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及审计评价
内容
编辑推荐

开创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研究领域需要首先抓住研究的主脉,本论文认为这一“主脉”就是如何建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与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进行定位,提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是政府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三者相结合的一种“边缘审计”,是当今审计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审计。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开创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研究领域需要首先抓住研究的主脉,本论文认为这一“主脉”就是如何建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与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进行定位,提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是政府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三者相结合的一种“边缘审计”,是当今审计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审计。

首先,由于该种审计形式的“边缘”性使得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理论的产生基础具有多种理论相结合的特色:标准化理论及审计标准理论是其理论框架、政府受托环境责任理论是其动力因素、环境伦理学理论是其政府监督政策工具的伦理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其最终目标、外部不经济理论是其建立的必然性所在、环境压力承载理论是其建立的意义与价值,几种理论共同作用,形成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基础理论。其次,本文认为尽管绩效评价指标建立的方法很多,但能较好地适应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基础的是:“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概念框架指标体系和政府绩效考核绿色GDP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构想,因PsR概念框架指标设置基础背景、指标特征、指标的功能完全可以满足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5E”的需要。

从国际审计趋势来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的构建应该首先确立标准理论体系框架并遵照《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确立建立标准范围。本文依据《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的精神、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的内涵及特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的确定原则、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的常规内容体系,构建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理论体系框架;从政府执行环境法规情况的审计、政府环境项目绩效审计、政府非环境项目环境影响审计、对环境管理系统审计、对计划的环境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估五大范围分别构建了与五大范围相适应的审计标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可分为基础层次的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和较高层次的审计标准,建立与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范围对应的五大领域的审计标准即基础层次的审计标准。环境绩效审计标准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体系,它要考虑适应较高层次审计的需要的问题,所以审计标准要提升,提升的审计标准本研究称为较高层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本论文提出了公共性、经济性、正当性、效果性、效率性、公平性、透明性、回馈性八项较高层次的审计标准,并就执行环境审计标准时的难点及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论述,为进一步深入指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在标准的指引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论文从指标体系的含义出发,阐述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构建原则、构建方法等相关基础内容。重点阐述了基于PSR概念框架下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建思路,并建立了基于PSR概念框架下的政府环境绩效总体评价指标和基于PSR概念框架下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重点领域评价指标体系。

在审计评价时,首先寻找审计重点领域和审计线索,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总体评价模型可以实现在某一中观范围划定重点审计领域和寻找到审计线索的功能。从常规审计方法出发,为解决寻找审计线索和发现重点审计领域问题,利用环境科学、高等数字、计算机软件建立了两种总体评价模型,即环境优值与协调系数法结合的总评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总评模型。虽然模型建立的机理、建立原则、模型结构不同,但均能实现寻找审计重点领域和重要线索的目的,实现“面”上审计,结合山东省17个设区城市、北京市19个区县获得的大量的有关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资料、数据和信息对上面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上述发现重点审计领域的基础上进行审计延伸,有重点地选择政府投资于公共环境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于企业上,实现“点”上审计。为此,首先,阐述了政府投资于公共项目和政府投资于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模式总体构思;其次,分别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模糊综合评判与效益费用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最后,分别以北京董村分类垃圾综合处理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就提出的政府投资于公共环境建设项目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理论、方法和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以北京市12家被调查企业的调查情况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就提出的政府投资于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理论、方法和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报告是审计结论的载体,是体现审计权威性的唯一选择,是解脱受审者责任的有效办法,而协同组织模式是实现该种审计的最佳组织方式。论文对环境绩效审计准则应有的内容进行阐述,审计准则认为审计意见及其表达需要借助环境绩效审计载体——审计报告来表达,并进一步阐述了环境绩效审计报告的特点、基本要素、编制中注意的问题,结合山东省莱芜市水污染专项审计编制了一份环境绩效审计报告;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组织模式提出创新构想:主张协同的审计模式,并阐述了基于“三层设计理论的构想”,并就目前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协同模式的现实选择——联合审计方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创建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理论框架,围绕政府环境绩效审计五大范围首次建立了基础层次的审计标准,并归纳出较高层次的审计标准。

(2)依托“PSR”概念框架和绿色GDP指标体系,建立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模式,搭建了此模式下的总评指标体系和政府投资于公共建设项目、政府投资于企业两大重点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了环境优值与协调系数法结合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两种总体评价模型,指出前者适用于审计机关第一次介入式审计,后者适用于以前年度曾经接受过审计,留有审计档案可供查询式审计,实现“面”上审计目的。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和效益费用分析法结合的方法,突破审计重点,构建了分领域分项目的政府投资于公共环境建设项目、政府投资于企业的政府环境项目绩效审计分项评价模型。

(4)确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组织模式提出创新构想:主张协同审计模式,并阐述了基于“三层设计理论构想”的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协同模式的主要思想。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来源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内容安排

2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与审计评价基础理论

 2.1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位

 2.2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产生的基础理论

 2.3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基础理论

 2.4 拟建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及指标的特色与建立范围

 2.5 本章小结

3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构建

 3.1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理论

 3.2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的构建

 3.3 执行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时的难点及要解决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理论

 4.2 基于PsR概念框架下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总体评价及审计对象选择

 5.1 环境优值与协调系数结合模型

 5.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BP的模型

 5.3 两种模型的使用说明

 5.4 本章小结

6 政府投资于重点审计领域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

 6.1 重点审计领域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模型

 6.2 北京市政府投资于董村分类垃圾综合处理厂环境绩效审计评价

 6.3 北京市政府投资于企业实施IS014001环境管理系统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报告与协同审计组织模式

 7.1 环境绩效报告

 7.2 环境绩效审计报告

 7.3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协同组织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一、北京市地区企业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系统的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二、政府投资于公共建设项目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审计

评价效果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及审计评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如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18642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39.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9: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