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子的奔腾
内容
编辑推荐

“以庄解王,以王解庄”,王蒙借庄子说人生哲学与处世之道。本书《庄子的奔腾》是王蒙先生用自己的人生历练,用自己的体悟感受,用自己的政治经历、社会经历、人生经历、文学经历,也用自己的知识与智商去与庄生对话,与庄生共舞,揣摩逼近庄生的鱼、兔、意图、意念、雄辩与才华,对《庄子》进行解说与阐释,交映生辉。从中体味到庄子思想的精深之处,对我们的人生及处世智慧有许多的启迪和帮助。

内容推荐

《庄子的奔腾》是王蒙对庄子的最精彩的讲章。王蒙激情勃发,借助庄子讲述自己的人生哲学,给大众启迪,精神上的氧吧。王蒙与庄子,不是追随,不是驾驭,是同行,是共舞,是大能量之人的思想缠绕与燃烧。

老王与庄子的唱和,都是人生的出气孔。

《庄子的奔腾》一书得到了贾平凹的盛赞。

目录

如莲的喜悦(代序)贾平凹

庚桑楚:摆脱干扰,解开心结

一 不要自作聪明也不要自作多情

二 学道而后不营营,怎么会这样难

三 经过终极关怀与高端推理,求得人格的自由与解脱

四 以天下为笼,以其所好笼之,可得

徐无鬼(上):理想的尊严与务实的掂量

一 爱民还是害民/036

二 囿于治、囿于事,人们就这样失去了自由

三 是百家争鸣还是乱成一团

四 高士岂能成事

徐无鬼(下):另类思路的缤纷花朵

一 怎么忍心责备猴子

二 不道之道与不言之辩

三 听说有好事就哭了

四 河流为什么不怕风吹日晒

五 从不知中得到知,原因是从不知中坚定了信仰

则阳:大妙中遨游,幽深里冲浪

一 古代的公关活动分子形象

二 不知不闻最好,更不用谁来命名

三 还是要大而化之

四 隐与显

五 为政的末路

六 理想主义的为政,仍然不等于大道

七 大道的内在悖论令人叹息

外物:人怎么样得到自由

一 善未必就有善报,就是说仅仅提倡道德,不见得管用

二 小人物想干大事,有点可笑

三 如果儒者去盗墓

四 神龟知命,知命者偏偏无命,怎么办

五 只有与脚印一般大的地面,你还怎么走路

六 为什么老是忘不了手段

寓言:文无定法,论非必然,搜搜而已,自有大妙

一 寓言、重言、卮言,天成《庄子》文体

二 干脆拉上孔子一起说

三 通向大妙之路,你要不要试试

四 存在并不那么确定与结实

让王:辞让的哲学

一 弃天下如敝帚,你做得到吗

二 见利忘义还是有所不受

三 清贫万岁!清醒乎自恋乎

四 世事何肮脏,死以守清白

盗跖:痛斥儒家的一套道德理想与行为规范

一 盗跖猛批孔子

二 满苟得力辩子张

三 知和力辩无足

说剑:以大道大本之剑,取代兵器之剑,你信服吗

渔父:盗跖批完了,再由渔父教导一下孔子

列御寇:怎样才能做到神全

一 你应该为你的获得而不是为你的未能获得而发愁

二 千万别以为你自己改变了世界

三 真正的诚信不需要挂在口头上

四 人心险峻,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五 愚昧的人总自恃偏见而沉溺于低俗的人事

天下:乱世英雄起四方,有说便是无冕王

一 天下大乱,道德不一,贤圣不明,于是只能向后看

二 严苛克制的墨子学说难于被现实所接受

三 安宁、柔和、息兵、寡欲,谈何容易/

四 无私、无择、无非、无过、无知的一相情愿

五 关尹、老聃,博大真人

六 以庄解庄,谬悠荒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七 纯粹的思想者惠施

总后记

试读章节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掔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

徐无鬼通过女商的关系见到了魏武侯,武侯慰问他说:“先生太受苦啦。生活在山林之中,吃了不少苦头吧?这不,你现在终于愿意来找我啦!”徐无鬼说:“我是来慰问你的,不是找你来慰问我的!你这样养尊处优的人,还不是要满足自己的嗜好和欲望,助长自身的喜爱与厌恶,结果搞得你的性命心绪很苦。要是废黜嗜好和欲望,抑制爱好和厌恶,那么你惯于享受的耳目就会因之而感到乏味枯燥,十分受苦。看来,需要慰问的正是你呀,我有什么劳苦艰难可慰问的!”武侯听了一怔,不能回答。

诸子百家之中,老庄是比较牛。他们立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因为抽象,比较敢说敢吹敢抡敢砍。所谓的玄圣素王比真圣真王还牛,就因为他们讲的是玄理,吃的是素食,穿的是粗布,牛两下不过是精神胜利,无大碍,无后果。这位徐无鬼先生就是牛气冲天,猖狂(无贬意)绝顶,一见面先把魏武侯压下了半头。

越是侯王,越是高官大款肥猫猛将越是欲望如天,满足了就更贪婪,不满足就苦煎熬。徐先生直击要害,打得魏武侯摇摇晃晃。

这里的“好恶”,应该是个偏正词,与今日所讲的复合词不同。如同说褒贬其实说的是贬,好歹其实说的是歹,那么这里的好恶其实指的是喜好。

一家一本难念的经,一家一本自己的快知足图。君侯有君侯的难处,寒士有寒士的难处;君侯有君侯的牛皮,寒士有寒士的牛皮。正常情况下,寒士的处境比君侯的处境更艰窘一些,寒士比君侯的生活更单纯从而淳朴一些、放松一些,也是事实。二者比较,则难于说清。正常情况、多数情况下,人们羡慕君侯而不羡慕寒士,也是事实。

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

稍过了一会儿,徐无鬼说:“我很想与你谈谈我观察识狗的经验。下等品质的狗,只知道填饱肚子,只知道吃,这是跟野猫野兔一类的本能。中等品质的狗能够凝神静气,好像常常注视着太阳。上等品质的狗,神定气闲,它们像是忘掉了自身。而我识狗的本领,比不上我识马的本领。我发现,马的体形线条,直的地方要合乎木匠用的墨线,弯曲的地方要合乎勾弧,带角的地方要合于角尺,浑圆的地方就要合于圆规,这样的马可以算做国马——一个侯国代表性的良马,不过,它们仍然算不上天下的良马。天下最好的马,一切都是天生的材料,它们缓步时似有忧虑,奔跑时神采飞扬,总像是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它们超越马群,疾疾如风,由于迅速,它们不会沾上奔马扬起的尘土,它们把尘土远远丢在身后,却不知道这样高超的本领从哪里得来。”魏武侯听了高兴得笑了起来。

《庄子》中反复强调的是一种理想:不拘一格,无法衡量,没有规格,不知来源,不须论证,不须努力,不须过程,自然而然地出现天生的超人超物,其品质、性能、境界为一般的人与物所不能比拟。庄子的理论是:中规中矩、有迹可求、有道理有依据可讲的好是二等的好、一般的好、可分析可触摸可掂量的好,如狗而直视太阳,如马之直的地方直如划线、圆的地方圆如圆球。而更好的马不需要这些三围呀、图线呀、比例呀、姿势呀、凝神呀之类的玩意儿。这也如《庄子》所讲的列子御风犹有所待,你得等着起了风才能航空航天嘛。庄子要的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就是把一切大而化之、大而虚之、大而无之,他要的是无影无踪的伟大,无形无神的伟大,无标志、无道理、无规则、无来由,尤其是无法衡量、无法分析的天生的、混一的、玄而又玄的伟大。

而且,天才的狗或马共同的特点是“若亡其一”,好像忘记了自身存在,好像精神并不集中,恍恍惚惚,好像忘掉了点什么,好像它们什么都不知道。当然,更多的先贤愿意解释为正因为忘却了自身的存在才能做到气定神闲,也许还有抱元守一。看来,这些天才的狗与马也都深明无为而治的道理,虚静恬淡的道理,大智若愚、大盈若冲、大才若滞、大辩若讷、大勇若怯的道理。与西方人比较,中国人更讲究内敛,讲究深藏不露,做到无表情无反应无端倪。这确实有点让人瘆得慌。神魔一念间,学庄学不好,不但会变成阿Q,也会变成阴谋家、鬼蜮伎俩。

那么学庄学得好呢,就会像庄子一样的高瞻远瞩、胸怀宽广,从根本上解决一切矛盾分歧,超越是非、物我、彼此、始终、高低、贵贱、智愚、寿夭、生死,进入通人、至人、真人、神人的与天同在,与道一体,与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同游的超拔绝顶的境界。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徐无鬼一上来就与武侯谈论君王的嗜欲问题,这在今天看来,相当冒失。然后一下子跳到相狗相马术上来了,突兀,转弯太快。是徐无鬼就合武侯的低水准吗?是徐无鬼借狗马说事吗?叫人摸不着头脑。读起来,倒觉得武侯的脾气很好,而徐无鬼有点心虚,生怕别人不了解他的高明伟大与自得其乐。

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 《书》 《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弢》,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徐无鬼走出武侯的宫室,女商说:“先生究竟用了什么特殊的办法使我们国君这样高兴呢?我用来使国君高兴的办法是,从宏大宽阔方面说,就要向他介绍《诗》《书》《礼》《乐》的大道理大学问,从久远绵长方面说,就要和他谈论韬略兵法演变的典籍。为国君效力而大有功劳的人多了去啦,而国君从不曾说过什么好听的话;如今你究竟说了些什么来取悦国君,能让国君这样满意呢?”徐无鬼说:“我也就是说了说我怎么相狗相马。”女商说:“仅仅如此吗?”徐无鬼说:“你或许听说过越国流浪汉的故事吧?他离开越国几天,见到老相识老朋友,感到非常高兴;离开越国的日子月份稍长了些,只要是见到在国中所曾经见到过的认识的人便很欢喜;等到过了一年,见到样子沾点边、好像是同乡的人,就能大喜了。你看,离开故人故里时间越长,想念故乡的心情也就越强烈了啊!至于逃向荒原野地的人,生活在茂密的野草里,那些灌木草丛堵塞了黄鼠狼出入的路径,他们只能在草丛空隙里碰碰撞撞地生活。这种情况下,能听到人的脚步声也就非常兴奋啦;如果有兄弟亲属在身边说笑,当然就更欢喜了。估计很久了没有谁用真诚朴素的大实话在武侯身边说笑了啊!”

P36-39

序言

如莲的喜悦

这里,我仅仅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说一下自己阅读王蒙先生关于《老子》《庄子》系列著作的感受,下面所说的内容也是阅读时随手写下来、记下来的东西——虽然这是一些读后感,却是非常真诚的。

王蒙先生说阅读《老子》《庄子》时是一种享受,我在读王蒙先生这些著作时则是一种喜悦,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如莲的喜悦”。王蒙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中国作家,在一九七八年新时期文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颁奖时我第一次见到了他;几十年来,我一直在仰视着他,一直高看王蒙先生,认为他是一个能“贯通”的人,这样的人是少数。读他的大量文学作品时,我就觉得他的才华不仅仅是表现在文学方面,他的能量很大,气场很大,能做很多的事情(能当部长)。现在,在高龄之时他相继写出了《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等系列有关传统文化和哲学方面的书,这是一种必然。这种修养不是在他停止创作转入文化研究时形成的,而是一直存在于其创作背后。这让我想起了当年读古人散文时的情景,觉得他们写得好,但找不到根源是什么。从先秦两汉时期到明清时期的那些散文大家的全集,我基本都读过,发现诗和散文只占他们作品的极少部分,而大量的都是谈天说地的文章,因为他们贯通天地,以奇笔写出的诗和散文就显得非常出彩了,散文仅是冰山一角。王蒙先生就和他们一样。二十多年前,他提出作家学者化,这种思想当然不是要求作家都去当学者,而是强调作家要有丰富的学养——也只有学养丰富的人才能说出那样的话。以上就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老子》和《庄子》是最难读的,难的不是文章之如何难读,而是其思想是一时难以领会的,它是随着读者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逐渐被领悟的。我的体会是,《老子》和《庄子》是常读常新的,年轻时读和五十岁再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去年读和今年读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就好比说,人站在第一个台阶上能看见第二个和第三个台阶,却不易看见第八个或第十个台阶;一个人当科长时想着当处长,当了处长就想着当厅长,没有说一个科长一开始就想着当国家领导的。王蒙先生以他近八十岁的高龄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写出了《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等一系列书,他是能领略老庄的真传的。这些著作是建立在他人生智慧经验基础之上的,所以说这些著作是靠得住的。

第三,人与人不同。如庄稼,麦子就是麦子,玉米就是玉米;人的区别在于能量,王蒙先生是大能量的人,大能量的人常常不可思议,我认为这些人都是上天派下来的,他的责任就是来指导芸芸众生。所谓栋梁之才,一座房子也就是那么几根柱子和一个梁子,当有了老子和庄子的时候,也就有了中国。严格地讲,王蒙先生不是在注经,而是在讲经。讲经者大都是国学的“高僧”。王羲之写出了《兰亭序》,后人都在模仿他、练习他,并且都成了大家,但各家有各家的风格。我读过南怀瑾说佛的一些书,也听过净空法师说佛,他们都是围绕佛经的大意而抒发自己生命的智慧。王蒙先生正是如此,他从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出发,以一个伟大作家的角度讲老庄,讲得准确且生动。

第四,王蒙先生的小说和散文中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激情充沛,潇洒自如;到了谈老庄依然思维开阔,元气淋漓,如水银泻地、泉水喷涌,令我惊叹不已。

第五,江山代有才人出。王蒙先生在高龄时期谈老子和庄子,这是必然的,也是他的使命,因为这个时代需要有人出来以另一种口吻说老庄,也可以说这个时代需要老庄以另一种面目出现。

第六,我读过一些印度哲人的书,印度这个民族为世人贡献出了许多智慧;王蒙也是这样的人,他基于《老子》和《庄子》来讲自己的智慧。所以,我在读王蒙先生这些著作时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王蒙先生可以不停地演讲,完全可以脱开经书讲自己的人生智慧,然后集成一书,或者平时由他的学生记录他的言论,像佛经一样开头都是“如是我闻”——能出这样一本书是多好啊!

王蒙先生的才能和能量是天生的,是不可效仿的,使我们作家同行汗颜或受启发。以我自己来讲,我的知识面太窄,阅读量太小,思考太浅;古人有一句话叫“读奇书,游名山,见伟人,以养浩然之气”,读《老子》《庄子》原著,读王蒙先生的这些著作,都是养我气息的因子啊!

后记

差不多用了三年的时间,我在七十七岁高龄写完了《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分别对《庄子》内篇、外篇、杂篇作了转述与解释发挥,作了研讨与推敲,作了共鸣与对话。

慨当以慷,《庄子》难平。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倏忽万世,摇荡苍穹。俯拾即是,妙语无穷。铺陈巨浪,点染雄峰。 孰能与舞?起落匆匆。睥睨万物,笑谑群生。忽呆若木鸡,又世事清明。时深明大义,却力排凡庸。若蝴蝶园圃,或鲲鱼北溟。且树下酣睡,似飘摇太空。唱天籁野马,讥黄鸟弹弓。抚虚室生白,扮盗墓儒生。揭穿盗亦有道,道亦有盗,冷嘲义出侯门,侯门义生。谈庄享受,舞庄快活,思庄奔腾。孔丘粃糠,盗跖张扬,惠施语塞,墨翟目瞠。老王何幸,呼青春、勇探索、锋芒毕露,混乱、挫折、边疆,浮沉、井喷、诗书论、长中短、春夏秋冬,犹说红楼、义山、老子、庄生。天降斯任,请看我飞旋纵横!

最大的障碍是文字,我只能信赖前贤。依靠的是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第三册中王先谦撰的《庄子集解》、中华书局版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版陈鼓应注释与翻译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版孙通海译的《庄子》、线装书局版《傅佩荣解读庄子》等等。我也点击浏览了网上的各种版本。这些书与资料都给我极大帮助。问题是,有时候白话译文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我提不出多少质疑,但仍然是越看越糊涂,不明白它的含意,不明白它的逻辑,更不明白它的针对性——它到底要说什么,要反驳什么,要提出什么。《庄子》在杂篇《外物》中提出“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的著名命题,善哉此言,我读庄谈庄的最大困难在于,拼命接触学习那些筌、蹄、言,而硬不能得到鱼、兔与意。

怎么办?我要劲的是捕鱼、养兔,体贴分析咀嚼其意。对于我来说,我能够做的不是继续扩展筌、蹄、言的资讯,在堆积如山的庄学疏解上再加量加高,而是用自己的人生历练,用自己的体悟感受,用自己的政治经历、社会经历、人生经历、文学经历,也用自己的知识与智商去与庄生对话,与庄生共舞,揣摩逼近庄生的鱼、兔、意图、意念、雄辩与才华。我相信,庄生原来也是活人,有七情六欲之人,特别聪明与有趣的人,有着与众不同、高出一大截的见地与想象力的人,叫做“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是一个这样的精神上非常骄傲,思想上非常开阔,见解上非常高明脱俗,表达上汪洋恣肆、不拘一格的人。你如果做不到与他智力上精神状态上的靠近与共鸣,大致的平起平坐,你的解释就只能是隔靴搔痒、刻舟求剑、步行追鲲鹏、冬烘讲天才,想吃其尘垢也吃不上!某虽不才,敢引庄为同道,敢不在庄前一味自惭形秽、匍匐随从,而是平视庄周,与之拥抱握手,与之交谈辩论,与之对话,与之共遨游同欢笑,与之翩翩起舞。可能,我的解说转述,尤其是发挥中有兴之所至脱离或不尽信守原义的地方。就是说,有老王的思想见解,有受到庄文(即《庄子》的鱼篓子、猎犬或兔蹄或其文字)的启发,引出来的一大套想法,其中当然有对原文的突破发展。这对于我来说,完全正常,完全必要,否则,那么多古汉语、古哲学、古代思想史专家在那里,你王某瞎掺和做甚?要你王某这一搅屎棍做甚?要的就是老王的那点灵气,那点经历,那点浮沉,那点切骨的感受与独有的体会,那点言之成理、思之成精的新发现。呜呼!乐在其中,意在其中,美在其中,这与那些字斟句酌的疏解方法根本无法沟通。

当然,极个别地方,可能有被王某忽略了的、已有的更可靠也更准确精彩的理解,如有专家学者指出,老王会五体投地、从善如流、感激涕零的。

对不起,以庄解王,以王解庄,我注六经,六经注我,这才是我的追求。我是老王,不是国学家,不是庄学家,更不是道教专家。我感谢任继愈先生生前鼓励我,对我开玩笑说:《老子的帮助》道破了老子的天机,会折阳寿。冯其庸先生也鼓励我说,别人是以老解老,而我做到了以王解老,便通了新意。谈起庄来就更热闹了,《庄子》一书,上天入地, 形上形下,寓言故事,怪论奇谈,石破天惊,波谲云诡,古今中外,只此一人。老王何幸,两年半出它三大本书,谈庄舞庄解庄也批评庄,爱之深,责之切,“好啊,多么好”!

这最后引号里的字像是受了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好》的影响。我深信再没有第二个人谈庄时能想起马诗人来了。老王的书,独一无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子的奔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49377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8: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