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白发盖黑土的余光中老先生,祖籍究竟是江苏常州还是福建永春已经无从查考,但余老先生是生于南京,九岁方离开当时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后返回南京读大学,对于祖国,少年时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蹋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本书所选的余光中的诗都以乡愁为主题,是创举。
图书 | 乡愁四韵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已白发盖黑土的余光中老先生,祖籍究竟是江苏常州还是福建永春已经无从查考,但余老先生是生于南京,九岁方离开当时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后返回南京读大学,对于祖国,少年时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蹋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本书所选的余光中的诗都以乡愁为主题,是创举。 目录 序 从出生到出版 余光中/1 雪的感觉 尘埃/3 我之固体化/5 当我死时/6 四方城/7 多峰驼上/11 江湖上/15 小时候/17 雪的感觉/19 蒙特瑞半岛/21 忆旧游/23 呼唤 五陵少年/27 春天,遂想起/29 腊梅/32 民歌/34 海棠文身/36 乡愁/37 老战士/39 罗二娃子/41 盲丐/43 呼唤/45 大江东去/46 雨后寄夏菁/ 48 断奶/50 逆泳/52 大寒流/53 乡愁四韵/56 北望 灯下/61 中秋月/63 九广铁路/64 北望 ——每依北斗望京华/66 独白/68 赠斯义桂/69 将进酒/71 十年看山/73 中国结(一)/75 中国结(二)/77 金陵子弟 ——寄赠绍班/79 黄河/81 蜀人赠扇记 ——问我乐不思蜀吗?不,我思野而不乐/81 [附录] 读《蜀人赠扇记》(流沙河)/87 还乡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NN/91 秦俑 ——临潼出土战士陶俑/95 宜兴茶壶 一一谢柯灵先生/98 深宵不寐/100 母与子/102 浪子回头 登长城 ——慕田峪段/107 小毛驴 ——兼赠文飞/110 访故宫/112 嘉陵江水 ——遥寄晓莹/115 桐油灯/118 火金姑/120 厦门的女儿 ——谢舒婷/ 122 浪子回头/126 成都行/129 夜读曹操/132 水乡宛然 ——观吴冠中画展/134 只为了一首歌 一长春赴沈阳途中/136 无论/138 再登中山陵/139 钟声说 ——为母校南京大学百年校庆而作/141 编后记 “凡我所在,即为中国” ——论余光中乡愁诗与中国认同 胡有清/143 补记/16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乡愁四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光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529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4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5.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1 |
宽 | 14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