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智慧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文学大师,林语堂、柏杨、南怀瑾,李敖,张默生等,都曾为本书作序并联袂推荐。自《厚黑学》问世以来,据不完全统计,销售突破1000万册。

本书囊括了为人、处事、修身、养性、从政、经商、聚财等智慧之大成,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展示了宗吾先生《心理与力学》中的为人处世艺术。只要读者能够理解、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以变应变,不拘定法,见招拆招,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成果,从而在整个人生中走得更加稳健,获得更多的幸福。

内容推荐

李宗吾《厚黑学》中最著名的是《心理与力学》,也是中国研究心理学的第一人。内容涉及诸多研究领域,在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过轰动效应和重大影响。他把儒家、佛家、道家的理论都作为自己厚黑学的注脚,以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提出“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的观点,深入研究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是极具洞见力的“处世绝学”。

本书将其中为人处世的技巧与法则提炼出来,并以古今中外大量资料为佐证,从为人、处事、修身、养性、从政、经商、聚财等各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展示了宗吾先生的为人处世艺术。只要读者能够理解、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以变应变。不拘定法,见招拆招,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成果,从而在整个人生中走得更加稳健,获得更多的幸福。

目录

导读:名家眼中的李宗吾与厚黑学

 1.回忆李宗吾/南怀瑾

 2.评李宗吾《厚黑学》/林语堂

 3.谈《厚黑学》/柏杨

 4.孤傲寂寥李宗吾/寒爝

 5.战天主教/张默生

第一篇 自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1.心理与力学:凡人天性,以我为本

 2.心理与力学:智之所贵,存我为贵

 3.心理与力学:一切变化,皆为人我

 4.心理与力学:针对自我,溜须找须

 5.心理与力学:由浅入深,避免被动

 6.心理与力学:喑击要穴,逼上梁山

 7.心理与力学:紧盯利益,谁好跟谁

 8.心理与力学:针对弱点,顺势演义

第二篇 心性:明心见性好成佛

 1.心理与力学:畏死之性,怵惕之心

 2.心理与力学:巩固自心,吸引万力

 3.心理与力学:离心向心,自行结合

 4.心理与力学:人心无足,蛇吞巨象

 5.心理与力学:心变力随,巧中取利

 6.心理与力学:善恶利先,浑然圆形

 7.心理与力学:以我之矛,攻我之盾

 8.心理与力学: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第三篇 合力:众人齐心泰山移

 1.心理与力学:心念连接,万方归宗

 2.心理与力学:团队精神,共敌外力

 3.心理与力学:众人之力,当为我用

 4.心理与力学:利害相同,自然联合

 5.心理与力学:合力生存,落单失利

 6.心理与力学:善于造势,逼人就范

 7.心理与力学:消除抱怨,避免误解

 8.心理与力学:挡我者死,避我者生

第四篇 离力:离德离心成仇敌

 1.心理与力学:力线冲突,父子相争

 2.心理与力学:力线相反,友成仇敌

 3.心理与力学:君不灭臣,臣就灭君

 4.心理与力学:金钱相趋,货不卖主

 5.心理与力学:上善若水,克敌利己

 6.心理与力学:左右飘摇,一心为己

 7.心理与力学:妨害己利,乘虚打击

 8.心理与力学:避重就轻,含糊其词

第五篇 对抗:狭路相逢勇者胜

 1.心理与力学:顺危逆豪,永不言败

 2.心理与力学:智识广远,竞争减小

 3.心理与力学:当勇则勇,适者生存

 4.心理与力学:逐利者败,逐义者胜

 5.心理与力学:绵里藏针,轻刺要害

 6.心理与力学:请君入瓮,水到渠成

 7.心理与力学:虚情实意,巧脱诬陷

 8.心理与力学: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第六篇 变化:僵者死,变者生

 1.心理与力学:时势逼人,人为英雄

 2.心理与力学:相争者变,相让者常

 3.心理与力学:人好面善,花好香远

 4.心理与力学:摸清底牌,消除对抗

 5.心理与力学:紧要关头,趁热打铁

 6.心理与力学:兜个圈子,再奔主题

 7.心理与力学:小遵大违,小信大诡

 8.心理与力学:笑语寓讽,以变应变

第七篇 顺应:顺天承运大事成

 1.心理与力学:人我连接,相辅相成

 2.心理与力学:力线冲突,不死即伤

 3.心理与力学:让人一尺,己得一丈

 4.心理与力学:正负二力,互为消长

 5.心理与力学:对症下药,激起共鸣

 6.心理与力学:利益刺激,勾起欲望

 7.心理与力学:敌变我变,顺势而变

 8.心理与力学:急功近利,欲速不达

第八篇 理智:智者乐水水长流

 1.心理与力学:真理罩面,愈激愈奇

 2.心理与力学:利人无损,利己损人

 3.心理与力学:不平则争,争之则胜

 4.心理与力学:智从脑出,降龙伏虎

 5.心理与力学:救灾恤邻,长久之道

 6.心理与力学:迂回委婉,步步深入

 7.心理与力学:点到为止,出语必中

 8.心理与力学:敢于拒绝,善于说不

第九篇 爱憎:爱憎分明是丈夫

 1.心理与力学:对人相让,我能生存

 2.心理与力学:志趣不同,爱憎即异

 3.心理与力学:好者能近,恶者即远

 4.心理与力学:藏恶露善,大智若愚

 5.心理与力学:满足虚荣,留足面子

 6.心理与力学:得寸进尺,如影随形

 7.心理与力学:强人所难,自种祸根

 8.心理与力学:花言巧语,落入下乘

附录:厚黑心理与力学原理之精髓

 1.性灵与磁电

 2.孟苟言性争点

 3.宋儒言性误点

 4.告子言性正确

 5.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

 6.人事变化之轨道

 7.世界进化之轨道

 8.我国古哲学说含有力学原理

 9.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

试读章节

“盖人之天性,以我为本位。”

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本位。在这里得到好处,还会在这里面吃亏。

人的这一本性,在权力面前总是暴露无遗。

“权”是什么?在封建专制社会,权是财富,是尊严,是欲望的满足,是为所欲为,是一切。权者,把柄也。有了把柄,方便操纵,但要想让被操纵者顺从,就要为其他人的利益着想,尽量克制一己之私欲。虽然依然脱不了“以我为本”,但此时的“我”却是天下,所以,宗吾先生又云:“得民心者,其权自生;失民心者,有权不保!”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一个善于夺“权”又擅长保“权”的人物。

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唐天成二年),祖籍涿郡,其父赵弘殷,是后周的一员高级将领。虽然如此,赵匡胤也只能读上几年的书,无力继续深造。他在二十一岁时娶妻,但因见跟着父亲仕途无望,就决心独闯天下。

在游历之中,赵匡胤见到几个文人在对着初升的旭日咏诗。见他们穷酸做作的样子,赵匡胤不禁失笑,继而豪兴大发,脱口胡诌道: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这个“顺口溜”全都是以“我”为中心,我就是“天下”,万物都由我所用,犹如龙吟虎啸,有帝王气象。

当时,正是群雄逐鹿之时。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国,一经破败,便有支离破碎之感,不仅南北方不得统一,就是南北方各自的朝代更迭亦如走马灯般地转换。唐以后的北方,经历了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十国。

到赵匡胤投奔郭威之时,也正是郭威拥兵自立,准备取后汉而代之之日。在拥立郭威的过程中,作为禁军中的一员,赵匡胤表现十分突出。郭威在将领们的拥立之下当了后周太祖,赵匡胤也被提拔为东西班行首,当了一个中级禁军军官,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其实,这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通过这次事变使他知道了禁军的重要性,知道了禁军发动政变可以拥立皇帝。在军阀战争中,赵匡胤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他作战十分勇敢,可以说身先士卒,能冲锋陷阵,智谋迭现,为后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他对大将柴荣表现得非常忠诚,逐渐取得了柴荣的信任。不久,郭威病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一当皇帝,即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这个职位是禁军的最高首领,和郭威当年在后汉所处的位置是完全一样的。不久,周世宗又病死,七岁幼子柴宗训继位,孤儿寡母秉政,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而这时正是赵匡胤窃取帝位的千载良机。

赵匡胤在周世宗病死前就精心组织了这支禁军队伍,他受周世宗的委托,在军中选择最为精壮的军士编成“殿前诸班”,由于他亲自组织建立起了这支军队,再加上他尽心结纳军士和军官,因此,这支军队中布满了他的亲信,他也就牢牢地掌握了这支精锐之师。周世宗死后,后周王朝中就没有一个人能同他争锋了。

公元959年后周恭帝六年十一月,赵匡胤以镇州、定州的名义谎报军情,说割据山西的北汉汇合契丹人向后周发动进攻。宰相范质、王溥等昏庸无能,不辨真假,立命赵匡胤率大军出征阻挡。该月初三,赵匡胤率军出发,当晚到达离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事件由此发生。

当天晚上,赵匡胤的亲信赵普和弟弟赵匡义在军队中散布舆论说:当今皇上年幼,不明世态人情,即便将士们拚死征战,回来也难以领功受赏d如果能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再去打仗,情况就不一样了,立功的将士一定会有高官厚禄。军队中本来就有很多赵匡胤的亲信,这么一煽动,绝大部分人都同意了。于是,赵普和赵匡义严令将领,严格管束军士,兵变后不得抢掠烧杀,要绝对保证“兴王易姓”的顺利进行。  这天晚上,赵匡胤假装不知情,喝得大醉,沉沉睡去,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未醒来。等他慢腾腾地爬起来,赵普和赵匡义把早已准备好的黄袍“强行”披到他的身上。赵匡胤假意推辞责怪,赵普就率百官跪拜恳求,赵匡胤据说是不好拂逆众意,才勉强答应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袍加身”事件。

赵匡胤是明智的。前代的“兴王易位”,将士们趁机抢掠,弄得新王声名狼籍,赵匡胤很善于接受前代的教训,在率军回开封时,他勒马对将领们说:“你们因为贪图富贵而拥立我,但你们必须服从我的命令,否则,这个皇帝我是不能当的!”

将士们一心想领功受赏,好不容易找了个拥臣立功的机会,怎肯错过,就都答应了赵匡胤的要求。赵匡胤命令:一、不得抢掠百姓;二、对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三、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四、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赵匡胤派人同守卫开封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联系,二人也巴不得立功,赵匡胤一到,便立即开门迎接,个别将领想反抗,即被杀死。宰相范质等人无奈,只得帮助赵匡胤举行了禅让仪式。因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为国号,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始。

赵匡胤夺“权”后,开始保“权”,就对前朝重臣大加笼络。他把原后周皇帝改为郑王,对宰相范质等人给以优厚的赏赐,并让他们官保原职。这样,洛阳很快就安定了下来。外藩中也多数归附,至于个别反对的藩镇节度使,也因不得人心,很快被平服下去。

“权柄”保住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操纵”,目的是统一全国,依然是“以我为本”。赵匡胤的策略是:制造更多的“小我”,去“操纵”更多的“自我”。赵匡胤选择的第一个“小我”是赵普,这也是历史上的著名故事:“宋太祖雪夜访赵普”。

宋太祖赵匡胤登极后,迎来的第一个新年,所以在广德殿赐宴百官,十分隆重。匡胤亲临宴会,君臣欢呼畅饮,到了午后,却下起了大雪,一时鹅毛般的雪片满天飞舞,不到半个时辰,皇宫内外变成一片银白世界,映照得广德殿内分外明亮。这次御宴,直至傍晚,匡胤才起驾回后宫,群臣也踏雪散去。

一连几日的大雪,道路难行,又值新年休息期间,所以百官很少有出门的,都躲在家中,围炉取暖,家宴寻乐。这天晚上,枢密使赵普坐在书房,独自观书,忽见门官来报:“门外来了几个人,自称是宫内来的,请枢密亲自出门接旨。”

赵普听后,吃了一惊,忙走出大门,只见雪地里站着几个穿便服的人,由于天色昏暗,一时看不清何人,正待询问,只见前边那大汉除去斗笠,赫然乃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普看得清楚,顾不得满地积雪,慌忙倒身下拜,赵匡胤将他扶起,说道:“不必多礼,到里边再说。”

赵普忙把赵匡胤让人大厅,坐下又复向赵匡胤朝拜行礼。拜毕谏道:“陛下万乘之躯,不应轻出,且仅带二个侍从,为安全计,望陛下以后切不可如此。有事可召臣人宫即可。”

赵匡胤道:“新年大雪,正欲与故人一叙,一时动兴,便踏雪而来。朕已派人通知光义,一会也要来。今日咱们不妨免去君臣之礼,重温过去故交之乐如何?”

下面的一段对话决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大策。赵普问:“夜深大雪,皇上为何还来找我?”

赵匡胤说:“现在一榻之外,尽是他人地盘,我如何能够安眠?故来找你商量!”

赵普说:“陛下现在还是小天下,南征北战,统一中国,时机已成熟了。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办?”

赵匡胤显出犹豫不定的样子说:“吾想先收复太原。”

赵普沉默片刻说:“这不是我所预料的。”赵匡胤忙问赵普所料为何,赵普说:“太原地处南北二边,如果占为己有,那么,辽朝南下之患就要由宋来独挡了。如果暂留太原作北方屏障,等平定南方诸国之后,太原会不攻自破。”

赵匡胤听完,长吁了一口气说:“吾早有此意,只是未敢轻决,此来专为听听你的意见啊!”于是,“先南后北”的正确方针就此确定了。

然而,赵匡胤并没有马上出征,因为还有一个重大的后顾之忧尚未解决,就是禁军的指挥权问题。以政变上台的赵匡胤,深知禁军的重要,他本就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更何况他已亲身经历过两次禁军兵变。赵匡胤对此很不放心,他觉得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如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虽然曾经拥立过自己,但还谈不上是自己的心腹,况且他们在军中日久,根基益深,这时候j“小我”已经扩大至“大我”,严重威胁到赵匡胤的“自我”,实在放心不下。于是,他想出了一条解除他们兵权的计策。

就在赵匡胤称帝后的第二年七月,赵匡胤专门设宴,把石守信等人招来一起饮酒,在酒会之上,赵匡胤特意劝大家开怀畅饮,在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忽然屏退左右,装出一副深有感慨而又推心置腹的样子,长叹一声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哪里能当皇帝?但你们不知道,当皇帝也真是太难了,倒不如当个节度使痛快些。我啊,晚上就从来没有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一听,觉得慌惑不解,连问为了什么,赵匡胤说:“这还不明白吗?我这个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赵匡胤话中有话,明摆着是怀疑将领们有谋权篡位之心了,慌忙跪下,边叩头边问道:“陛下怎么这么说呢?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赵匡胤慢悠悠地说:“是啊,你们是没有异心,但你们怎么知道你们手下的人不贪图富贵呢?一旦有人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你们就是不想当皇帝,也是推托不掉的啊!”

石守信等人一听,真是吓得汗流浃背,慌忙跪下,顿首哭道:“我们这些人愚昧得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请求陛下开恩,给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见火候已到,就缓和了一下紧张的气氛,真心地劝他们说:“人生好比白驹过隙,飞逝而过,所好者也无非就是富贵,不过想多积钱财,厚自娱乐,造福子孙。你们何不释去兵权,出外当个地方官,再多买些良田美宅,多置些歌儿舞女,日夜宴饮,以终天年。我再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这样一来,臣君相安,两无猜忌,该是多好的事啊!”

赵匡胤的这一番话,说得石守信等人真是茅塞顿开,拨云见日,马上谢恩说:“陛下替我们想得真是太周到了,真是生死大恩啊!”

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辉等人见赵匡胤已把话说得如此明白,决无回旋的余地,而赵匡胤当时在禁军中的地位还不可动摇,就只好在第二天上表称病,乞求解除兵权。赵匡胤一见大喜,当即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在夺权与保权的过程中,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以我为本”。通过操纵一个个“小我”来成就“大我”。当这些“小我”一个个成长为“大我”,严重威胁到“自我”时,赵匡胤又果断出击,出其不意地将权利收了回来,从而保全了“自我”。

【宗吾真言】

见得凡人的天性,都是看见花就忘了石,看见犬就忘了花,看见人就忘了犬,看见朋友,就忘了他人,层层缩小,及至房子倒下来,赤裸裸的只有一个我。  P22-26

序言

1920年,41岁的宗吾先生发表了《心理与力学》,开宗明义:“……圣瞻(同学)向宗吾道:‘朋辈中要算你的思想最锐敏,你何必老是用在开玩笑方面呢?应该好好的研究一种学理,如果有所发明,也是朋辈的光荣啊。’他对(我)这话深为感动……”

21年以后,宗吾先生已年逾60,他给为自己写传记的张默生写信:“学术界与政治界无异,政治界中先踞有地盘者,后来之人虽学识才能超出其上,亦无从取而代之。学术界中古之孔孟程朱诸人无论亦,今之梁启超章太炎等辈,亦取有相当地位;我辈无名小卒,敢与抗衡哉?虽有发明,谁能注意?民国元年,弟发明厚黑学,颇为人所称说,故常常讲之,欲引起读者注意,因而读我心理与力学之书耳。盖厚黑学者,固弟已踞地盘也。”

从中可以看出,《心理与力学》一书,是宗吾先生一生最为用力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先生把儒家、佛家、道家的理论都作为自己厚黑学的注脚。他以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提出“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的观点,并联系中国和世界历史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加以阐发,见解独到,笔法犀利,发人深省。

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评价:“……李先生目光锐利,读书奇博,《心理与力学》实为最惊奇之发明,尤其前半部,真万古不灭之论。”吴稚晖欣赏之余,欣然为《心理与力学》一书题字。

后世之人多道“厚黑学”,却少知“心力学”。先生说:“我著《厚黑学》,是用厚黑二字,把一部二十四史一以贯之,是为‘厚黑史观’。我著《心理与力学》,定出一条公例: ‘心理变化,循力学公例而行。’是为‘厚黑哲理’。”进一步提出:“要习厚黑之道,需明心力之理”。《心理与力学》深入揭示了人与人的复杂关系,除去批判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不提,是身体力行之后得出的极具洞见力的“处世绝学”。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除具备真才实学外,均深谙为人处世之道。本书在宗吾先生《心理与力学》的基础上,把其中为人处世的技巧与法则提炼出来,并以古今中外大量资料为佐证,分为:自我、心性、合力、离力、对抗、变化、顺应、理智、爱憎九章。既注重“心力学”理论本身,又注重阐述具体的方法,简单明了,行之有效。

这本书囊括了为人、处事、修身、养性、从政、经商、聚财等智慧之大成,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展示了宗吾先生《心理与力学》中的为人处世艺术。只要读者能够理解、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以变应变,不拘定法,见招拆招,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成果,从而在整个人生中走得更加稳健,获得更多的幸福。

宗吾先生的学说博大精深,本书在编写中难免百密一疏,有偏颇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影响中国人性格的处世奇书,李宗吾说:大凡行使厚黑之时,表面上一定要糊一层道德仁义,不能赤裸裸的表现出来。 李宗吾的厚黑学,台湾、香港、大陆很多人都喜欢看。所谓厚黑,脸厚心黑也。我同李宗吾还有一段因缘,在我的印象里,李宗吾一点也不厚黑,可以说还很厚道。

——南怀瑾

李宗吾先生结论日,他把这些人的故事,反复研究,才将千古不传的成功秘诀发现出来。一部二十四史,必须持此观点,才读得通,这种学问,原则上很简单,运用起来却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

——柏杨 世间学说,每每误人,唯有李宗吾铁论《厚黑学》不会误人。知己而又知彼,既知病情,又知药方。西洋镜一经拆穿,则牛渚燃犀,百怪毕现。……李先生之《厚黑学》有益于世道人心,岂浅鲜哉!读过中外古今书籍,而没有读过李宗吾《厚黑学》者,实人生憾事也!

——林语堂  圣哲们为我们界定了善恶是非的意义,盼望人间有规范约束。实际的情形,人类还是不脱自私自利的兽性,大多数人不会掩饰,遂以愚陋卑鄙见之于言行,倒也不脱原形。与此等人相处,一见即有戒心,是以此等人,正如路旁的污泥,避之则吉,不成大患;另有一些人,貌忠信而居心险恶,则是道路上的陷坑,防不胜防。李宗吾所谓“厚黑”之人,即是此辈。

——许倬云

我们李家的四大怪杰——李耳(老子)、李卓吾、李宗吾、李敖

——李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宗吾心理与力学智慧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宗吾
译者 金志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4561
开本 16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23.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23:07