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联相比,中国对一元化体制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形成了和谐的社会主义体制。和谐体制主要由和谐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总体制等构成。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体制转型的成功,在于改革开放中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纠偏机制。这种机制是由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肯定机制、领导人的开拓精神、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吸纳机制等诸多力量合力的结果。
图书 | 一元化体制与和谐体制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与苏联相比,中国对一元化体制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形成了和谐的社会主义体制。和谐体制主要由和谐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总体制等构成。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体制转型的成功,在于改革开放中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纠偏机制。这种机制是由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肯定机制、领导人的开拓精神、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吸纳机制等诸多力量合力的结果。 目录 上编 苏联的一元化体制 第一章 一元化体制的建构 第一节 仓促的选择 一、革命胜利之初的松散体制 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经济体制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松散的经济体制 第二节 一元化体制的形成 一、上世纪20年代的党内争论——一元化体制形成的催化剂 二、新经济政策的终结 三、一元化体制形成的时代特点 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五、大清洗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形成 六、上世纪30年代的意识形态一元化 第三节 一元化体制的特点 一、经济体制的特征 二、政治体制的特点 三、文化体制的特点 第四节 一元化体制形成的原因 一、广袤的空间——俄罗斯文化传统形成的命定客观环境 二、政治传统 三、文化传统 第五节 一元化体制的理论基础 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 二、工业化和集体化理论 三、其他相关理论 第二章 对一元化体制的改革 第一节 一元化体制的巩固与发展 一、战时的一元化体制 二、战后的巩固与发展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为导向对一元化体制的改革 ——赫鲁晓夫时期 一、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政治体制改革 三、一元化的解冻 四、改革的反复及中止 第三节 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 一、短暂的改革 二、悄悄地重新斯大林主义化 三、长期的停滞 第三章 一元化体制的产品 第一节 产品之一——计划经济 一、计划经济的创新之处 二、计划经济的弊端 第二节 产品之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成功之处 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第三节 一元化体制走向终结 一、迟到的改革 二、一元化体制被迅速破除 三、一元化体制走向终结 下编 中国的和谐体制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和谐体制 第一节 和谐的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改革开放30年所有制理论的发展与突破 三、改革开放30年分配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四、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和谐的政治体制 一、人民民主专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三节 和谐的文化体制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和谐的社会体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体制探索历程 二、我国社会体制的基本框架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元化体制与和谐体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添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1195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75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