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为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而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选收了会议贺信、致辞、论文七十九篇,内容涉及:鲁迅的多重意义;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与晚年鲁迅;鲁迅的上海体验与左翼立场;鲁迅与上海文化互动关系刍议;鲁迅的人格魅力等等。
图书 | 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为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而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选收了会议贺信、致辞、论文七十九篇,内容涉及:鲁迅的多重意义;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与晚年鲁迅;鲁迅的上海体验与左翼立场;鲁迅与上海文化互动关系刍议;鲁迅的人格魅力等等。 目录 致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致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在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欢迎辞 在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鲁迅的多重意义 “世相”·局限·问题——鲁迅对中国海派都市“世相”的精彩刻画与历史局限以及由此推演的发生学与接受学问题 鲁迅:四城记 鲁迅上海时期的文化社会思想 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与晚年鲁迅 上海鲁迅文化史的回顾与前瞻(1936-2006) 风波浩荡足行吟——鲁迅与上海 鲁迅的上海体验与左翼立场 鲁迅与上海文化互动关系刍议 从“弃医从文”到定居上海——再论鲁迅的思想文化个性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解剖知识阶层的 “欺人一虚无” 海派文化的旁观者——鲁迅对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的独特关照 “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略述鲁迅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党性原则 略述鲁迅在上海时期的杰出贡献——兼谈鲁迅的“创新思维”及其他 鲁迅的进化论思想何以“轰毁” 鲁迅的人格魅力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简论鲁迅的自我消解 一生居城市每日见世相——鲁迅的城市生活体验 浅论鲁迅对上海的观感及缘由 鲁迅与上海——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 上海“别有活力”——鲁迅晚年定居上海原因探 鲁迅留给南粤的文化遗产 鲁迅在广州留下精神文化遗产的几个特点 从广州至上海——鲁迅如何过年 鲁迅与苏州 鲁迅作品中“狗”的话语谱系与国民性隐喻 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与命运 奴隶之书:《生死场》 郑振铎的小说与鲁迅的影响 鲁迅眼中的都市女性 “心有灵犀一点通”——落谷虹儿的创作世界与鲁迅的共鸣:“爱、浪漫与生活的回旋曲” 1933年的左翼青年作家·周文·地缘小说 在理解与误解之间——论张爱玲与鲁迅传统 鲁迅怎样“看”到的“阿金”? 复旦大学课堂上的鲁迅 谈《故事新编》中前后期作品的思想倾向 鲁迅与新感觉派文学 鲁迅与左翼文学 时间·人和空间·人——鲁迅杂文思维向度研究 殖民体验与都市书写——以鲁迅上海十年的创作为中心 《故事新编》后五篇与上海 一个寓言——《故乡》中的门 “救出自己”主题中的角色置换——《伤逝》与《寒夜》的对比解读 阅读《野草》,假装我不认识鲁迅 关于《在酒楼上》 以《过客》来看鲁迅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 从无情的笔战到真挚的友谊 高鲁冲突中的一个死结——环绕“月亮”的流言与误会 鲁迅与何满子 鲁迅与王安忆 精神文化的战士——谈鲁迅与王小波 从“忏悔录”到“福音书”——鲁迅小说《伤逝》与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中子君命运之比较 1930年代的上海内山书店——上海时代的鲁迅和内山完造为反战而共同努力 纪录片《鲁迅》摄制组访谈录 鲁迅与新生命书局——兼论上海30年代出版语境及鲁迅出版策略 “看”的意味——鲁迅的启蒙心态与视觉意识 现代传媒催生了现代文豪鲁迅——论鲁迅与现代都市传媒 扶植与拒斥——鲁迅与左翼电影 新发现的两件有关鲁迅的史料 鲁迅:中国新兴木刻艺术的导师——纪念鲁迅到沪80周年 新兴版画与城市文化——鲁迅倡导新兴版画运动的文化意义 论鲁迅与城市戏剧文化的建设 《二心集》版权与合众书店 鲁迅与城市展示文化 文学性和市场化的双重典范:都市传媒视野下的《阿Q正传》 浅说鲁迅在上海观看的电影 鲁迅与公园 鲁迅与文艺漫谈会 鲁迅的娱乐:电影 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锡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548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7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0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4 |
宽 | 148 |
高 | 3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