河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前言 凡例 一、有史以前黄河之自然史 二、纪元11年前之黄河史 三、安流千年(纪元11-1048年)由千乘入海之黄河 (一)墉流法 (二)为治渠而获得治黄的收获 (三)一个疑问 (四)王景河所经之地带 (五)黄河安流千年中在东汉迄唐代之溢决 (六)郑滑间一段人工分流 (七)引黄溉田 (八)唐玄宗天宝后黄河堤防形势又有变化 (九)洛阳西安间之运道 (十)汴口——水运枢纽 (十一)五代战争对黄河堤防之破坏及泛溢 (十二)北宋对黄河的经营 四、纪元1048年至纪元1128年由章武入海之黄河 (一)第一次回河——六塔河 (二)第二次回河——二股河 (三)第三次回河——人孙村口复故道 五、纪元1128年至纪元1855年由汴入濉、入泗、汇淮、过清口之黄河 (一)金代黄河 (二)元代黄河 (三)明代黄河 (四)清代黄河 六、纪元1855年铜瓦厢改道后之黄河 附录 附录一:明代河督任职始末 附录二:清代河督任职始末(至咸丰五年止) 附录三:黄河大事表 附录四:清水畅出,洪流倒灌始末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黄河历史述实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杜省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34368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3 |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928.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03 |
| 宽 | 138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