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在经济中
内容
编辑推荐

当男经济学家沉醉于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时,女经济学家更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揭示经济学的真谛,她们比男经济学家有更敏锐的观察力。读过王玉霞女士的《生活在经济中》,你就会明白这一点。

作者王玉霞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包括公共交通、消费、法律、环境、生产与经营等等。她写的许多事情都是亲身经历的,她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又注意观察生活,思考其中的道理,再加上她清新、朴实、流畅的文字,就使得这本书极富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通俗易懂、充满睿智的论述不仅是喜欢经济学的读者最合适的读本,也可以称为在经济学迷宫中摸不清方向的学生的最好的教学辅导。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超市里,面对收款台前的一条条长队,我们需要判断哪一支队伍速度较快;在选举时,我们需要决定投票给哪一位候选人——在做出这种种决定时我们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而本书即是针对我们身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解读。

目录

代序:女经济学家看世界

自序:经济学与真实世界

第一篇:家中的经济学

 我的保姆经济学

 家中的经济学家

 太太经济学——信息少的收益

 孝顺的“代价”

 “不一样”的儿子

 闲暇的效用

 减负的神话

 父亲的节俭悖论

第二篇:交通的烦恼

 先生与车

 票贩子的效率

 机场罚款的是是非非

 大连国有公交企业的忧患

 火车鸣笛扰民该不该赔偿

 航空违约无商量

 同城之内、画地为牢——大连市出租车市场分割现象的透析

 公汽月票不可废除

第三篇:消费的思考

 “三八”节的礼物——理性消费的典范

 退货的不满意

 岁末大降价,令人欣喜令人忧

 假日经济——商机与陷阱

 宽待“天下第一”

 北京寻医——“挨宰”的理性

 云南之旅的经济学思考

 旅游货款水土不服

 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评学费差别定价

第四篇:法律与诉讼

 法律上的“笑话”与经济学的不公

 理必的索酬举报

 超市罚款——市场经济中政府行为的局限一瞥

 “公厕风波”与政府诚信

 慎用诉辩交易

第五篇:社会与环境

 吸烟·产权·制度变迁

 “土楼”对“暖楼”的替代——分析一项制度帕累托改退的案例

 百姓与经济学

 校园经济学

 薄市长为什么要种草

 果树的“悲哀”

 我看美国“9·11”遇袭事件

 “死亡指标”荒唐何在

 质疑“非典”高考加分

 理性的光芒

 “勾肩搭背”的社会成本

 让语言还原为语言——读汪丁丁《风的颜色》有感

第六篇:生产与经营

 “成本”中的学问

 为“白捡钱”辩

 “看不见的手”的魔力

 解读温州企业家

 丰产为什么不丰收

 修鞋业:在滨城的产业化之路——访滨城一元擦鞋连锁店

 拍卖购房选择权——兼论弘基奇迹中的制度缺陷

第七篇:我的经济学人缘

 我从哪里来

 我的经济学人缘

 追忆春华

 穿过夜幕的经济学明星——张培刚教授九十华诞见闻

 黄有光教授的笑声

试读章节

岁月匆匆,我在家庭主妇的位置上已经营了十年有余,十余年的家庭主妇生涯练就我一身洗衣烧饭、当家理财的功夫,然而作为一名职业女性,人到中年后事业逐渐攀升,教学、科研再加政协常委之类的社会工作,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在事业家庭皆看重,鱼和熊掌全兼得的理念下,每日里陀螺般地变化着各种角色,落得个身心疲惫、花容惨淡。在过度劳顿之中,难免任劳不任怨,席间枕畔设计向先生索要女权。先是争取平等分工,将家务分成四项,洗衣、采买、做饭、搞卫生,让先生自选两样,名日“男士优先”。再争取不平等分工,一周七日,分成一三五、二四六,由先生任选,而我非常大度地提出可以多干一个星期日。最后贵在参与,要求先生承包一项比如洗碗。三板斧过后没了招术,先生大将风度,以不变应万变,一样不挑,一样不选,偶尔在花言巧语中承包一项,也绝不超过三天。日复一日,我的主妇大权始终没有旁落,喜哉?悲哉?

先生在于心不忍和爱莫能助之间,提出能否眼光向外,打开家门,请一个保姆,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交换,来一个人力资源重组,用他∞话讲,让一位学者在家做饭,本身就是资源的浪费,机会成本过大。请一个小保姆,将我拥有的主妇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主妇的洗衣做饭之类的经营权让渡出去,而我独掌收益分配大权,何乐而不为?但细细想来,总感到这两权分离中存在着代理风险。

风险之一,多年来我已培养出先生和儿子的饮食偏好。尽管我的烹饪技术绝非上乘,但先生和儿子却百吃不厌,有次出差在外,请人帮忙做饭,一月下来,先生儿子瘦了一圈。

风险之二,恐家庭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十多年来我和先生、儿子三足鼎立,三角形最稳定,且由于女性相对稀缺,我的地位从来举足轻重。早在学习人际关系学时,我就记住了一个公式,即人的数量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人际关系数是以几何级数上升。这个公式教我不能轻易打开家门。

风险之三是道德风险,每每听说谁家谁家保姆克扣菜金、偷懒刁钻,更有小保姆卷走家私、拐卖儿童、颠覆家庭的传闻。

然而,高风险常伴随着高收益。在无奈之中,听任先生从老家请来一个小姑娘。一年过去,竟有苦尽甘来的感觉,三项风险均已化险为夷。

对于风险一,小姑娘聪明伶俐,学习曲线非常陡峭,几经点拨,就做得一手好饭菜,而且日见“青出于蓝胜于蓝”。

对于风险二,我和小姑娘以心换心,真诚相处,再加上偶尔的“小恩小惠”,不久我们就结成了统一战线:不但军心稳固,还觉得多了一个合谋的伙伴。

对于风险三,我原本家庭主妇,菜金肉价信息对称,监督成本较低。且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小姑娘从老家请来,知根知底、沾亲带故又规避了其他风险。

锁住风险,收益多多。在雇佣保姆的过程中,引发了我许多经济学的思考:

思考之一:实现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交换,各自得到了比较利益。雇佣保姆后,我可以完全从繁杂的家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效率大大提高;而小保姆也从繁重的农田劳作中解脱出来收入比原来多了好几倍,我和小保姆都实现了帕累托改进。开始我用自己的薪水支付保姆的报酬,心理总是不大平衡,感到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所差无几。后来我每周在外校兼课半天,这每周半天的收入恰好是保姆一周的工资,这1与14的比例让我心中释然。

思考之二:实现了原材料对半成品,成品的替代,降低了生活的费用。我“兼职”做家务时,时间的机会成本较大,所以总是尽可能降低购物的搜寻成本,从来都是就地就近,尽量买些成品,半成品以图方便,往往是多花钱少办事。小保姆专司家务,时间非常宽松,每日里购物货比三家,且尽量买些时令蔬菜、新鲜鱼肉,做出菜来营养好,口味佳,每月的菜金还有了节余。

思考之三:加大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小姑娘从农村来到沿海大城市眼界大开,我和先生均在高校任教,家里自然有股书卷气。小姑娘读书写信有我们指点,一年下来进步不小。我相信这段经历对于她今后就业谋生、为人妻为人母,必然会产生有益的影响。而我集中时间致力于教学科研,也积聚了更多的能量。

思考之四:实现了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改革开放后我家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可支配收入中,有了可随时支配的收入。小保姆家在农村,生活虽不算贫困,但也没有剩余,她的报酬寄回家中,马上会转化为种子化肥等生产投入。因此将我的部分收入转移为小保姆的收入,提高了货币的边际效用,同时把储蓄直接转化为消费和投资,由此带来的总需求的增加对我国不算景气的国民经济也是一个小小的牵动。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成了热门话题,每每想到全国城镇有3000多万下岗职工,农村有1.5亿剩余劳动力,我就滋生了一种为国分忧的豪情。若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能像我家一样,保姆产业怎能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雇用保姆,雇出了比较利益,雇出了帕累托改进,雇出了货币边际效用的提高,雇出了人力资本的改善,既雇出了微观经济效益也雇出了宏观经济效益。我劝如我一样为家庭、事业所累的职业女性,若条件允许,请雇一位保姆。

1999年6月8日 P3-6

序言

男女平等并不等于男女相等。男女在权力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但生理上的性别差别决定了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表述自己观点的方式的不同。阅读陈忠实、陆天明这些男作家和张爱玲、陈丹燕这些女作家的作品,你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经济学家比作家要理性得多,但男女之间的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当男经济学家们关注经邦济世这类大事时,女经济学家更关注贫困与平等,她们比男经济学家有更多同情心。

当男经济学家沉醉于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时,女经济学家更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揭示经济学的真谛,她们比男经济学家有更敏锐的观察力。读过王玉霞女士的《生活在经济中》,你会对女经济学家的风格有更具体而深刻的了解。

王玉霞女士与她同时代的男经济学家一样经历了同样的奋斗,取得了同样优秀的成就,年纪轻轻的就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她优秀的教学效果和论著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但作为女经济学家,王玉霞教授又有自己的特色。

所有经济学家都注重观察生活,用生活中的事例诠释经济学理论,国外的大牌经济学家如贝克尔、诺斯都写过这类书。但女经济学家所关注的生活又有所不同。男经济学家不理家务,也很少与保姆打交道,女经济学家无论有多深造诣,妻子与母亲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她们与家务有不解之缘(连撒切尔夫人这样的铁娘子还亲自下厨做饭——即使是作秀,布莱尔也不会做这样的秀),也更了解保姆。这就有了王玉霞的《我的保姆经济学》。从保姆的收益和风险,到雇用保姆的思考,事事都极为真实,事事中都有经济学。只有确实有雇佣保姆经历的女经济学家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王玉霞的文章中讲的都是作为妻子和母亲亲身经历的许多家庭琐事,但她讲出了这些琐事背后的经济学道理,就不是一般的妻子和母亲,而有了经济学家的身份。

女性的特点是感情细腻,所以女作家才能成为婉约派。婉约,没有气吞山河、大江东去的男子汉气派,却有感情真挚,体贴人微的女性温柔。许多人爱看女作家的作品,原因大概在于此。我本人就爱读张爱玲、毕淑敏、陈丹燕的作品。她们作品中流露出的那种似水柔情,给你一种享受。王玉霞《家中的经济学》对丈夫与儿子的爱,《孝顺的代价》中对父母的爱等等都散发出这样的情感。如果说男人是用笔写作的,那么,女人更多的是用感情写作的。这种风格贯穿了这本书。

王玉霞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包括公共交通、消费、法律、环境、生产与经营等等。她写的许多事情都是亲身经历的,例如,《北京寻医》中通过陪父亲看病的经历说明了信息不对称下消费者“挨宰”的无可奈何。这种事情是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都要经历的,但王玉霞从中悟出了保护消费者与信息的关系。在《宽待“天下第一”》中体现出一种宽容的精神。女性,即使是事业型女性,也往往比男性更关注生活,也更重视生活。这正是她从生活小事中能悟出许多道理的原因。男人更关注大事,女人更关注小事,从小事悟出的道理让人读来更亲切,也更有味。

王玉霞女士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又注意观察生活,思考其中的道理,再加上她清新、朴实、流畅的文字,就使得这本书极富可读性。散文讲究散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我的理解是散文要写的随意,信手拈来,放开来写,但其表述的思想意义都是明确的。散文要寓含义于行云流水的文字之中。张五常先生大概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称赞“国内经济随笔的写手中,写的最像散文的应该是王玉霞。”

与美国有十万经济学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学家并不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坐下来读书、思考、写作的经济学家更不多。在这类经济学家中女经济学家更是少得可怜——大概是屈指可数的。王玉霞就属于这种极少数能坐下来读书、思考、写作的女经济学家。所以,当王玉霞请我为她这本《生活在经济中》写个序时,我就不自量力地答应了。我想,这个序不仅是我读她的书之后的一些感想,也包含了我对身兼学者、妻子、母亲三重身份的女经济学家的敬仰。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女经济学家给我们带来一股清新、温柔的凉风。

梁小民

2004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在经济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玉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42060
开本 32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04-03-01
首版时间 2004-03-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