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为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而编就的本书,即中国古代史论文集,共收录论文46篇,另附宁可先生小传和宁可教授论著目录。
本书可供相关读者阅读与参考。
| 图书 | 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宁可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为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而编就的本书,即中国古代史论文集,共收录论文46篇,另附宁可先生小传和宁可教授论著目录。 本书可供相关读者阅读与参考。 目录 序 宁可先生小传 宁可先生与史学理论 宁可先生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宁可先生与敦煌学 宁可先生的隋唐五代史研究 访古考察花絮 从“封建”含义谈中国历史分期的多元视角 从孔子“属辞比事”至刘知几“明镜照物”:一个实录史学观念的比较 儒家公羊学派夷夏观及其影响 《资治通鉴》史料史论转引李注裴注考 后现代方法在中国史领域的适用性 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论纲 胡塞尔:禅法再发现 略论中国古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审计考核 先秦至秦汉官工业管理的发展和变革 《老子》中的“和”字释义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阴阳五行说与“原始思维” 汉唐樗蒲戏研究 合肥与曹魏的御吴战争 吴简所见长沙的市场 五斗米道传人江东的几个问题 室韦源于鲜卑说新论 唐代过所的“副白”、“录白”及过所的“改请” ——关于唐代过所的一个侧面 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杂徭(上篇) ——唐代西州杂徭研究之二 唐西州的封爵制度 吐鲁番出土唐写本《褚先生百玉碑》残卷小考 《沙州僧民上吐蕃赞普奏稿》(又本) ——敦煌遗书中一件为阎朝修和请功的奏表 沙州归义军史事系年 ——(成通七年——十三年) 敦煌写本《张淮深变文》所见兵器陌刀考 《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观后记 略论唐朝的州县行纲 唐代“庶士”研究 唐代吐蕃手工业经济述论 贺兰敏之■于荣国夫人辨 也谈中晚唐五代别头试与子弟之争 正仓院藏西方风格玻璃器试探 福建开闽王源流考 辽金元时期北京地区战争频发的原因及特点 北宋理学四子的教学之道 ——《近思录》研究之一 文天祥与南宋末年宰执之关系考 朱棣实行北边防线南撤政策的后果 京西皇姑寺历史渊源与沿革考 浅论谢榛 ——兼论晚明的山人 清光绪石印本《黔南苗蛮图说》之“苗蛮”种类研究 唐代经济史研究的简略回顾 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概述 中国警学研究的本土化进程:近十年警史研究成果举要 宁可教授论著目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编委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7046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1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750 |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20.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7 |
| 宽 | 190 |
| 高 | 3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