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培养视觉读写能力,帮助读者畅游视觉文化。《眼见为实》第三版涉及了恐怖袭击事件等话题的数码摄影意义、因特网以及全球恐怖主义形象的重要性。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许多其他方面的话题,例如图像与视觉回顾、电子游戏、视觉幽默、消费者文化的新发展和视觉现象。本书中添加了新内容,例如关于艺术、理论、雅各布森的传播过程模式、后现代主义和“真实”图像、身份以及漫画小说。
图像的力量是强大的,会带来各种效应。这就是本书关注的内容——图像的力量、塑造灵魂、文化和社会的视觉传播形式。
图书 | 眼见为实--视觉传播导论(第3版)/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培养视觉读写能力,帮助读者畅游视觉文化。《眼见为实》第三版涉及了恐怖袭击事件等话题的数码摄影意义、因特网以及全球恐怖主义形象的重要性。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许多其他方面的话题,例如图像与视觉回顾、电子游戏、视觉幽默、消费者文化的新发展和视觉现象。本书中添加了新内容,例如关于艺术、理论、雅各布森的传播过程模式、后现代主义和“真实”图像、身份以及漫画小说。 图像的力量是强大的,会带来各种效应。这就是本书关注的内容——图像的力量、塑造灵魂、文化和社会的视觉传播形式。 内容推荐 《眼见为实》一书使用符号学和心理分析方面的概念帮助读者理解了我们在视觉现象中发现意义的方式和大脑处理影像的方法。作者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文风将这些概念呈现在读者面前,并配以许多新鲜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书中所探讨的一些原理是如何得以应用的。其中的许多图片更是由本书作者亲自完成的。 第三版的特色在于其添加更新了有关数码摄影,后现代主义和电影。电脑图片和动画,以及电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总序 第三版序言 序言 绪论 图像与想象 第一章 眼见为实 第二章 看的方式——符号学入门 第三章 视觉传播的成分 第四章 排版与美术设计:视觉传播的工具 第五章 摄影:捕获的瞬问 第六章 电影:运动的影像 第七章 电视:永不停歇的马赛克画面 第八章 漫西、卡通和动画:一种艺术形式的发晨 第九章 计算机和图形掌——绘圈软件创造的奇迹 人名素引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眼见为实--视觉传播导论(第3版)/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阿瑟·阿萨·伯杰 |
译者 | 张蕊//韩秀荣//李广才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4251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8-289 |
版权提供者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