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事播音主持教学和实践的专家、学者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探索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成果。从一个侧面纪录了播音主持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轨迹,纪录了每一年播音主持艺术的聚焦点和感兴趣的话题。目的是为从事播音主持教育的教师和全国各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提供一个理论交流和实践探索的空间。
| 图书 | 播音主持艺术(9)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从事播音主持教学和实践的专家、学者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探索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成果。从一个侧面纪录了播音主持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轨迹,纪录了每一年播音主持艺术的聚焦点和感兴趣的话题。目的是为从事播音主持教育的教师和全国各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提供一个理论交流和实践探索的空间。 目录 人才培养 ○关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的几点思考 ○传媒变革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走向分析 ○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思考 ○新时期广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上海地区调研组调研报告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格局和发展趋势
华语播音 ○言为心声语随情动 ——浅论有声语言与自我修养的内在联系 ○论播音感受过程中的几大瓶颈 ○电视新闻播音可视语言教学模式研究 ○有声语言精品鉴赏课的性质、作用及教学理念研究 ○对加强培养主持人敬业精神的思考
节目研究 ○当前“电视社会生活类节目”主持特色之我见 ○“荧屏效果最大化”观念对大型突发性事件直播的启发 ——以央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为例 ○访谈:始于生活,不止于节目 ○解读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主持艺术的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主持“原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读报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弹性空间 ○品牌·品格 ——论主持人品牌的形成与内涵 ○寻找盛世的声音 ——试论港澳台及内地娱乐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其发展
学术视界 ○由主持人选拔标准引发的思考 ○谈播音主持语言的美学特质 ○浅论主持人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 ○字正腔圆 ——广播电视话语表达的气质与风范
一线风采 ○一个新闻记者人文精神的自觉 ○北川十日 ○职责·坚持·爱
人物访谈 ○鞠萍访谈录
来稿选登 ○新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路径探索 ○媒体资源真正植入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突破性改革 ——广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体育新闻班创新试验 ○关于播音与主持专业专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挥侨校优势,为海内外培养“三语”播音主持人才 ——暨南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摸索与探讨 ○教学中应注重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智力的构建 ○浅吟低唱 ——浅谈诗歌朗诵中语言的音乐性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播音主持艺术(9)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27406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0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22.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41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