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反热钱战争(中国人财富保卫方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献给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到的祖国和人民,献给不屈不挠追求生命高贵和灵魂幸福的人类勇士。

本书对热钱“狼性”做了深刻入微的剖析,并向投资者和国家建议“买黄金反热钱”的多种攻守兼备的策略。

我们能够最终战胜热钱吗?我们能够将这场大决战转变为中华文明进一步“凤凰涅槃”的新契机吗?能!关键就看我们的抗争!

内容推荐

上证指数惊人地从6124点狂跌到2566点,是谁在幕后翻云覆雨?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因“负利率”每月损失1400亿元,又是谁在其中牟取暴利?在新上市的内地黄金期货上,多头遭遇空方两轮惨烈清洗,谁是对手赢家?在人民币大幅升值、本土企业资金链严重紧绷时,谁能从中渔利?

是国际热钱!他们是中国人财富保卫战的主要对手,是国际金融寡头势力潜伏内地的“野狼兵团”。他们试图让“羊群”疼痛恐惧,四散奔逃而不得出路,再赶“群羊”跌入挖好的陷阱中,令其心理溃败,束手就擒。

在这个至关紧要的时刻,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应当猛然醒来,团结一心,冷静勇敢,群策群力反击热钱。在长期跟踪研究国际热钱之后,在本书中对热钱“狼性”做了深刻入微的剖析,并向投资者和国家建议“买黄金反热钱”的多种攻守兼备的策略。

我们能够最终战胜热钱吗?我们能够将这场大决战转变为中华文明进一步“凤凰涅槃”的新契机吗?能!关键就看我们的抗争!

目录

序言 和谐天下起点:“人”的公正而非“兽”的自由

代言序 财富寓言:羊、狼、狮子与大象

第一章 预警金融大地震

  新亚洲金融危机卷土重来?

  热钱“眼中钉”:“世界工厂”的“护城墙”

  欲加罪人民币何患无辞

  “定海神针”受到动摇

  资产泡沫潮起汹涌

  国人投资信心不断遭遇摧残

  海外投资折戟沉沙

  黄金期货多头被清洗

  制造企业因贪婪而落入股市陷阱

  逼“牛”低头:干涸湖水和昂贵草料

  金融抗震救灾倒计时

第二章 热钱魔力之源

  热钱代表的来信:曾有一个天才计划摆在我的面前

  关于“国际热钱”必须回答的四个问题

  工商银行2个月股价翻倍的幕后黑手

  “严进宽出”改变不了“狼”的本性

  对冲基金的“加勒比海式“生存图谱

  谁在召唤那些中国的“野狼群”

  “经济杀手”正在中国行动吗?

  对冲基金是美元金融秩序的“清道夫”

第三章 金融危机与精英救赎

  热钱“晚钟”:全球金融危机已难以避免

  欧美货币争霸新“三极演义”格局乍现

  老谋深算的欧洲对美元泡沫坚壁清野

  人民币是否会成为美元牺牲品

  一石三鸟的诱惑:孤注一掷的美国很可能打伊朗

  石油已经扼住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咽喉

  凶险的石油“打劫”与人类可怕未来

  欲拯救人类文明必先拯救西方精英

  21世纪中华精英的真正的天下主义

  用忏悔和慈悲来拯救资本主义

第四章 人民币觉醒

  货币调控第一要义:锁定热钱狼群

  反热钱基本策略——攻其必救,锁其要道

  国人篇:打一场新人民战争买黄金反热钱

  企业篇:宁愿停产也绝不吃热钱“嗟来之食”

  比热钱更理直气壮地争取政策

  精英篇:又一位觉醒者——“香港第一健笔”林行止的转向

  西化精英之精神沉睡之“茧”

  虚伪的自由市场的导师们

  打破西西弗斯的宿命

  觉醒的首要问题——我是谁?

  大国金融自觉:炼狱也是机遇

  国家篇:中国无须惊慌没有美元白条会活得更好

  反击热钱打赢决战的七种武器

  治本之策——金本位的回归

  一次难得的中国“全身体检”

第五章 中华文明凤凰涅槃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战略立国”

  “对内开放”必须先于“对外开放”

  思维升级:“盲人摸象”到“立体大象”

  公开透明是检验改革公正的试金石

  “红绿灯”进化到“立交桥”:公平与效率并不矛盾

  市场、政府与社会:三层蛋糕或三米夹生饭

  融东西方优秀基因创造新文明

附录:汇率舆论“上甘岭”

  和平年代的“上甘岭”

  汇率舆论分道扬镳

  人民币加速升值论甚嚣尘上

  保尔森:越来越直白的升值论

  人民币升值的“万用灵丹”

  妖魔化固定汇率的巨大利益

  对《货币战争》舆论高地的反复争夺

  抹黑《货币战争》实为封杀货币决策民主权

  阻击股指期货和“港股直通车”

  让黄金的太阳照化冰雪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预警金融大地震

新亚洲金融危机卷土重来?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后,未来将会有一场同样惊人的金融大地震考验我们吗?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以四川汶川为震中,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震撼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死亡与失踪人数近10万人,受伤37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在这场大地震的事后思考中,人们最懊悔的是,如果我们能够在震前预测到这场8.0级的大地震,并及时采取措施,是可以将这次灾难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而宝贵的生命也可以幸免于难。

诚然,人类目前仍不能完全掌握地震事前预报的技术,这个能力的提高当然值得防范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部门改进。然而,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毕竟数十年难得一遇,如果我们收获的教训就到此止步,然后继续歌舞升平,高枕无忧,那么我们这些生者仍然未能尽到责任。

我们是否应该乘此良机将思考推而广之,比如中国会不会面对巨大的经济灾害,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和金融货币领域?在2008年两会的答记者会上,温总理就已经警告“今年(2008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08年5月9日,分管金融的王岐山副总理也特别强调“必须把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如果在这样已经非常明确的要求面前,有关部门没有对金融安全有着清醒的认识,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使得中国“金融大地震”在不远的将来发生,造成十倍于汶川大地震的中国财富损失,那么我们是不是会更加遗憾呢?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笔者就不断警示新亚洲金融危机的潜行逼近,一场金融大地震在悄悄酝酿。当时,我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题为《警惕2007热钱:为2008酝酿新亚洲金融危机》的文章,文中写道:“在时间洋流从2006流向2007、2008的金融海洋上,突然翻起了一朵夺目的浪花,让世人有机会一窥海面下暗流汹涌的方向。”

此前的2006年12月18~19日,泰国爆发“一日货币战争”——18日晚,泰国央行下令,从19日起,实施外汇无息存款准备金的系列举措,以增加热钱进入成本,缓解泰铢升值压力,预防热钱大进之后再大出之时的金融悲剧重演。

热钱当即犀利反击,19日泰国证交所指数(SET)暴跌14.84%,市值蒸发230亿美元,泰国央行当日宣布取消上述管制措施。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泰铢因热钱撤离暴跌不同,此次是泰国央行意在打“预防针”,但一日败北,还是让人大跌眼镜。毕竟当年泰国央行抗击了近两个月,如今卷土重来的热钱显然已更加强大,先拿泰铢“祭旗”。

当时,笔者就开始提醒:

这就引发一个巨大的悬念。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从泰国开始的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倒下至中国戛然而止。在金融基本封闭的中国内地坚强后盾之下,香港与投机热钱两度决战,热钱知难而退。如今,假如更加强大的热钱再度冲击而来,中国能否依然安然无恙?

遗憾的是,这个此后不断提高级别的警告并没有引起亚洲国家的足够重视,现在,新亚洲金融危机卷土重来已经迫在眉睫,新的悬念是,它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会从哪里开始倒下,现在答案已经水落石出——越南。

2008年3月下旬,越南国家银行听从了“以本币升值控制通货膨胀”的谬论,将越南盾与外币的浮动幅度由0.75%扩大到1%。然而事与愿违,越南盾由升值变为贬值,在2个月内快速贬值2.6%,在远期汇率预期的NDF市场下跌得更为猛烈,5月30日NDF汇率市场预期越南盾未来一个月将贬值7.6%,12个月贬值28%。与此同时,韩国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也开始了货币贬值。

在越南,股市危机已经发生并继续扩大,至5月30日,胡志明指数已比历史高点跌去65%,2008年以来已经下跌55%,它还是一场房地产危机,胡志明市的房价已经跌去一半,而商业银行等金融系统的危机难免接踵而至。

如果说当时这种忧虑警钟敲得有点早,那么一年半后的2008年5月底,当越南货币危机突然爆发的时候,就已经是振聋发聩的最后警告了。我们再也不能心怀侥幸幻想——越南危机是一个偶然事件,不会传导到中国、整个亚洲,乃至全球新兴市场。P3-5

序言

和谐天下起点:“人”的公正而非“兽”的自由

刘涛

从热钱的话题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从内容的跨度来说,这是一本相当罕见的书。

现在,“热钱”已经成为中国投资者和经济界关注度最高的词汇之一。但由于学者们的立场不同,分析方法各有差异,因而争论不休,让人莫衷一是。在热钱已经给国人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很可能在未来酿就更大苦果的时候,在人们非常希望了解热钱真相之际,张庭宾作为独立超脱的主流财经媒体人,在长期追踪研究热钱之后,给出了自己全面、系统、通透的解答,供社会公众参考。他特别提醒,热钱发动的针对中国人财富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很可能已迫在眉睫。

《反热钱战争》一书的内容跨度非常大,从每个中国投资者的机遇与挑战,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症结及出路,到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崩溃与重建,到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衰落与出路,再到人类精英的自毁与自救,作者都给出了既一脉相承又能自圆其说的思维分析体系,并充满了生命平等、悲天悯人的情怀。庭宾说,这些思想中的很多观点来自许多的精英思想成果,他是试图集成其中的精华,针对当下中国与世界令人困惑的问题,给出一个让人感到合情合理的解释,作为个人投资和国家决策的参考。至于这本书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读者的评判、时间的考验。

作为庭宾多年来学术上的朋友,在他著写此书的冲刺时刻——2008年6月中旬,我刚好到上海出差,当时国际石油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近140美元/桶。我们再一次讨论了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人类的前途命运,与5年前相比,我们更加不乐观。

2003年夏天,我们在上海第一次认识,就有相见恨晚之感,那次就畅谈了4个多小时,当时的石油价格才30美元一桶,我们达成了共识,随着现代工业文明进入衰落周期,未来石油价格会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

我们的方法不是常规的金融学、经济学。我是研究“超宏观”的.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演化的关系;他当时还是南方一家财经报纸的编委,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并不多。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了丰富的金融知识,但他从不承认自己是经济学家或者是金融学家。他自我定位是努力建立中国立场全球视野的“立体思维价值体系”的学者——如果说各种专业、学科的知识是一本本书的话,那么思维体系就相当于一个图书馆和它的图书索引。在庭宾看来,每一种观点和学说都有它客观存在的合理性,都代表了某个人和某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和逻辑,重要的是要让它们在“公共图书馆”里各归其位,在需要时用好它,让它服务于人的幸福和文明进步。如果现代立体社会缺乏这种思维体系,那么就像一大堆书被堆在院子中一样,它们互相挤压,知识越多越像乱麻一样。他坚决反对已经获得丰厚物质财富的精英更加贪婪,利用知识和话语权的垄断剥夺社会公众的正当利益。他的研究起步于哲学、宗教和心理学,从事经济新闻工作16年来,他借助主流媒体“海纳百川”的优势不断求索,进而渗透社会发展层面,渗透进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最后渗透进金融与货币领域。如今他的思维体系初步成型,这本书就是它的一个成果。

我们的共识说起来也很简单,即人类已经进入“地球村”时代,石油和矿产等物质资源的供给已经达到极限,并将陆续进入衰减周期,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西方式大量消耗资源的工作生活方式在全球的扩张,西方式的个人享乐主义和欲望的加剧膨胀,加上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供给与需求之间正越来越失衡。如果这种快速消耗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文明方式不改变,不找到一种能够在封闭环境中自我循环的新文明生态,则人类很快就会遭遇一场大的文明劫难,现在世界上仍然活着的人大部分都有机会看到,并很可能成为其中的牺牲品。  现在越演越烈的“石油危机”就是它的火药桶,而“伊朗核问题”就是它的导火索。在最近的这次讨论中,我提出了这就像下围棋里面必打的生死之“劫”一样,石油就是世界大国不断“打”来“打”去的“劫材”,谁的“劫”打输了,谁就会输掉“大龙”。庭宾也在这本书中借用了这个比方,他还很形象地打了另一个比方——世界各大国就像抱着一个“氧气瓶”沉入水底的潜水员,这个“氧气瓶”里装的就是石油,谁多吸一口“氧气”,谁就能多撑一会,大家为了争夺石油而竞争得越来越激烈,但问题是,最后那瓶里的“氧气”一定会耗光,即使先毁掉了对手,最后自己也无法幸免于难。

怎么解决呢?方法也简单: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各国技术精英和金融资本群策群力,一起浮到水面上来,自由自在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解决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问题,建立一种低资源消耗而高精神幸福的新文明方式。这将是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新主流”,这也是庭宾和一群中华精英的自觉追求。

走向这条光明大道的最大障碍物是资本的狼性,尤其是金融垄断资本,包括热钱狼群的贪婪与短视。要消解这个阻力,必须将资本精英从“金钱崇拜”和“兽性享乐”的异化中解放出来。

资本精英贪婪堕落的根源在于“上帝死了”——既然上帝死了,他们就上不了“天堂”。如果免不了下“地狱”,那么为何不极力推行纵容资本自由剥夺的“新自由主义”,以最快最大化方式赚取暴利,及时享受征服的刺激和纵欲的快感呢?然而,可悲的是,这种放纵的最大牺牲品恰恰是他们自己。用庭宾的话是——在过去二三百年中,西方无数的精英,把他们无数的精力和金钱投进了金融市场的“大熔炉”,然而炼出的往往是衰老时的失败和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极少有人获得了精神世界的真正解放和自由。

此书指出,这一困扰反映了西方哲学和宗教中“二元悖反”的重大缺憾,人的“自私”和“利他”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人的“兽性”和“神性”反而出现了严重对立。而在这个问题上,早在2500多年前,中华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大智慧者就已经解决了——通过“自觉自愿”的追求,通过“自利利他”的修养,人的精神得以逐渐强大升华而物质欲望逐渐萎缩淡化,人得以挣脱“兽性”牢笼,回归“人性”,彰显“神性”,最终获得永恒的身心幸福。

为避免世界因为贪婪而毁灭,必先折服西方资本精英,使他们掠夺财富的才华转变为替人类文明突围的智慧。为此,在过去几年中,庭宾和一批中华有识之士与纵容热钱的舆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就像对待一个娇生惯养、贪婪自私而极为自负的青年一样,你要帮助他,决不能继续纵容他,助长他的暴虐,一定要以智慧、意志和实力对其坚决反击,要击败他,进而折服他,他才会虚心接受那些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而不是毁了这些精神珍宝。我们欣喜地看到,像比尔·盖茨这样的西方先觉者,他们已经开启新的探索,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改善人类文明生态的“新主流”的事业中来了。

总之,中国人要追求和谐社会,人类要追求和谐天下,只能建立在“人性”的公正平等的基本价值观上,而不是“兽性”的自由放纵的基础之上。而在眼前,对于中国民众来说,就是不能存在任何侥幸的心理,要尽力反抗热钱的剥夺,捍卫自己合理合法的财富。就像《国际歌》所唱的:“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作者为超宏观研究专家、中国黄金投资分析师资格评审委员会首任秘书长、上海源复咨询公司首席战略分析师)

书评(媒体评论)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战略立国”,我很认可张庭宾的这句话,中国需要像大国一样的纵深思考和大国战略。作者高度关注欧美货币争霸、世界货币格局体系的演变,而在这一大变局中的人民币战略则将是中国“战略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王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是一次信用危机,而且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化的危机。本书启示人们,那种把全球化当成“美国大片”一样沉迷膜拜是幼稚的。如果我们不希望一个“反全球化”的时代降临,当下反思全球化就无可回避。

——秦朔《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中国人至少目前还不是金融领域的行家里手,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猎场”上,难免在初期会成为国际金融大鳄们猎枪瞄准镜中的移动靶。不过,一旦中国人闹明白“猎场”的游戏规则之后,以中国5000年权谋心术的积淀和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直觉所激发出的智慧与机变,必将使国际金融“猎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精彩好戏。

——宋鸿兵《货币战争》作者

拜读了这本著作,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诚挚的爱国真情,对冷酷嗜血的国际金融投机资本的强烈义愤,以及捍卫改革成果和广大民众财富的坚定决心。贯通全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国情怀,在我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杨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教授

此书警告说,如果当今快速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文明方式不改变,人类不能找到一种在封闭环境中自我循环的新文明生态,则难免遭遇一场大的文明浩劫,现在地球上活着的人大部分都有机会看到,并可能成为其牺牲品。

——刘涛 超宏观研究专家、中国黄金投资分析师资格评审委员会首任秘书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反热钱战争(中国人财富保卫方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庭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87043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48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5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