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借术
内容
编辑推荐

借术是一门人生哲学。要懂得对方的为人与作风,利用一些“人性的弱点”,并施以巧妙婉转的技巧,才能既达到借的目的,又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借”中有玄机——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借”字藏智慧——成功人士的资本权术。左手借名,右手借技,青出于蓝胜于蓝!智慧就是财富,只要妙施手腕,就能创造财富!

内容推荐

生活中有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借,因为没有人能一辈子不求人。“借”字蕴涵多方面内容,但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借用金钱。“借钱”二字自古相连,人人会用;但善于借用他人的钱财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赚自己的钱,却是一门学问。尤其在商界,借钱能力的大小往往意味着此人在这方面成就的高低。但我们必须牢记:借钱的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让人信服的道德标准:诚实、正直和守信。

目录

运筹篇 空手道大师:四面筹借,八方挪移

 一、巧用“筹资心理学”

 二、智慧借术

 三、基金会,合伙人,亲朋好友

 四、活用金钱的“商业行为”

 五、“投机大师”的洞察力和行动力

 六、拒绝借贷是致富的绊脚石

 七、理直气壮地拒绝“穷上身”

 八、轻松借来,轻松还

奇技篇 千手借神:十八引资大法

 一、小借招人疑,大借诚可信

 二、坐东家,押西家,借进南家,付北家

 三、左手借进,右手赊出

 四、赊神魔法:点铁成金

 五、铁嘴巫师:不尽黄金口中来

 六、“神眼”识良机,包揽全天下

 七、吸资之计,在于“嗅钱”之功

 八、旱龙吸海,灵蛇吞象

 九、数字游戏:不用现金的“轮盘赌”

 十、脚踩他人钱,自身跃龙门

 十一、攀龙附凤:烘云托月奉盛名

 十二、借神手里两样宝:决心大、信誉好

 十三、众口铄金:摇旗呐喊,唤起万众同心

 十四、左手借名,右手借技,青出于蓝胜于蓝

 十五、商海渔翁术:“对缝儿”下钩钓金蟾

 十六、借神手中一条线,牵得财神跟着转

 十七、舍近利,图远谋,不厌其烦细功夫

 十八、吸资决窍旨在:远利以诱

试读章节

筹钱是一门人生哲学。因为向人开口借钱要懂得对方的为人与作风,这是最基本的心理学:还可以利用一些“人性的弱点”,施以巧妙婉转的技巧,才能既达到借钱的目的,又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知识不能不知,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人轻松解决用钱之困,也更期望能建立美满和谐的个人人生进而达到富裕社会的理想。

接下来,我们便利用条例哲理的方式,归纳出实用有利的借贷原则,希望能让读者领略到“向人借钱”的人生哲学。

(一)自己信用形象的优劣,是使别人掏钱的重要关键。借贷建立关系的基础便是信用,别人凭什么愿意做你的债权人,靠的是“信用良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便要注意自己在金钱关系上的处理,务必小心谨慎,才不会落人口实而有损声誉。但“信用”这种东西也不能过度扩张,必须凭自己实力量力而行,才能有为有守:也不可以太过苛求于朋友们的信任,用过头了反而会使你失去朋友。例如自己信用良好,为什么亲友不肯慷慨解囊呢?这时你便不可太过苛求而钻牛角尖,因为别人无法借钱给你的理由有千百种,毕竟每个人对金钱的观念是不一样的。

(二)用借贷金额的“精确尾数”来换取别人高度的信赖感。这话怎么理解?这是基于心理学的巧妙运用。在有关金钱的商谈时,如果你能正确且有把握地说出金额(包括尾数),往往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对方对你还钱的信赖程度也因而增加。这是因为“清楚借贷金额”,表示你有科学化的精算过程,体现认真负责的良好形象。若大致报个数字,容易被当成马虎随便之人。别人自然会产生疑虑了。

“你借给我133元,我每个月付利息1.5元,连本金12元,每月共摊还13.5元,十二个月后便可以顺利还清了。”不说130元或140元,说133元是有道理的。在借钱之前最好仔细推算出利息数目,容易取信于人,因为这样一来对方可以一目了然,而不致提心吊胆借出钱,放款给你的意愿自然也就增加。

(三)开口借钱前,最好先拟定还钱的时间,这点十分重要。在你提出还钱的一系列计算后,便打动了别人,一来认为你的诚意很高,二来自己的债权也得到了有计划的保障,因而使借钱成功的几率提高。事先有套完整的还钱计划,也是让自己明白借贷的本息负担,不致毫无打算而陷入无底的“借钱——还钱——无利润”的陷阱。所以有人说:“借钱如同宇宙的黑洞一样,没有止境的底。”这就是因为缺乏管理全盘的筹划。如果因不断借钱而沦人困境,或使信用丧失,那么还不如平平凡凡、无风无浪的生活来得实在的多。

(四)不要吝惜于利息的支付。有些人不习惯向人或银行借钱,便是基于吝啬的因素,仿佛被他人赚去利息钱是件很不愉快和不光彩的事情。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因为“有求于人,必先利于人”,何况基于投资的原则去举债,便要有利益共享的胸襟。10%左右的利息不要看得太重,否则一味地持有“利己损人”的想法,而不肯付出应付的利息成本,是无法做大事成大业的。

跟银行借钱少不了利息,和亲友借钱更不能不施惠于人,尽管亲友因腼腆或碍于面子不开口谈论,但基于借贷信用原则,借款人不能失去立场(因为借贷与施舍是不同的),应秉持公平与大方的态度,至少给予银行基本放贷利率左右的利息,并视自己能力强弱而酌以增加几码,这样方能取信于人,对自己的信誉也是一种维护,在以后再循环借贷时,则可顺利地得到别人的帮助。

(五)借据不能免写,本票支票视情况使用。借据的重要性,是基于“保障债权人的追索权”原则来写借据:一则有法律依据可以免去纠纷。二则保障债权人之债权追索。所以写借据是最基本的步骤,也是借款人“诚意”的表现,不论金额大小都要写借据为宜。  至于本票支票的使用。则视借贷双方的背景与习惯而定。通常有商业往来关系的都免不了这项手续,对至亲好友,如不怕见外。有本票支票的保证也是“诚意”的表现。

(六)小额借款能如期归还,对信用的建立很有帮助。这也是心理的作用。因为一般人对于小额欠款通常较会忽略,甚至对于50、100元,抱着“迟个几天还也无所谓”的心理,所以由小额借款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还钱责任感。对于如期归还的人,一般债权人会给予很好的评价与信任,那么下次要借大额时。便会由于你“表现在小额欠款的还钱诚意”上,而将钱借给你。这便是巧妙地运用了金钱心理术的效果。

有一个朋友,每次向人借钱,总会在约定期限的前两天归还,不仅于此,他答应人家的应付帐款,如货款、房租,也都提前三天付清。这样一来,他很快得到大家的信任与好感,良好的信用资产也于此建立起来。如果能效法这位朋友,每个人所能得到的好处一定不少。

P1-5

序言

“借”字是由情、理、法、信四种要素组成的,缺一而不可。无信即赖,无法即罪,无理即败,无情即空。情即可处而得,亦可买而得;理即可公而得,亦可“制”而得;法即可守而得,亦可变而得:信即可保而得,亦可立而得。

“借”字含意广泛,绝非局限于钱物,小乃至借名、借智、借技、借权或“借人”,大乃至公司、工厂、土地、军队,甚至国家。故此古人有曰:“天下之事物,无所不可借也。”人类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并不断地进步,是因为人类社会是由“人际关系”组成的。因此。只要这种关系存在,“互借关系”就不会消亡,因为此关系亦属一种赖以生存的现象,它最明显的化身是银行,银行的业务说穿了,就是借进来,再借出去,从中大获“借利”。

现代人为了面子,借助了许多体面的名词来掩饰“借”这个古老并有点赤裸味道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集资、贷款、储蓄、股份、股票、证券等等。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无非一个“借”字的变种,所以谈借且行借绝没有什么难为情的。试问,哪一个富豪的发家史里离开了“借”?哪一家大企业的发展离开了“借”?恰恰相反,一个不懂得在经商行为中运用“借术”的人很难“发迹”,更不可能称“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借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君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34734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