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法通论(中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系列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书法通论》一书,以浅显易懂和流畅的文笔,对书法艺术的产生,演变发展,各个时代各种艺术风格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又将字体的间架结构和形态变化,以及学习书法的基本规律要领,书法工具的性能都作了深入浅出,通俗明晓的介绍,是学习书法艺术基础知识不可多得的优质教材。

内容推荐

该书以比较浅显易懂和流畅的文笔,对书法艺术的产生、演变发展、各个时代各种艺术风格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又将字体的间架结构和形态变化,以及学习书法的基本规律要领、书法工具的性能等等技术性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通俗明晓的归纳介绍。《书法精论》问世以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推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普及和发展我国的书法艺术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录

前言

出版说明

第一章 书法的起源与汉字的书法

 第一节 什么是书法

 第二节 书法是怎样产生的

 第三节 汉字书法的特点

一 汉字是衍形文字

二 汉字和书写工具——毛笔

三 汉字书法是一种艺术

第二章 汉字书法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

 第三节 封建社会与半封建社会时期

一 秦、西汉、东汉

二 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三 隋、唐、五代

四 宋、元、明

五 清代

 第四节 现代

第三章 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与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

一 雄伟、豪迈

二 刚劲、强健

三 淳朴、端庄

四 秀丽、俊逸

五 匀整、平正

 第二节 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主要途径

一 善于取象

二 合理地应用法则

三 心精手熟

第四章 执笔法

 第一节 执笔法的由来

 第二节 执笔法与手臂关系及“实指”

 第三节 虚掌

 第四节 平腕与悬肘

 第五节 使用提笔、揸笔或其他代用品

第五章 运笔法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笔的纵横运动

一 笔的纵面运动

落笔、顿笔、提笔

二 笔的横面运动

过笔、转笔、折笔、挫笔、纵笔、抢笔与缩笔

三 介于纵横两面之间的运动

驻笔

 第三节 中锋与偏锋 方笔与圆笔

一、中锋与偏锋

二、方笔与圆笔

 第四节 篆书运笔法

 第五节 隶书运笔法

 第六节 真书运笔法

 第七节 草书运笔法

第六章 结构法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结构的五要素——平正、匀称、连贯、参差、飞动

 第三节 各种书体的结构举例

第七章 取法

 第一节 学书必须取法古人

 第二节 可供取法的碑帖举例

一 古文籀篆

二 古隶及隶书

三 真书

四 行草书

 第三节 各体范本选择的标准

第八章 临摹

 第一节 临摹的功用与区别

 第二节 临摹的具体方法与要点

 第三节 临摹的次序

 第四节 临摹的最终目的

第九章 用具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毛笔

 第三节 纸

 第四节 墨

 第五节 砚

附:历代著名书法家简介

 论历代书法绝句五十四首

 历代碑帖附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法通论(中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系列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文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2043074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1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8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