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身习俗研究(以中国和日本文身习俗为中心)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身的诠释

 一 文身的概念

(一)国内部分辞典对“文身”的定义

(二)国外部分辞典及一些学者对“文身”的定义

(三)“文身”概念的新诠释

 二 “文身”之名考

(一)文身之“文”的解读

(二)“文身”还是“纹身”

(三)文身与“刺青”等其他称呼的关系

 三 文身的起源

(一)中外学术界关于文身习俗起源的观点

(二)文身起源再探讨

第二章 文身的分布与类型

 一 文身的分布

(一)文身的地理分布

(二)文身分布的特点

 二 文身的类型

(一)绘身

(二)文刺

(三)苈痕

 三 绘身、文刺、赘痕三种文身形式的产生顺序

 四 中国文身的类型

 五 日本文身的类型

(一)阿伊奴人

(二)南岛人

 六 中日文身施术方法之比较

 七 文身的一般特征

第三章 中国文身习俗概述

 一 考古学资料中的文身习俗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身遗迹

(二)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的文身遗迹

(三)安阳殷墟中的文身遗迹

(四)河南殷墟妇好墓中的文身遗迹

(五)商代的饕餮食人卣铜器中的文身遗迹

(六)湖北荆州的战国“大武铜戚”中的文身遗迹

(七)浙江义乌的西汉陶碚中的文身遗迹

(八)晋宁石寨山汉代古墓中的青铜剑上的文身遗迹

(九)云南傣族佛寺壁画中的文身遗迹

(十)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文身遗迹

(十一)广西岩壁画和福建石刻中的文身遗迹

(十二)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先秦古墓出土的铜针

(十三)新疆考古资料中的文身遗迹

 二 历史文献资料中的文身习俗

(一)先秦文献中的文身习俗

(二)秦汉文献中的文身习俗

(三)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的文身习俗

(四)隋唐五代文献中的文身习俗

(五)宋辽金元文献中的文身习俗

(六)明清文献中的文身习俗

 三 近现代民族学资料中的文身习俗

第四章 日本文身习俗概述

 一 考古学资料中的文身习俗

 二 历史文献资料中的文身习俗

(一)中国历史文献资料中的古代日本文身习俗

(二)日本历史文献中的日本文身习俗

 三 中日文身习俗资料之比较

第五章 文身的部位

 一 文身部位概述

 二 中国文身各族的文身部位

(一)史前和古代民族的文身部位

(二)近现代各文身民族的文身部位

 三 古代日本人文身的部位

第六章 文身纹样

 一 文身纹样的基本特征

 二 中国的文身纹样

(一)古代民族的文身纹样

(二)近现代民族的文身纹样

 三 日本民族的文身纹样

(一)绳文人的文身纹样

(二)文献中的日本本岛人文身纹样

(三)阿伊奴人的文身纹样

(四)南岛人的文身纹样

 四 中日文身纹样的异同

 五 文身纹样的其他形态

(一)面具

(二)脸谱

(三)化妆

第七章 文身的工具与颜料

 一 文身的工具

(一)文身工具的种类

(二)文身工具的变异

(三)中国和日本的文身工具

 二 文身颜料

(一)文身颜料的种类

(二)文身颜料的变异

(三)中日文身颜料的异同

第八章 文身年龄、性别与仪式

 一 文身年龄与性别

(一)文身与年龄

(二)文身与性别

(三)中日文身年龄与性别的比较

 二 文身的仪式

(一)文身的时间

(二)文身仪式与禁忌

(三)施术者

 三 中日文身仪式的比较

(一)中日文身施术者的异同

(二)中日文身仪式过程与禁忌的差异

第九章 文身的象征

 一 文身的象征意义概述

 二 文身象征意义分析

(一)族群的标志

(二)成年与婚姻的标志

(三)等级、身份和财富的标志

(四)宗教职业的标志

(五)战争、勇敢和功绩的标志

(六)吉礼和丧礼的标志

(七)表达个人意愿和个性的标志

(八)刑罚的标志——黥刑

 三 中日文身习俗象征之比较

第十章 文身功能

 一 文身功能透析

(一)区分的功能

(二)图腾崇拜的功能

(三)文身的婚姻功能

(四)美饰的功能

(五)性吸引功能

(六)求福避害的功能

 二 中日文身功能之比较

第十一章 现代文身

 一 现代文身概述

(一)现代文身的形成与传播

(二)现代人的文身意识

(三)文身与犯罪

 二 现代文身种类、颜料与纹样

(一)现代文身的种类和方法

(二)现代文身颜料

(三)现代文身纹样

 三 现代文身的象征与功能

 四 文身与疾病

(一)文身的解剖学与医学原理

(二)文身与疾病的产生

(三)文身注意事项

 五 中日现代文身的比较

第十二章 文身文化的保护

  一 文身习俗的价值

  二 文身习俗的现状

  三 文身文化的保护

结语 文身——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一 文身起源于无意识

  二 文身是无文字时代文身民族的文字

  三 文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四 文身是文身民族的法律

  五 文身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刻绘在人体上的美丽花纹——文身,有着古老的历史,但距离今天的人们又似乎有些遥远和神秘。本书在此力图把文身的历史、象征意义及功能等展现在读者面前,探讨文身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从而为读者揭开文身那层神秘的面纱。并通过文身习俗的中日对比,研究我们与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文化上的异同,为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服务。

编辑推荐

本研究对所收集到的历史文献、民族志、考古研究资料按照民族、年代等进行分类、整理,梳理中日文身习俗的历史;通过对各民族文身的纹样、工具、颜料等的分析,梳理纹样、工具、颜料等的演化过程,探究文身民族对自然、自身认识的路径等;对各民族文身的象征意义及社会功能作详细的分析,透过文身的象征与功能探究文身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等;通过对现代文身的调查和研究,透视现代人的审美观及价值观等;通过对文身习俗追根溯源的研究,提出新的文身观,同时提出针对文身的政策性建议以及文身习俗的保护措施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身习俗研究(以中国和日本文身习俗为中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晓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74180
开本 32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29
丛书名
印张 1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