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必始于临摹古人碑帖,点划结构风格务求酷似。临摹初成必思自行创作,然这种创作激情大凡以失败而告终。从临摹到创作不易跨越,有人可能一辈子都跨不过或者没有跨好而误人歧途。从所临碑帖中选字汇成作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作品中的文字并非在临摹碑帖中都能找到,即使找到拼凑在一起也不能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达到上下贯通左右呼应。为此,我们邀请资深书家编辑出版了一套从历代著名碑帖集字而成的楹联与诗帖。
本辑楹联选自唐颜真卿六十岁时的代表作《勤礼碑》。
| 图书 | 颜真卿勤礼碑/锦绣写字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初学书法必始于临摹古人碑帖,点划结构风格务求酷似。临摹初成必思自行创作,然这种创作激情大凡以失败而告终。从临摹到创作不易跨越,有人可能一辈子都跨不过或者没有跨好而误人歧途。从所临碑帖中选字汇成作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作品中的文字并非在临摹碑帖中都能找到,即使找到拼凑在一起也不能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达到上下贯通左右呼应。为此,我们邀请资深书家编辑出版了一套从历代著名碑帖集字而成的楹联与诗帖。 本辑楹联选自唐颜真卿六十岁时的代表作《勤礼碑》。 内容推荐 本辑楹联选自唐颜真卿六十岁时的代表作《勤礼碑》。 颜真卿,字清臣。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曾任平原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平叛殉职,人品书品,为世所重。书法初学褚遂良,又从张旭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正行书均自开天地,其楷书世称“颜体”,与柳公权有“颜筋柳骨”之说。颜早在书风用笔庄重雄厚,细横粗竖,蚕头燕尾,结体相背,气象开阔,晚年用笔清劲健硕,易方为圆,老辣自在,结体相向,气势磅礴。对当时后世影响极大。《勤礼碑》久埋地下,1922年出土,故字口保存完好,是颜氏碑刻中最能传达原迹形神的楷书作品,结字雄迈清正,刚健整肃,深受书法教学界的推重。 编者耗数月之功,对选字反复斟酌比较,做到所有点划出自原帖,无一笔代写,力求原汁原味,适当运用电脑技术调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颜真卿勤礼碑/锦绣写字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一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20066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0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59 |
| 宽 | 186 |
| 高 | 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